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alfred wrote:
不知道是那個單位的天真想法!
夜市要生存,人潮最重要.
馬祖晚上沒有人,晚上對於外地人來說也沒有交通工具外出,因此只能做在地人的生意.常態形夜市是不可能生存的.
若是一週或是一個月辦一次,可能是可以生存的!但是到時可能老闆會比遊客多.
雖然我也不樂見觀光夜市這個想法
但...
若是村落自發性 在沒有耗費政府資源下
這樣的想法去嘗試又何仿
再說馬港原本就有商店街硬體架購
若由店家自行擺攤或將原本商品由室內移到室外或租借有興趣的人
再多加一些附屬東西....
其可行型相對的也較其他村莊高一些
只是那個應該還稱不上觀光夜市
至於能撐多久就看店家的耐力囉!
另先前看到馬報說 馬港將街道規劃為徒步區及觀光夜市
個人覺得徒步區部份 不宜全天禁止車輛出入
初期僅配合觀光夜市或於晚間某一時間禁止車輛進入即可
一來不影響商家補運貨及軍人搭小黃的便利性
二來街上老人小孩也可在安心的在該時段於街上閒逛嘻戲
免得改成徒步區後又沒吸引人群閒逛的條件
免得到時當地住戶不便 其它客源也懶得來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筆者沒法參加第一次的夜市開賣
但筆者的小犬 藉校際交流之便 為了夜市 多留了一天
問他好不好玩 他說都是吃的 沒有玩的 只有一攤撈金魚的遊戲
若干年前 筆者就有這樣的假日廣場的想法 尤其是馬港社區非常適合推動
看到投票區 一片看衰 但筆者並不這麼悲觀
謹提供幾點淺見 給馬港社區加油打氣
首先 美食部分 一定要規範 不要重疊性太高 增加多樣性
第二 可以規畫些親子共玩的攤位(各種diy活動) 吸引親子遊客
第三 當今流行的棒球九宮格(有一種是魔鬼氈的 比較安全) 投籃機 彈珠檯等都可以擺攤 並設獎項 讓年輕人挑戰 (週冠軍 月冠軍 季冠軍...)
相信可以熱鬧場子
第四 可以仿造台北的街頭藝人模式
每週或每兩週 邀請地區的音樂專長人士 現場駐唱 演奏(學生)
酌給鐘點費 一來可以吸引人氣 二來可以讓學音樂或其他特技(如扯鈴 魔術)的朋友有表演的舞台空間 (這點非常重要)
萬事起頭難 當馬港社區的馬祖招待所將要整修完畢的同時
再結合天后宮的相關配套(紀念品開發.......)
筆者在遙遠的莒光給馬港夜市首演用力的掌聲鼓勵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把別人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教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arthur-88001
王建華校長的建議很具體,也頗具有可行性,不過,我個人還是看壞馬港觀光夜市的前途,原因很簡單,馬祖的人口規模只適合舉辦不定期的「節慶園遊會」,沒資格發展觀光夜市,即使是每星期一次,仍將黯然收場。
原本就不屬於馬祖能夠發展的「夜市」,硬要讓它一時之間活絡地來,必定要動員軍方消費兵源,但軍方能夠「支援」多久?時間一久,阿兵哥放假都跑去網咖,屆時夜市也是白搭,乏人問津。至於南竿的民眾,一次、兩次夜市逛逛,會有興趣,次數一多,大家寧可留在家裡看電視、聚餐、串門子、打牌,而不會每星期六都去夜市捧場。因為任何一個活動都有它的新鮮度,等到新鮮度下降,人潮也就沒了。唯有大都市的百萬居民,才可能產生一小部分逛夜市的人潮,馬祖沒有這麼多人口,發展觀光夜市,應該是走錯方向了。
再次聲明,希望我的預測是錯的。至於對錯,暑假結束之前應該就可以見真章了。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馬祖的夜間活動可以以『戲院』來生存.放特色的老電影.或者特色戲劇,或者增加馬祖當地文化創意工作者攤位..或者邀請軍方弟兄,有特殊才華表演...既可把馬祖區別市場特色,也可增加收益....要夜市沒有特色,那能跟台灣各地大夜市比,花錢花時間到馬祖看跟台灣一樣夜市....喫...
馬祖夜市要有特色不在吃喝,這樣重複性太高...在大陸沿海古董玩意手工藝品市集.外地人當然有工具外出,哪一個外地觀光客不是租車遊馬祖?重要是要有別於台灣夜市特色,還有馬祖夜晚的觀光指標不是很明顯,我記得(或許現在有改善)好像都沒有燈光指示照明旅遊道路指標...白天逛馬祖還可以,到了晚上還真會迷路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我是居住花蓮的全職影像工作者.錐麓古道嚮導.花蓮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