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感謝focus網友的建議,由於所提的母語問題很多,只能選出兩則來做網路民調,其他的議題可以提供給網友討論。
馬祖母語的傳承的確面臨嚴重斷層,新生代的馬祖人多數不會講母語,值得大家重視,並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前往Walele投票
前往Walele投票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曹常強
資深會員
來自 : 馬祖南竿鄉牛角六間排
註冊 : 2008-07-17
發表文章 : 106
掌聲鼓勵 : 1215
資深會員
來自 : 馬祖南竿鄉牛角六間排
註冊 : 2008-07-17
發表文章 : 106
掌聲鼓勵 : 1215
發表時間 : 2008-11-18 11:40:23
FORM: Logged
---32年不常用母語馬祖話,一家四口身份證字號分別是Z(馬祖)J(新竹)A(台北市)H(桃園縣),家中的其他成員們肯定不會講母語馬祖話,現在回想,年輕時為何一心一意只想遠離馬祖!
---小時候因為可以讀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母語,我的父親都是叫我查看帳簿,帳簿中的人事物名我可以非常準確地用馬祖話讀出,和父親用馬祖話對帳是童年一件值得回味的樂事。
---這些年在深圳說一口沒有台灣口音的普通話(國語),阿陸仔覺得我不像是台商,當我是福建幫的阿陸仔,失去了說母語的環境好比是失根的蘭花,令人彆扭窒息。
---1955年愛因斯坦在美國臨終彌留之際,自然地說出令周遭人士聽不懂的外星話----他的母語,沒有人知道愛因斯坦在臨終時,想要表達對人們最後的建言是什麼?
---1976年我在北科大唸書,有一個周末上國文課,我在班上後座打瞌睡,睡夢中用母語馬祖話大聲說了一句夢話而驚醒,全班的同學和郭逸民教授都在看著我,我一臉慚愧不知道我說了什麼囂話,全班同學沒有人知道我說了什麼話?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目前已經有超過6000多種方言因文化弱勢而消失了,此一情形持續每年惡化中。
---以前我對異族不通婚覺得是一種狹隘的地域觀念,現今看來要保有弱勢文化語言的延續,那是前輩正確的做法!
---連江縣政府能否號召鼓勵年輕的馬祖子弟,回鄉成家立業,至於我那已經是遺憾了。
已有 9 位網友鼓勵
年少無知名利生起 執意遠離貧窮困境的馬祖, 年事漸長幻夢已醒 方思回報落葉歸根的故鄉。
透過某種媒介來活絡文化-
公部門透過獎勵,對海內外地區(如馬祖或福州地區或其它地區)多鼓勵年輕人創作本地流行歌,透過好的歌曲吟唱和自然學習,帶動語言的耳濡目染.當然,有太多方式可以延續文化保存.
在廈門,這幾年吹一股台灣文化熱,閩南歌曲成了一股新寵風,年輕人到ktv總要點一首台灣歌,才被說是跟上流行.這就是文化傳播的魅力.
族群是隨著語言而存在(俗稱語族);語言消逝,這個族群即將如失根的蘭花,四處隨風而落.
也許幾個世代後,後代子孫用其它的語言來祭拜列祖列宗也是有可能.這就是所謂---失落的族群.
因此,語言的傳承真的很重要!
所以文化紮根,要從頭做起...............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matsufish
高階會員
來自 : 縱貫線馬祖依哥
幫別 : 馬祖魚
註冊 : 2007-03-26
發表文章 : 221
掌聲鼓勵 : 336
高階會員
來自 : 縱貫線馬祖依哥
幫別 : 馬祖魚
註冊 : 2007-03-26
發表文章 : 221
掌聲鼓勵 : 336
發表時間 : 2008-11-20 13:04:19
FORM: Logged
我太太是外省的第二代,平常在家我們多用國語溝通,所以,我的小孩連閩南語都不會講,福州話就免說了。
我覺得講方言是真得能縮短跟當地人的距離,像我十二歲到臺灣,閩南語半年就“康就”起來,有時老闆是客家人,簡單的客套話也講兩句,至於廣東話,比一般的台商還會講,簡單蓋廣東話,如果你同我講慢地,我聽得明,現在,在外商上班,每次我跟人家說我馬祖人,還真得有人認為我是馬來西亞華僑。我小孩都說:我爸爸把我們家講方言的Quota(配額)都用完了。
母語還是要常講,有一次我去福州,跟人家說,這個東西不一樣(我講成:mei yi yang),結果,對方聽不懂,後來,我說國語“不一樣”,他連忙糾正我,福州話要講成“mei suo yiong”,我才恍然大悟。
福州話在對岸也有式微的趨勢,有些福州年輕人也不想學,一來福州話難學(不像廣東話,可以用廣東文寫漢字,望文生意,就可以解決至少三分之一),一來怕福州音使普通話念的不標準,其實,也不盡然,我有些在臺灣長大的福州第二代同學,國語和福州話都說得不錯。有些大陸的福州人在北京念書,普通話和福州話都說得很好。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按這裡檢視網頁
呵!好笑虧....好好笑
口口酥是什摸呀?
伴麵 漢堡 ...**家?.口口蘇? .........你要吃 什麼東西...
...........加一堆阿沙不魯..妳要怎配都可以..你要怎樣就怎樣....
呀起虧(ya-ki-kwi難過意思,相當於台語-甘苦)....呀開活(ya-kwi-wa快樂意思,相當於台語-快活)....讀書學生談戀愛........保姆小姐好年輕........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閲讀說母語民調一文
剛好手邊有一些相關語言,先行提供參閱
福州方言俚語
福州方言是漢語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話,整個閩東地區劃代表性方言。在今福州市所屬的五區二市六縣通行,今寧德地區所轄的二市五縣也能聽懂。在閩東方言區之外的浙江省泰順縣、平陽縣、蒼南縣部分鄉鎮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至於閩北地區如尤溪、建甌、沙縣、順昌、將樂等,則以福州話為第二方言,從閩東方言區出去的華僑更是把福州話傳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是多來源的。其底層應當是古閩越族的語言。魏、晉之前的早期移民帶來古吳語和古楚語,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也明顯地留存於福州話中,近代普通話中的新詞更是大量地進入福州話,甚至外國語如日語、英語等也都進入福州話,共同構成這一方言。
近三百年來,福州話無論是在語音的聲韻母、音變規律、字音的變讀方面,還是在詞彙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這種變化又是極其緩慢的。
正因為如此,福州話具有自己的特色。從音類來說,古時同一個音類的字在福州話中常有多種讀法,這些不同讀法往往反映不同時代的語音特點。從字音來說,一個字有幾種讀法現象在福州方言中是常見的,其中有的屬於文白讀,有的是因為在不同時代構詞分別讀為不同層次的音,有的是為區別字義而變讀。從語言結構來說,由於語音系統自身條件及詞彙語法的制約,福州話的語音包含著一系列的語流音變,包括變聲、變韻、變調、輕聲等。
本章收集福州方言中的一部分常用詞、諺語、俗語、歇後語、歌謠,讀者請用福州話細細品讀,您會發現福州方言中的特殊韻味是妙趣橫生。
常用詞
天文類
日頭-太陽
好天-晴天,天晴
做風台-刮風台
晡時(雨)…雷陣雨
秋烘-秋後熱天氣
懸下日-忽晴忽陰
做溪水-發大水
日頭花-薄雲下的陽光
地理類
石頭子-碎石子兒
坎爿-碎瓦片
塗糜漿-爛泥漿
石頭卵-鵝卵石
時間類
今年暝-今年
年暝-年關
上晝-上午
暝晡-晚上
半度暝-深夜
日把-兩天
個郎日-整天
房舍類
厝-房子,家
糞坑厝-廁所
戲棚-戲台
瓦頂-屋頂
踏斗-室內固定樓梯
灶前-廚房
起厝-蓋房子
器具類
行鋪-輕便床
月桌-大圓桌
椅條-條凳
鼎抒-鍋鏟
鋪板-床板
撥桶-吊桶
缸婆-大海碗
茶桌-茶几
篦梳-篦子
羅盆-臉盆
據據-拐杖
面桶-木臉盆
箸簏-筷子籠
動物類
鴨雄-公鴨
冬雞-烏賊
蝦米-乾蝦皮
隻隻-麻雀
蛤啦-蟑螂
豬哥-公豬
犬母-母狗
蚨蠅-蒼蠅
虱母-蝨子
風蚊-蚊子
人品類
丈夫儂-男人
老儂-老人
單身哥-單身漢
婆奶-接生婆
諸儂囝-女孩子,女兒
矮股-矮個兒
親房-親近友好的人
呆儂-壞蛋
敗囝-敗家子
稱謂類
郎罷-父親
依姆-伯母,大嬸
大伯-夫兄,大伯子
姆嬸-妯娌
姑爹-姑夫
老公-丈夫
外媽-外婆
丈儂-岳父,丈人
郎奶-母親
依伯-伯父,老大爺
依婆(姆)-老太婆
細叔-夫弟,小叔子
孫-孫子,侄兒
公媽-爺爺媽媽
老媽-妻子
新婦-兒媳婦
丈奶-岳母,丈母娘
大公-曾祖父
後奶-繼母,後娘
後伯-後爹
親家舅-妻舅
祖媽-老祖宗(女性)
娘姨-姨母
會伯-稱朋友之父
大媽-曾祖母
姨媽-姨婆,母之姨
姑娘-小老婆
細姐-姨太太
會母-稱朋友之母
(王木水提供)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