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津沙,是否已容不下一座老村公所? (線上PK) --閱讀人次 : 6956 半個月前一個假日午后,來到津沙,走在西邊山步道上。看見石階旁邱清敬古厝,就是許多人所熟悉、取景的那一棟邊坡上斜角砌青石老屋,因長年失修,頂上椽條腐朽、無法承重,屋瓦碎落一地。
其實,像我這樣的非津沙人,就記憶所及,津沙失去的不只這樣。幾年前,某學術團隊承包津沙古厝修繕工程時,街上老屋板牆上早期名士林柏濟先生填詞、親題的〈滿江紅〉墨寶也跟著消失無蹤…
現今津沙的村容不是百分之百協調,充滿新舊相陳的衝突性,二丁掛磁磚新式房屋、鋁鋅鋼板倉庫,突兀的交雜在路口、巷內與山坡上。
所幸,這幾年津沙社造成員透過努力,將防空洞藝術化,成為民防資料展示區;軍事碉堡,改裝為遊客「便利屋」;澳口旁的鐵血堡,成了小型沙畫、釘畫小藝廊;這些舉措讓津沙人贏得自信,留下了聚落魅力,也得到地方各界及國內外媒體高度的評價。
不過,最近網路上卻傳出津沙人將拆除小型老村公所,換大型老人活動中心的消息。
津沙不是一個大村,任何大型量體的新建物,都會變得不倫不類。若以現有公私部門的活動使用率來看,黎明營區(舊津沙分校)所釋放出來的公園場地,以及老榕樹下的廣場空間應足夠日常使用。況且,平時馬祖老人聚集、閒談的場地,通常也不是硬梆梆的水泥建築之內,而是戶外幾個竹椅、長板凳,或特定涼風的地方。
近年來,馬祖的公部門為增加地區觀光的可看性,不斷的向軍方爭取廢棄營區、據點,加以規劃與利用。像津沙這樣走過從前的老村公所,在馬祖地區各村落早已經不多見了,它們才是當年各村民防集訓真正發號司令之處,也是讓馬祖人成為「有記憶」的地方,更應加維護與保留才是。
如果真的需要大興土木蓋老人中心,我個人認為津沙人應該另尋場地,沒必要去毀滅這座老村公所,換上各村普遍都有的華麗庸俗的新式建物。鐵皮屋、磁磚房舍都能在津沙村內不受限制的大肆擴增,而在當地的一個安靜角落裡,卻容不下一座小小的歷史殘跡得以倖存?
已有 11 位網友鼓勵
不知道怎麼看,
但就這幾年津沙整體大改變來說,
到底是福還是禍,
其實津沙人言不為衷。
就拿許多至津沙必拍的一景-西山樓梯景來說,
當初扶手是否有必要添增水泥?整體影響景觀,
本來就是個該考慮的點,不是為了整修而整修。
所以津沙的大改變,
到底是"需求"?還是"要求"?,定位應該確立。
如果村辦公室真的改建,
也不令人感到懷疑,就算改個蚊子館,
畢竟是津沙人在使用,遊客不太有機會也不會想入內。
這議題頂多網路上大家討論幾個月,就什麼事都沒有,
但這擁有兒時回憶、歷史畫面的建築物,
就這樣在幾個月後 完完全全的消失。
有沒有網友 有津沙舊照與現照?
兩相比對下,我想,所有的答案都可以浮現。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如果你以為你夠了解我的話,那你就錯了! 因為... 連我?都不了解自己!!
我是津沙過客..............曾經
我在津沙待了2年
我在津沙養過1隻名喚summer的小狗
我在津沙畫了56張的油畫
我在津沙曾一晚看到40多次的流星
我在津沙的舊國校圍牆留下摩斯密碼
我在津沙與友人酩酊大醉數回
我在津沙被臺灣來的女友摑了一巴掌
我在津沙騎野狼125摔過3次
我在津沙喝了近500瓶巴掌大的大陸二鍋頭
我在津沙吃過最美味的滷味
我在津沙認識許多我想念並感激的長輩
我在津沙祇是個過客..............曾經
朋友常上馬資,總會留意津沙的消息並轉告我
我人微言輕,也沒資格表示意見
我祇想說;我想念我曾經待過的屬於日暮的美麗津沙
我在津沙是個過客..............終究祇是個過客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津沙是本縣公告的四處聚落保存區(其他尚有芹壁、福正、大埔),原本村內的任何建築要拆除、整建,都要經過縣政府的許可。況且,2005年陳雪生縣長參加經建會「馬祖地區閩東傳統聚落保存計畫」會議,就曾經向張景森承諾:「聚落保存要盡全力以恢復原鄉、原貌為方向,地方政府要全力監督、全力以赴。」如今,南竿鄉公所決定將具有高度保存價值的村公所拆除,連江縣政府應該出面阻止,而非袖手旁觀。否則所謂的「全力監督、全力以赴」都只是空話和謊話。
2005-04-08 馬祖日報
經建會通過五年五億馬祖聚落保存計畫
【本報訊】「馬祖地區閩東傳統聚落保存計畫」昨天獲經建會初審修正通過,五年五億經費一毛未刪;副主委張景森指出,為配合台灣地區舉辦「世界博覽會」,突顯我國的文化特色與內涵,馬祖聚落保存計畫將提前到二○○八年底前完成;陳雪生對於張景森的大力支持表示萬分感謝,並說「沒有張景森,就沒有馬祖的聚落保存」。
行政院經建會昨天下午進行「馬祖地區閩東傳統聚落保存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初審,由副主委張景森主持,連江縣縣長陳雪生、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張振乾等都到場參加審查會議。
經過專案報告後,由與會委員們就計畫內容及細節部分提出質問與建議;後經表決,初審結果為「修正通過」,五年五億經費不變,只針對部分計畫內容做微幅修改與調整;對於初審的結果及張副主委的鼎力支持,陳雪生與張振乾都表示滿意及肯定。
審查會上,陳雪生也向經建會提出許多建言,包括大陸匠師的引進、聚落保存路線的堅持等,都獲得張景森的認同與支持;張景森對於馬祖此計畫做出下列決議:
一、「馬祖地區閩東傳統聚落保存計畫」初審修正通過。
二、馬祖地區可利用小三通模式引進大陸匠師,協助工事及經驗傳承,以利計畫推行。
三、聚落保存要盡全力以恢復原鄉、原貌為方向,地方政府要全力監督、全力以赴。
四、依計畫內容,馬祖地區第一優先修繕村落為:南竿的津沙村與牛角村、北竿的芹壁村、后澳村及白沙村、莒光的福正村及大埔聚落。
五、因經建會經費有限,馬祖地區其他行政村的傳統建築修繕,可就石材與屋頂進行補助,由地方政府每年辦理之受理聚落保存申請來執行。
除了聚落保存之外,陳雪生也就南竿鄉公所與鄉代會兩處現址年久失修,辦公廳舍也不敷使用,希望經建會能由離島建設基金內以專款來補助興建,張景森答覆說請地方政府先呈報專案計畫,再進行評估。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