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高速渡輪》立委曹爾忠:應中轉馬祖 --閱讀人次 : 7332 【聯合報╱記者李祖舜�台北報導】 2009.03.13 03:51 am
大陸福建航商將執行「海峽快捷走廊」專案,恐將嚴重衝擊台馬間的既有航線。馬祖立委曹爾忠昨天表示,「台北港」目前並無客運設備,若真要開航這條兩岸航線,應由「基隆港」啟航較為合理,但據他所知,大陸航商只向基隆港務局初步詢問,並未提出正式申請,五月首航機率不大。
曹爾忠表示,「海峽協和號」是由兩岸民間業者聯合投資建造,根據陸電報導說該客輪要走台灣「台北港」到福建「江陰港」,但這條規畫路線並不可行。應找距離福建長樂機場最近的「松下港」或「福州港」這兩個直航港口才合理。
曹爾忠指出,如果兩岸真要開啟相關客運航線,應從「基隆港」航經馬祖「福澳港」中轉,再前往「福州港」或「松下港」,這樣的航線安排,可以在政府專案撥款十三億四千餘萬元興造「新台馬輪」的四年期間,幫助改善馬祖對外運輸狀況,並增加馬祖商機。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立法委員曹爾忠全球資訊網 http://www.mslw-ec.org.tw/index.asp
人家的"海峽協和號"高速渡輪是不可能停靠馬祖的,如果是從馬尾出航還有可能,我聽馬尾客運站的人說因為閩江河道的河床距離船底太近,噴水推進系統會吸入大量的泥沙損害高速旋槳而放棄馬尾改到福清江陰港靠泊。
從福清江陰港出來要再轉到馬祖靠泊接運旅客,根本不可行,航程增加50海哩不說,進出港靠泊上下客要再加上個把個鐘頭,從江陰港到臺北港總航程變成5個鐘頭,你說人家航商肯幹嗎?
聽說大陸的投資商還是要開發長樂南澳渡輪碼頭,計劃2011年夏天啟用,就算是這樣子也不可能在中途停靠馬祖,馬祖有適合"海峽協和號"靠泊的碼頭嗎?
我還聽說福建那邊到時候打算用大型直升機在長樂機場和南竿間接駁旅客到南澳碼頭搭船回臺灣。這樣子馬祖人回臺灣所需時間就只有4個鐘頭不到了。
下面是福清那邊流出來的簡報頁面,大家可以看到長樂還是在他們的規劃中。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感謝網友的指教,有關兩岸高速客輪停靠馬祖乙事,服務處說明如下:
目前兩岸客運航商正初始規劃航線,如果能在這個時候適切的提供相關資訊給有關單位作為航點規劃考量,馬祖的未來發展才會有機會。
馬祖地處台灣與大陸之間,在這歷史的轉折中,馬祖都不能缺席,雖然馬祖的各項天然條件地理位置等,都不如金門、澎湖來的優越,但只要有一絲可能的機會,我們都應該要戮力以赴積極的爭取,另馬祖國內商港福澳碼頭區擴建工程完成後,S1及S2碼頭水深負七米,長度近200米,可靠泊目前已知將航行兩岸的任何船舶,何以需要海上20海浬外接駁?
擔憂的是如航商規劃台北-福清江陰港,因江陰港距馬祖較遠,要求彎靠馬祖可能性小,爭取距離馬祖較近的台北-松下,彎靠馬祖的可能性就增加,而大陸江陰港目前尚在建設階段,亦非現行兩岸核定通航港口,且距長樂機場及福州均遠,留給我們爭取松下及馬尾的機會,同時彎靠馬祖可增加一程多點效益,對航商有正面效果,在百家爭鳴階段,只有鍥而不捨、永不放棄的爭取,馬祖才會有希望。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立法委員曹爾忠全球資訊網 http://www.mslw-ec.org.tw/index.asp
覺得中轉馬祖機會微乎其微
一:是客源問題。搭船的旅客主要出入境地是台灣和中國大陸,中轉會被台灣和大陸旅客罵死。拐個彎,查驗和旅客上船又要耗費不少時間。
假如台馬交通正常季節,會有人想去搭船嗎?也只有霧季和過年期間才有大量旅客滯留,所以中轉機會不是很大。
二:中時報載 03/13 ---基隆港務局航政組長陳國慶表示,大陸航商花重金打造的海峽協和號,因船體結構因素,停靠碼頭必須為L型或槽字型,船體和基隆港的客船停靠碼頭不合,海峽協和號要在基隆港靠岸,只能進行簡易靠泊,讓旅客可以上下船,行李及貨物則必須藉著機械吊掛,故只能專案處理,短期內無法開放正常化航行。
快速渡輪海上高鐵 看好 但冬季恐無法航行
中廣新聞網:2009/03/13 14:35
大陸業者有意引進快速渡輪:海峽協和號,爭取兩岸客運業務。中華海運研究協會秘書長楊仲池表示:「雙船體」設計具有平穩,快速的優點,適合兩岸間的客運航線,不過,單趟航程必需控制在四個小時以內,比較恰當,因此航點選擇,以廈門、台中間比較適合,票價也不宜超過人民幣五百元。台灣海峽每年冬季的十二月到二月份,並不適合開航,一年只能做九個月的生意。
(彭群弼報導)
中華海運研究協會秘書長楊仲池表示:根據媒體披露,可能引進作為兩岸航線的海峽協和號及澳洲造船廠Incat過去的經歷,是專門生產所謂的catamaran「雙胴船身」的高速客輪,最大的特色就是擁極佳的穿浪能力,再加上船身寬達三十幾公尺,船隻的平穩度相當好,再加上航行速度遠比一般傳統客輪快上幾乎兩倍以上,因此北歐地區以及港澳之間的往返,都可以看到大量的catamaran的設計,運用相當廣泛,也是相當成熟的設計。安全性不成問題。
不過,即便如此,有黑水溝之稱的台灣海峽,還是有特殊之處,每年冬季開始,東北季風強勁,兩岸航線要橫越海峽,風浪的角度對航行不利,雖然安全無虞,但旅客可能會飽受暈船之苦,因此,楊仲池認為:每年的十二月到二月份,恐怕多數時間都必需停航,但是其他季節,即便出現四級左右的風浪,船隻還是相當平穩,相當適合作為兩岸快速客運使用。
此外,楊仲池也指出,快速客輪基於安全考量,如果航行時間超過四個小時以上,就必需安排救援船隻在附近待命,因此,最佳的單趟航行時間不宜超過四個小時,換算航程,以台中到廈門最適合,以海峽協和號可以跑到30~40節的航速,只需要3個小時左右可以抵達。票價部分也不宜超過人民幣五百元,必需低於機票價格,就有相當競爭力。
楊仲池認為:初步研判主要客源應該都在對岸,陸客來台為主,台灣民眾還不太習慣搭船,有待培養。此外,快速渡輪對於船員證照,船上的安全配備都有嚴格的要求。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海峽協和號要不要彎靠馬祖,對營運者而言,要考量彎靠能否增加收益,如果可以,灣靠就有可能。
去年四月與曹立委等五人赴西班亞加納利群島,體驗最先進的三體快輪,主要著眼點在於能否引進該型船隻,讓馬祖的海上交通,跟上最先進的國家。當然「客源」是最大的考量;單以目前進出馬祖的旅客數是不足以養活這樣的船隻的,但是若考量兩岸的商機、貨運,採彎靠經營模式,有可能讓這樣的船隻永續經營。
站在馬祖人的角度,除非我們敢想、敢要,並努力去爭取,否則便捷的交通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努力爭取,不一定能如願,但我們不爭,那肯定沒有。證嚴法師說:「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聖經上也有一句話:「凡事;只要信,就必得著」,是以;「我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我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作為一個馬祖人,我們除了全力以赴,沒有悲觀的權利。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共創馬祖成為「富麗、進步、健康且充滿人文關懷的島嶼」
台灣車 可以開上廈門路?2009-03-19 工商時報 【徐銀磯�綜合報導】
兩岸海運直航開通後,雙方港口往來日益密切;據廈門港口管理局副局長許小勇表示,將規劃開通「閩台客貨運渡輪航線」,率先開通的是廈門─台中,兩岸客貨運渡輪直航。未來這項政策一旦上路,台灣牌照汽車將可望到大陸落地行駛。
據了解,大陸航商打算引進可以搭載1200名旅客、300輛汽車、一萬噸級的大型快速雙船體渡輪,行駛廈門─台中航線,航行時間只要3.5小時,將大幅改變兩岸通航需繞行的現況。
許小勇向香港文匯報指出,以廈門─台中僅150海浬來計算,未來搭乘高速客貨兩用渡輪不僅時間大為縮短、載客量大,而且兩岸貨物、車輛和旅客均可直接通關,手續也可以參照「小三通」的便捷模式。屆時,經由該客貨輪運輸的台灣牌照車輛,在未來法令政策允許下將可到大陸行駛。
儘管廈門有意「單方面」開放台灣牌照汽車到大陸行駛,卻不見得「容於現實」。除兩岸之間仍有主權問題,在國際上除歐盟外,並無先例。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大陸後,香港與大陸之間車輛相互行駛也僅限於公路及貨車,一般私家小汽車,要落地彼此區域行駛,尚且經過繁複申請程序,得同時申掛兩邊的牌照,才可上路。
今年兩會期間,民建聯副秘書長曹王敏賢也曾建議大陸中央放寬大陸與港澳車輛出入的規定,要求允許大陸人士駕車到香港、澳門旅遊,以實現「人車自由行」。
曹王敏賢這項提議並未獲玩家認同。有玩家指出,香港自己車輛都已過多,運費及停車費用都是成本,加上不熟悉當地交通規則,到港「人車自由行」並不划算。
儘管兩岸客貨渡輪托運車輛費用仍未定,但據業者估算,托運車輛去大陸旅行「成本太高」。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