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要正名與否?
照理說,應要事先徵詢傳統連江縣隸屬鄉鎮-南竿鄉和北竿鄉居民的同意.
因為明清或民國38年以前,只有南竿和北竿才是過去連江縣所管轄的鄉鎮.
假如要正名的話,北竿和南竿居民須先放棄母縣連江縣的所屬才是合乎原則.
但民國38年後,中華民國政府恢復連江縣制於馬祖島,是否有徵求東引莒光居民的同意而納入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現在的馬祖不等於過去連江縣所屬鄉鎮,這句話是合乎於邏輯的.
在現今大陸連江縣像南竿北竿這種島嶼有122個之多,其中最大的粗蘆島方圓近15平方公里,是連江縣122個島嶼(含馬祖列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島上居民16500多人,其人口遠多於馬祖列島之總和.
假如當年撤退中國大陸,國民政府沒據守馬祖島(北南竿,莒光東引),馬祖的歷史恐將改寫,馬祖也會如現今大陸連江縣其它島嶼一樣會沒沒無聞吧.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中國大陸福建省連江縣概況-(轉載自連江地圖)
連江古稱溫麻。三國時代,孫吳爲鞏固東南海防,派將弁在連江修造船隻,設溫麻船屯,溫麻之名亦自此始。隋大業三年(607年)並入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從閩縣拆出重置溫麻縣,其年改名連江並沿用至今。天寶元年(742年),縣治從伏沙遷移今址,“北枕東祭,南瞰鼇江”,城域形似展翅南飛的鳳凰,故名鳳城。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計18年)屬閩侯專區,二次(計16年)屬福安(寧德)專區,1983年7月1日第二次歸屬福州市轄區至今。現全縣轄16個鎮、6個鄉、266個行政村(居),人口62萬。
連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與臺灣、馬祖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爲歷代軍事、交通之要地。境內自然條件優越、山海資源豐富,可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連江縣旅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4.2萬人,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距馬祖最近處僅8000米,對台(馬)貿易十分活躍,特別是與馬祖列島的民間親情往來頻繁,連江縣已成爲海峽兩岸實現“三通”的前沿和閩台經貿合作的“黃金口岸”,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
經濟社會發展
作爲國務院首批沿海開放縣份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連江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人才、政策優勢,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進一步加快經濟建設發展步伐,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都取得長足進展,先後被評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等稱號。2000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70.8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6.08億元,財政總收入2.68億元,1999年、2000年連續兩年被評爲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和經濟“實力”十強縣。
中國水産大縣
連江縣海域遼闊,海岸線長209公里,有大小島域82個,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是陸地面積的2.7倍。
大官阪貝類養殖場
全縣22個鄉鎮中漁業鄉鎮13個,從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1/3。連江縣有著豐富的海産資源,海洋魚類有500多種,其中經濟魚類有100多種。境內著名的“三灣三口”(黃岐灣、羅源灣、定海灣,閩江口、敖江口、可門口)是福建省重要的水産生産區,先後被列爲福建省“現代漁業示範區”,“海洋開發試驗區”,中科院海洋所的“貝藻類養殖試驗區”,實現科學養殖規模化、海水捕撈遠洋化、精深加工系列化。2000年水産品總量爲57.9萬噸,連續22年居福建省首位,全國縣級第二位。
中國水産食品加工業的搖籃
2000年連江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獲得“中國(福州)食品工業園”冠名權。園區已實現“三通一平”達千畝,37家內外資食品企業入駐園區,並初具規模,帶動連江縣海洋經濟發展。
水産加工
同時,企業利用外資的嫁接,科學技術的開發,實現了量的擴張和質的昇華,目前,全縣擁有水産加工企業153家,其中百勝海味廠、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被列入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水産品年加工量17萬噸,産值達14億元,水産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形成冷凍保鮮、料理食品、即食食品、保健食品、罐頭食品、飼料加工等多層次水産加工産品體系,主要産品有海帶結、海帶卷、魚丸、魚面、單凍鰻片、章魚球、蝦仁、蝦皮等幾十種加工産品,其中海帶産量占全國銷量2/3,銷往全國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國、日本、南韓、臺灣等。
投資興業的百年福地
近年來,連江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投資10多億元使基礎設施由制約型向適應型乃至超前型轉變。
交通便捷
城區距馬尾港35公里、福州45公里、長樂國際機場57公里、擬建中福溫鐵路連江站3KM,104國道和同三高速公路貫穿境內。
蓮荷路
港口建設步伐加快,開發建設了官頭3000噸對台貿易碼頭、黃岐千噸級碼頭和下宮500噸客貨碼頭,可門港和粗蘆島深港碼頭也正在抓緊前期準備工作。全縣海運總噸位達21.4萬噸,擁有運力居全省第一的鄉鎮海運企業,共同構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通信齊全
全縣程式控制電話容量達7萬多門,移動電訊覆蓋全縣,可實現資料通信和多媒體通信。
水電充裕
福建省第六大江――敖江從園區中間依城而過,淡水充足,地熱資源豐富,目前日供熱水能力爲6000噸,是全省第二個“溫泉縣城”。電力除省網直供外還擁有山仔、塘阪等水電廠,總裝機容量6.8萬千瓦,跨入全國100個裝機萬千瓦縣行列。城區“??配套,城市雛形可見,被評爲省二級文明縣城。
政策保障
解放思想、營造寬鬆的投資軟環境已成爲全縣上下的共識,除落實國家、省市一系列優惠政策外,我縣還成立了投資服務專案中心,並制立實施了《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干意見的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快水産加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關於建立和實行投資專案審報代辦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對外商投資基礎上實行會審制、限時制、代理制、檢查報告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規定》等文件,並在地方稅收留成、土地規費、水、電等方面做最大的讓利優惠,使我縣投資環境更趨於明朗和寬鬆。
旅遊業發展極具潛力
連江縣山清水秀,山海兼具的自然景觀和古今爭輝的人文景觀,構成豐富的旅遊資源主體。境內有名山16座,古物遺迹3處,古刹157座,奇峰、怪岩、幽洞、名潭100多處,名家摩岩石刻和歷史碑記150多處。
含光塔
主要景點有:敖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遺址、青芝山百洞山、閩江口“五虎守門”和“雙龜鎖口”、定海灣古沈船文物、長門古炮臺以及宋朝理學家朱熹遺墨、明朝學者陳第墓、民國國府主席林森藏骨塔等名勝古迹,聞名遐邇,黃岐半島戰備時期遺留下的衆多軍事設施神秘誘人,獨具魅力。目前,我縣已開發三個各具特色的旅遊線路。一是以省級風景名勝區青芝山爲主軸的閩江口旅遊線路,展示沿江、山川風貌;二是以黃岐半島爲依託的濱海旅遊線,體現海濱風光、海鮮風味和台馬特色;三是以貴安溫泉高爾夫球場和山仔庫區爲重點的西部旅遊線,突出溫泉療養、體育旅遊和佘族風情,旅遊將成爲我縣跨世紀的新興産業。
行政區劃鎮∶ 馬鼻鎮 | 丹陽鎮 | 東岱鎮 | 東湖鎮 | 官阪鎮 | 敖江鎮 | 浦口鎮| 透堡鎮 | 黃岐鎮 | 曉沃鎮 | 筱埕鎮 | �g頭鎮 | 坑園鎮 | 苔��鎮 | 長龍鎮
鄉∶ 潘渡鄉 | 蓼沿鄉 | 下宮鄉 | 江南鄉 | 馬祖鄉(未實際控制)|安凱鄉
民族鄉∶ 小滄佘族鄉
馬祖島馬祖的行政名稱是連江縣,與大陸福建省的連江縣同名,馬祖列島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外,南北綿延54公里,總面積29.52平方公里,包括東引、西引、亮島、高登、大丘、小丘(注)、北竿、南竿、西莒和東莒等36個大小島嶼、礁嶼,最大島南竿面積10.64平方公里,全縣最高峰爲北竿的壁山。位於福建閩江口外東海中,扼閩江咽喉,西距福州約十六海哩與東距臺灣基隆一百一十四海哩,東引至基隆九十海哩,南距金門一百五十二海哩與金門南北相對峙,控制臺灣海峽。
簡稱馬祖,區劃:4鄉,政府所在地南竿鄉,縣長陳雪生,縣花九重葛,縣鳥黑嘴端鳳頭燕鷗,電話區號0836,總面積29.6055平方公里(臺灣的第25位),總人口10,066人(2006年4月)(臺灣的第25位),人口密度349.51人/平方公里,(臺灣的第17位)
馬祖地理
經度東經119.54 - 120.30度,緯度北緯25.56 - 26.23度,總面積29.6055平方公里,氣候類型:副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18.6℃,極東:東引鄉東引島世尾山東岸,東經120度30分08秒;極南:莒光鄉東莒島林坳礁南岸,北緯25度56分04秒;極西:南竿鄉南竿島津沙村西岸,東經119度54分04秒; 極北:東引鄉西引島北固礁北岸,北緯26度23分08秒。
馬祖歷史馬祖島原名南竿塘,而列島以“馬祖”爲名,系始于宋代。相傳宋時,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島,東螺搓漁民林願之六女默娘,秉性賢淑、事親至孝,且熱心公益,每於黑夜,輒燃薪爲火,爲漁舟導航,深獲鄉民感佩。某日乃父出海捕魚,不幸遇風罹難,默娘痛不欲生,乃投海尋父,卒負父屍漂至南竿島。鄉人感其孝行足式,厚葬立廟祭祀,尊稱之爲“媽祖”。民間爲避諱,因將“媽祖”改爲“馬祖”,作爲列島總名。
原屬無人荒島,元朝世祖至元14年,迄順帝至正27年(1277年∼1367年)期間,閩浙沿海漁民,始發現群島有天然港灣,可資避風補給淡水,遂利用爲漁船停泊休息之所。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以後,始有漁民陸續遷入,自成村落。中華民國成立,政府先後于南竿、北竿、東犬、西犬各島分設鹽倉,計劃發展漁業。1934年,首在南竿設聯保辦事處,推行保甲制度。1937年抗日戰起,群島爲日軍佔據。1945年勝利後,福建海上保安總隊及國軍進駐西犬,負責恢復秩序,維持治安。
馬祖區劃
南竿鄉:10.64平方公里,北竿鄉: 8.94平方公里,莒光鄉: 5.26平方公里,東引鄉: 4.76平方公里,總計:29.6平方公里。
馬祖交通海路方面,有台??民衆50席位)從南竿的福澳港以及東引的中柱港通往臺灣基隆港,由基隆開往馬祖方向時,原則上當月份單號先開往南竿(約次日早上七時到達)再轉往東引,當月份雙號先開往東引(約次日早上六時到達)再轉往南竿,每周一爲台馬輪公休日不開航,如風浪太大有可能停航。此外還有金龍輪與閩珠貳號通過小三通每周一至五在南竿的福澳港與福州的馬尾港之間通行。
空中方面,南竿機場(北緯26°09'02" 東經119°57'13")位於南竿島東側,機場設施包括航站大樓、塔臺、長1580米寬30米的主跑道及一座直升機坪,於2003年1月23日啓用可供DH8-300、200及FORK-50等型客機起降,起降受限能見度5000米、雲高1500尺,目前無法夜航。北竿機場(北緯26°13'31" 東經120°00'00")位於北竿島東側,於1994年1月17日啓用,跑道長1120米,可飛航DASH-8-300型50多人座客機,起降受限能見度3200米、雲高1300尺。目前只有立榮航空在經營馬祖至臺灣航線,現有南竿--臺北,南竿--台中,北竿--臺北航線。
廣東連江
連江(Lián Jiāng)又名湟川、小北江。古稱湟水、光水、��水、連水、漣水、滑水、黃連水。源于連縣三姐妹峰,東南流經連縣、陽山、英德等縣境,于江口嘴注入北江。爲北江最大支流。長275公里,流域面積10061平方公里。清《嘉慶一統志》載:“黃連水在(連山)廳南。舊志:‘山在連縣南四十裏,産黃連。’”故連江因源頭有産黃連的山得名。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現行《公民投票法》規定,全國性公民投票案提案人人數,應達提案時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選舉人總數千分之五以上;地方性公投公民投票案提案人數,應達提案時最近一次直轄市長、縣 (市) 長選舉選舉人總數千分之五以上;至於連署人數更須分別達到總統大選與縣市長選舉人總數的百分之五以上。
依現行《公民投票法》規定,「公民投票案投票結果,投票人數達全國、直轄市、縣 (市) 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且有效投票數超過二分之一同意者,即為通過。投票人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或未有有效投票數超過二分之一同意者,均為否決。」
上一次的縣長選舉人數,個人並不清楚,但是以三月份的總統選舉來看,馬祖今年合格選舉人數是七千八百六十人,總統選舉總投票率為58.12%。如果想要辦理公投,千分之五的提案人是四十人,易如反掌。百份之五的連署人只要400就足夠了,也不難。總投票人數需要超過3930人,如果不能夠搭配下一次的縣長議員選舉,那麼難度就很高了。
以地方公投第一案「高雄市25人小班制」來看更名公投的公投流程:
1. 提案送件:95.06.19
2. 民政局審查:95.06.30(規定送件後15天內)
3. 公投審議委員會認定:95.12.13通過(法定審查後30天內,被延遲四個月)
4. 民政局送行政院核定:96.01.12發文,96.04.09收到行政院核定(無法定時限,耗時3個月又26天)
5. 戶政機關查對提案人:96.05.23(規定是核定後戶政機關15天內查對,被延遲一個月,且無法確認之理由,被告知提案書不足)
補送「提案人名冊」:96.05.24(規定文到十日內)
6. 戶政機關查對提案人(第二次):96.06.22(規定是核定後戶政機關15天內查對,被延遲13天)
7. 民政局函請教育局提出意見書:96.09.22民政局發文,96.06.27教育局收文(無明確時限規定,耗時五天)
8. 教育局提出意見書:96.09.28(規定收文後三個月內)
9. 民政局移送選委會:96.10.05(無明確時限規定,耗時五天)
10. 選委會通知提案人,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96.10.12(規定是選委會收案後十日內)
11. 完成連署,送出名冊:97.01.04(規定是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次日起六個月內)
12. 選委會審查連署人名冊97.01.17(規定是選委會收件後十日內,延遲3天)
13. 戶政機關完成連署人名冊查對:97.02.21(規定是選委會函請戶政機關30天內查對,被延遲四天,且無法確認之理由,被告知連署人不足)
補送「連署人名冊」:97.03.11(規定文到15日內)
14. 戶政機關查對連署人(第二次):97.03.11(規定是選委會函請戶政機關30天內查對,被延遲23天)
15. 選委會公告公投案成立:97.05.23(規定是查對完成10天內)
16. 公辦發表會、辯論會及公聽會:(公告成立後1∼6各月內)
17. 投票:97.11.15投票(公告成立後1∼6各月內)
以高雄小班公投來看,從送件到投票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對於想要推動更名「馬祖縣」的朋友來看,應該更要掌握時間了。當然如果是由縣府或議會來推動,時間應該就不用這麼久了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民國八十八年新制定了《地方制度法》,通盤規定地方建制事宜。其中第四條為各級建制市的設立標準:1. 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巿。2. 人口聚居達五十萬人以上未滿一百二十五萬人,且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地位重要之地區,得設巿。3. 人口聚居達十五萬人以上未滿五十萬人,且工商業發達、自治財源充裕、交通便利及公共設施完備之地區,得設縣轄巿。不過,《地方制度法》加上一條但書:施行前已設之直轄巿、巿及縣轄巿,得不適用前三項之規定。
相對於過去的規定,《地方制度法》刪除了一些人口較少的特殊設市條件,以及省、縣政府所在地設省、縣轄市的規定,是比較合理的。
...內容僅提到直轄市或市不溯及既往的原則,法理上擴大解釋上是否和縣等級併用解釋就不得而知了.改名的話可能無受影響?...
最好先請教地方自治法專家學者或法界人士較好,以免產生法律上的爭論.
第四條
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
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
人口聚居達五十萬人以上未滿一百二十五萬人,且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地位重要
之地區,得設市。
人口聚居達十五萬人以上未滿五十萬人,且工商業發達、自治財源充裕、交通便利
及公共設施完備之地區,得設縣轄市。
本法施行前已設之直轄市、市及縣轄市,得不適用前三項之規定。
根據地方自治法,應如同吾前篇所言,不溯及既往本法施行前已設之直轄市、市及縣轄市.
僅規範民國88年後由鄉鎮升格為縣轄市,如八德鄉升格為八德市或蘆洲鄉升格為蘆洲市等.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樓上H.simon網友有所不知,我們當然知道可以從縣議會提案通過來更改縣名,筆者在十幾年前擔任縣政諮詢代表(臨時縣議會)時,就曾經提案正名連江縣為馬祖縣,但未獲大會通過。到了陳雪生競選縣長,本人借由幫他擬訂政見時,加入「經由民調決定更改連江縣為馬祖縣」這條政見,陳雪生當選後,立即編列預算委外辦理民調,可惜剛好遇到台獨人士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因此民調進行一半,臨時喊停(理由是:為避免馬祖正名與台獨唱合)。
馬祖正名的努力,經過縣議會和連江縣政府這兩關都失敗,令人遺憾。好在,公投法通過,我們找到了另一個可行的管道,經由直接民主的住民自決方式,來完成這個馬祖立縣使命。有公投法真好!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