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建立今日馬祖完善醫療系統的「舵手」--認識劉增應(二) --閱讀人次 : 7094 劉增應剛接任衛生局長時,馬祖的醫療環境相當落後,而醫療政策可以用百廢待舉來形容,當時他就告訴自己,惟有「操之在我」,才能真正保障鄉親的生命、身體健康。而「操之在我」首要即為培育在地化人才,為培養地方醫事人才,他先後擬訂5年及10年的「醫事人員養成計劃」;為銜接醫療人力不足的現況,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台大、亞東等教學醫院簽署「醫療支援協定」,派駐專科醫師進駐馬祖及建立「遠距醫療」會診;為救護重大傷病患,直昇機24小時進駐的「緊急醫療」系統,更有效保障鄉親生命。94年7月1日馬祖軍醫院裁撤,所幸此時連江縣立醫院不僅已「自立自強」,甚至在設備、醫療人力各方面,都超越已走入歷史的軍醫院。
劉增應表示,這些年最讓他感到驕傲的是地區的「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成果。他舉實際數據為例,馬祖肝、胃等消化系癌罹患率從全國最高降到平均標準以下。地區男女的「平均餘命」(長壽)更高居全國第一,顯示每年針對地區鄉親所做的「整合式健康檢查」已發揮重大成效。回想早期馬祖民眾最不滿意的兩項總是「交通」與「醫療」,如今在最近一次的馬祖地區民眾醫療滿意度調查,獲得百分之八十以上鄉親肯定,劉增應說,他只是扮演好「舵手」的角色,衛生局、縣醫及衛生所同仁的辛勞,更應該接受鄉親的喝采。(待續)
已有 15 位網友鼓勵
說清楚?
人家會跟你說清楚嗎?
不說清楚, 也是可以選縣長吧.
有規定一定要自己想選縣長才能選嗎? 表哥要我選 我就可以選阿.
不說清楚 ,也是可以當醫生吧!
去看一下醫科保送的制度來改來去, 造成的既得利益者是誰就很明白阿.
阿扁也會講:為了自己兒子女兒 ,汙點錢 難道阿扁有錯嗎??
可以說清楚嗎??既然要選舉 我們選民就有質疑的權利.
可以不理會我們這種小市民的心聲(因為你有家族在挺麻).
但是有機會的話,可以說清楚講明白嗎?
順便反問一下楊先生候選人.
大家都知道的學長學弟之爭的連江縣縣長寶座.
是為了馬祖選一個領導能力的人
以學長之姿 為什麼在馬祖醫界的領域中. 局長之位為何不是你呢?
是因為之前的縣長們都認為劉先生的領導能力比你強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如果劉局長的領導能力比你強.....
那就讓真正有領導能力的人去領導我們馬祖好了.
真的愛家愛鄉 ,還想為家鄉付出,可以叫你學弟給你做建設局局長,這樣一來 一樣可以發揮你的交通願景和長才阿.
有機會的話,可以說清楚講明白嗎?
----------
題外話 - 我不是屬於哪個陣營的.
檯面上的三個人都不是我要支持的對象.
但是既然要當政治人物就應該要有被檢驗的胸襟和抗壓性
想到我們的吳院長 連好幾年前當議員時的事情都被挖出來讓立委質詢.
馬祖人真的太善良憨厚了.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保送這件事 基本是上與劉局長做的好不好事兩件事,希望大家不要模糊焦點,對於劉局長為馬祖的付出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只是,對於 劉局長千金保送這件事,倒是可以提出來討論討論。
首先,要回歸於保送制度的原意:
1. 如果保送制度是為了讓地區的小孩能夠為地區服務,那麼在哪裡讀高中便不重要,只要 "程序上" 不要有瑕疵就好 XD
2. 如果保送制度是為了讓"較缺乏資源的馬中學生(意思是師資輸台灣,也沒辦法去補習)" 能夠 有機會上好學校 未來為地區服務的話,那保送制度就不要改來改去,試問劉醫生,假如您的孩子 原本讀馬中 ,別人的孩子從建中/北一 莫名空降,讓原本有機會念北醫的你的孩子突然沒機會了,你不氣死 才怪!
最後, 保送制度原本是國家為了體恤離島小孩的善意,千萬千萬不要變成當權團體用來保護自己孩子的升學管道,如果是這樣,那麼我認為馬祖人,根本不需要保送,因為永遠還是沒有競爭力
未來,不管誰當選縣長,都希望保送這件事能永遠秉公處理,而且要透明!!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我是馬中的畢業生, 身為馬祖人我想提出一些自己對醫學保送制度的看法,我想很明顯的因為選舉所以大家把這制度拿出來作攻擊的手段,一些爲了自己孩子醫科被奪走的家長也對此很有意見,但是以馬祖人的福祉來說我個人反而支持在台灣就讀的馬祖人可以回來競爭,反正都是我們的子孫,沒必要分什麼台灣馬祖,況且這樣醫生的品質或許會好一點,試想現在一年保送兩三個醫生出去讀書,如果目光短淺的只爲馬中的學生謀取這項福利,以後還有人敢在馬祖的醫院看病嘛,醫科的分數很高,在台灣幾乎都要前幾志願的學生才有機會考上,反觀馬中學生的實力,除了當屆第一名的學生可能有機會靠自己的實力考上國立的學校,其他孩子幾乎都只上的了私立學校,講白了如果是這樣品質的學生保送去醫學院,以後醫生的專業還會有人信任嗎?難道大家希望馬祖的醫療品質是醫生大病不會看小病看不好嘛?尤其馬中近幾年校風又更差了,學生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程度看不出實質成長,為什麼台灣的孩子回來考我們就嚇死了,如果我的學生有能力有什麼好怕,再說醫科被在台灣讀名校的學生考上了, 對馬祖的居民來說不也是一項利多,反正回來的也是馬祖人,為何要執酌給馬中的二三四名去讀呢(醫科多的時候有4個)?在這我不否定馬中的第一名,但是後面的學生就真的很弱,以我這屆來說第二名的學生聯考來220幾分(六科喔),大約只能唸淡江,逢甲,這樣的品質妳放心嘛?更別說三四名的孩子可能六科200分都不到,這樣的程度去唸五百多分的醫科,對馬祖未來的醫療品質你放心嗎?
雖然對有孩子在馬中就讀的家長感到抱歉,這樣的言論或許對你孩子的士途有所影響,但是宏觀來看對馬祖是好的. 我們要的是好醫生,而不是麻目的爲馬中的學生謀特權,尤其是攸關生命的醫科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有人說:"要想害一個人,就是極力讓他搞政治就對了.",從古至今有多少英雄豪傑走上了此不歸路呢?其一就是眼前最顯然的例子--陳水扁,八年總統換來的是囹圉之災,此際的他內心是痛苦的,也是最不快樂的,畢竟多數人不會同情他的下場.
自從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採"壯士斷腕,停損出場",如今閒雲野鶴悠遊自在(最終他還是實踐了李登輝的話)乃明智之舉,否則再炒一次興票案亦可能屍骨不存;其實馬祖人口數屈指瞭然,不論您是在任何崗位,肯付出.有建樹.不一定要藉助一番血淋淋的選舉來凸顯才華,所以我常說"在馬祖猶如蛋丸之地,一場激情後的選舉,再親的兄弟也會行同陌路.",如今又老戲上演,不免讓人唏歔.
劉局長增應同學您的決擇是發自內心的吶喊嗎?抑或是人情包袱使然?做您自己無需將自己歸類為何人人馬,因為被牽制或慫恿的鬥志是最脆弱的,您周遭一群過氣的政客的耳語怎堪視若經典,惋惜....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路人乙點出了一個重點,從馬祖有保送制度開始,都是限定在馬中應屆畢業生(本人記憶如此,若有出入請不吝指正),楊醫師、劉局長亦是這個制度之下的受惠者,我相信中央制訂政策一定會徵詢地區的意見,楊、劉兩位都是馬祖醫療體系的精英,論輩份也是說得上話的人,楊醫師還當過國大代表,對中央的政策本就有建議的權利,劉局長文宣中表達向中央爭取醫療相關軟硬體建設,個人深表贊同,確實惠我良多,衛生局的行政效率、上班紀律都在劉局長領導之下,深獲民眾好評,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但既然跟中央關係密切,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對於這樣打破慣例而且對馬中學生極度不利的政策是否有據理力爭,若有可否提供衛生局的公文,以便還你清白,否則,就不是網友幫你辯護本案是的衛生署權責能一筆帶過的。最關鍵的事令千金是本案的受惠者,更有必要講清楚。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個人認為對於保送制度討論的焦點有點問題.
1.若討論到劉先生千金,個人認為對於當事人是不公平的,若是她是依法被保送.那麼這個名稱應當不需要再出現在版面,因為她並未違法.學生應當不需要面對法規的問題.
2.若是法規在訂定上違反程序正義及比例原則,我覺得可以用盡力氣討論是很ok的.傷害依據保送制度合法流程取得資格的學生,是太超過了.
3.這個措施並非僅嘉惠一人.法規的訂定也不是劉先生一人說了算.程序上蓋章的人,審核的人,參加會議討論的人,提議的人等等,更好笑的署裡的長官,難不成都瞎了嗎?還是腦殘,沒一個看到問題.都要到人保送出去了,才哀哀叫!!!????
4.小孩子的抗壓性較差,學生並未犯錯 .網友宜自重..針對問題..
5.目前劉先生是候選人,您認為可以公器私用調文嗎?太天真了....問問馬祖現在正在服役中的民代會快些,尤其是票房毒藥的那幾位.....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入學成績不只是一個標準,更是能力的只標,書都讀不好,有辦法醫人媽?唸大學混學分畢業不難(醫學系同學說的),醫生需要的是專業的判斷力,在實習階段更須敏銳的學習觀察力,不要告訴我聯考分數六科200分都不到的學生學習態度很認真基礎能力很好,可能英文單字會背幾個都不知道,你真的覺得畢業了就代表他擁有醫生的實力嗎?唸大學混文憑就算了,至少不會害到人,但是醫療便不是如此,我想這位前輩眼光要放遠一點,我的文中也提到馬中現況每況愈下,跟前輩你的年代已有落差,我覺得任何事情你有這個能力再來做,不是到了這個位置才開始培養能力.再說馬祖能有能力更佳的醫生回來你不樂見嗎?不能爲謀私利拿馬祖人的健康做賭注吧,不要在小鼻子小眼睛吧焦點放在選舉攻勢上,認真思考馬祖的需求和福祉吧,
我還是希望大家不要為了選票,做出錯誤的判斷,讓有能力的人才回流,是我們所樂見,你們大家在競選,互攻只是一時的,但是若回來無能的醫生,那會傷害到多少鄉親~
另外我對q96532大的:"最關鍵的事令千金是本案的受惠者,更有必要講清楚。"很疑惑,請問你的目的是受惠馬中生,還是當純的見不得人好勒,好小心眼喔,格局小的人成不了大事, 思考邏輯只停留在私利,如何服務家鄉,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