張貼者
幫親拉戚你真硬,遮羞關說劉增應? --閱讀人次 : 4271 11月26日我在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上,面對全縣鄉親公開請教劉增應先生兩個問題。由於,近兩日來劉增應先生的網軍,在網路混淆視聽,企圖幫劉增應先生遮羞?如同馬祖日報故意漏掉劉增應先生迴避不答的行為,本人深感遺憾。為免以訛傳訛,誤了原意,陷入各執一詞的口水戰。特將當日之問題完整呈現,希望鄉親公評!
一、針對您兩位女兒遭鄉親質疑,您利用衛生局長之便,破格保送乙事,為何您不願公開說明?
二、您有無介入關說緋聞,幫您的親戚遮羞、保住官位。請您誠實回答,因為陳雪生縣長也清楚知道此事。
有網友質疑本人侵害***及劉增應先生的隱私權,其似是而非的論調,恐引發非理性的討論,而模糊了公共利益及政府形象,特針對隱私權在公領域及私領域之分野,提出釋疑,盼與支持劉增應先生的網友分享如何學習理智!
所謂隱私權,指個人人格上的利益不受不法僭用或侵害,個人與大眾無合法關聯的私事,亦不得妄予發布公開,而其私人活動,不得以可能做成一般人的精神痛苦或感覺羞辱之方式非法侵入的權利。〈維基百科〉這是指私領域之基本人權。但若當事人身份上的利益受法律約束時,在公領域個人與大眾有合法關聯之可能的「私事」時,就是可受公評的公共利益。
因此,***發生婚外情,已是街談巷議之事實。介入此事的人士大有其人,我亦已經有所掌握。但因劉增應先生是縣長候選人,理當向鄉親坦承交代自己在此事的行為與角色。這完全與侵害隱私權之定義毫無關聯,這也是一個老實人不會做得來的事。
劉增應先生為何在政見會不敢公開回應,有何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或許,劉增應先生認為,基於鄉愿,鄉親不敢提起此事。各位鄉親,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家,您會怎麼處理?如果劉增應先生抱定完全不回應,卻又讓支持他的網友四處胡言亂語,鄉親們!您能接受嗎?
如果劉增應先生覺得這兩個問題太少,沒有回答之必要。那麼,我再請教劉增應先生一個問題。您在衛生局及縣立醫院到底用了多少親戚?可不可以誠實地告訴鄉親!若您仍然迴避了本人的提問,就確實讓我有 「幫親拉戚你真硬,遮羞關說劉增應? 」 的感覺!
已有 31 位網友鼓勵
真是夠了
馬資網不是用來給你們這些政客互揭瘡疤的
請你們要知道
會上這網站關心地方事情的不只是有選票的鄉親
還有很多是青年學子
一個老是在互相扯後腿環境下培育出了的下一代能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安靜付出
你的好會有人看到
不管在這之前馬祖裡面有什麼多可怕的陋習
至少在某些人來之前
我在馬資網並沒有看過讓人看了這麼不舒服的言論
我不屬於任何一派
因為我根本還沒有投票權
也許你們會認為我還小我不懂我無知
Who care?
在我看來
在這邊的某些人遠比國高中生更來的幼稚
p.s我用詞很小心了,我還小,如果冒犯到的話跟你道個歉
但請別按鈴告我,不然這麼小就有前科,我媽媽會很難過^^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對於陳財能候選人所質疑的問題不是選舉口水戰、也不是個人隱私的問題,更絕對不是低格調選舉文化。在民主政治的體制中,每個縣長候選人,未來都有可能當選縣長一職,勢必要受到所有選民以更嚴格的道德標準來檢視及質疑你的人格特質,所以你更需要公開說明事件的原委,才能讓選民了解你的為人,更能讓選民了解你面對危機處理的能力。若僅是不理會、不回應的態度面對選民對你的質疑,這與你的競選團隊10月8日在馬資網所PO「坦然面對、勇於承擔」來形容你做人做事特質絕對是絕然不同的,且現今遭遇的問題是很簡單的,而面對態度若還是不理會、不回應,他日若擔任縣長時,必然遭遇比這些質疑更難應對的事情,是否也是秉持不理會、不回應的態度來處理攸關縣民福祉的縣政呢?所以「坦然面對」選民的質疑,「勇於承擔」所做過的事,逃避問題只是讓選民覺得「懦弱無能」之人,難以擔任縣長之職。
已有 14 位網友鼓勵
依據本站相關規定及處理原則,陳財能先生所寫的文章,涉及隱私權部分刪除,保留其他可受公評之內容。
另外,認為名譽受損的網友已來函,表示已向法院提起刑事訴頌,來函的附檔如下:
http://www.matsu.idv.tw/p1/2009-11-29.pdf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武定北 wrote:喔呦,睡一覺起來就被告了,真是世事難料。當事人提告是好事啦,一來表示其明白自己的權利並欲予主張。而且上了法院就要講證據,剛好也能讓一些事水落石出。
地區鄉親能依法行事是好事,若能更近一步深耕民主觀念,那就更棒了。
但是如果是要透過這樣的方式威嚇人們不能發言討論公共事務,那恐怕會造成反效果。
武定北兄弟;別訝異!我也是被告之一,很正常的,敢做就要敢當,敢寫就要有被告的準備,別擔心,我會陪兄弟您一起上法院去說明,只是覺得被告的莫名奇妙!引述電視的轉播內容就會變被告人,很恐怖的,就像您說的:『如果是要透過這樣的方式威嚇人們不能發言討論公共事務,那恐怕會造成反效果』。再者您說的對極了,當事人提告是好事啦,一來表示其明白自己的權利並欲予主張。而且上了法院就要講證據,剛好也能讓一些事水落石出。
已有 19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