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呼籲馬祖台灣及大陸沿海漁民請勿捕撈瀕危的-黃唇魚 --閱讀人次 : 3700 保護瀕危動物 港人偏心 白海豚最受關注 黃唇魚最受忽視
(明報) 11月 16日 星期五 05:05AM
【明報專訊】有「海上黃金」之稱的黃唇魚,因其魚肚(花膠)有食療價值而深受食家喜愛,但這種喜愛亦為牠們帶來「滅門之禍」。世界自然基金會 舉行「海洋十寶」網上選舉,由市民選出最喜愛及最關注的瀕危海洋生物;然而當眾人眼光聚焦於活潑可愛的中華白海豚 時,真正最瀕危的黃唇魚卻被眾人忽略,成為被關注程度最低的十寶。
經海洋專家挑選出的「海洋十寶」,全屬香港野生、存活狀況受不同程度威脅的海洋物種。中華白海豚在「最喜愛」及「最需要關注」選舉中都榮登榜首,其次為綠海龜。至於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分別評為「極度瀕危」及「瀕危」的黃唇魚和紅斑,卻在兩個選舉中居於榜末。
可製頂級花膠 黃唇魚招殺身禍
基金會高級海洋環境保護主任朱炳盛解釋,由於黃唇魚體型巨大(可重達50公斤),魚肚更能製成頂級花膠,因此被漁民密集捕撈至瀕臨滅絕,全球黃唇魚魚獲數量,由1930年的50公噸劇減至2004年的少於1公噸,預計未來10年數目將再跌逾八成。在買少見少下,黃唇魚價格暴漲至每條50萬港元,為濫捕提供更強誘因。
唉!捕到跟中樂透一樣!殺頭賺錢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宣導效果恐有限.只能呼籲漁民捕魚也屬良心事業吧.請好自為之.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物種滅絕,GDP再高都無法彌補
搶救黃唇魚-中華白海豚 -綠觿龜等保育類生物
2008年03月06日 10:31:27 來源:新民晚報
最近,浙江蒼南一漁民捕獲了一條“黃唇魚”。媒體稱其“貴如黃金”,漁家更喊出100萬元的天價。在驚嘆這高價的同時,不知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這一帶漁民已經50年沒有捕到過這種我國特有的魚類了。
污染和過度捕撈讓許多曾經在我國沿海和江河中常見的魚類變得陌生。國寶長江白鰭 豚被證實野外滅絕是近期典型的事例。“華南虎照”事件突顯了一些珍稀哺乳動物生物學意義上滅絕的現實。即使是珍稀植物如冬蟲夏草也已岌岌可危。記得兒時在南匯鄉間,仍有豹貓、水獺、銀環蛇、雉類、魚鷹等眾多野生動物,如今連聽一聲蛙鳴都難了。
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似乎已經無暇顧及珍稀野生動植物艱難的呼吸了。也許生物多樣化被嚴重破壞的後果不會迅速呈現,能最直接感受到的惡果是:我們的子孫後代很可能永遠欣賞不到華南虎的美麗和白鰭豚的優雅了。這樣的遺憾,再高的GDP都無法彌補。
相比之下,美國人醒悟得更早。他們也曾因為愚昧而將若幹物種驅至絕境。但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美國人在野生動植物保護上投入巨大努力,成就驕人。例如大沼澤地國家公園裏一度銳減的鱷魚經過保護,現在已經多到泛濫。曾經匿跡的北美灰狼,經過種群引進,前不久宣布脫離瀕危動物名單。而從美國中部消失的山獅近年來又頻現蹤影了。當代美國社會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已經強到了敏感的程度。學校、博物館、動物園、水族館、各類民間組織全心致力于珍惜動物的宣傳和保護。在美國,火雞、小鹿在後院裏散步已是平常的一景。
雖然我們不能奢求短期內也能做到人與野生動物的溫馨相處,但我們至少應該做到讓這些可愛生靈還在某個地方安全地活著,直到有一天它們能安然地走進居民區的草地上。(沈月明)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