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沒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不過船舶在海上航行有其「海象」的考量,這也就是長期以來山隴--莒光航線難以形成的原因。
福澳之所以成為南竿的天然良港,因為南、北風都適合靠船。而山隴之所以無法成為良港,因為不論冬天或夏天,都受風浪、海流影響,不適合船隻靠泊及航行。
從馬祖列島的排列來看,南竿--莒光交通船從福澳港出發,在冬天季節,有南竿、北竿兩島阻檔東北季風及海流,因此在冬天,交通船可以往返南竿--莒光,卻無法往返東引,因為開往東引的航線,無山可檔,海象惡劣。
如果南竿的交通船從山隴出發,航向莒光,東北季風從東面吹進,海象惡劣,航行的舒適性遠低於從福澳開航的航線。這也就是長期以來,地方政府不考慮以山隴為港口的原因。
(備註:以上所寫,均為曹昇華老師來電告知,曹昇華老師是地區少數具有航海專業與實務經驗者,他表示,網友可以打電話給他,討論交流。馬中電話:0836-25720)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sniper wrote:
當冬季由莒光返回南竿的交通船在到達馬祖沃口前,如右轉東北,前進靠福沃港,在經過馬祖沃西面及四維正前的西北風浪相當強勁;如右轉向東前駛靠山隴港則迎面而來的東浪亦相當強大,但後者視海象略調航線全程預估可節省十分鐘航程,其中搭台馬輪和立榮航空的需求各為一半,故僅有一半的人受影響。夏季是觀光旺季,自以山隴港出發及停靠為便捷及省油,無論如何如未讓莒光人實際體驗,則無法讓人信服。對山隴港的開發亦有存疑。
黃線上行南竿 預估線---因靠 東面 深藍色區是深水區 浪比較大
綠光線 下行 莒光 ---因為 與浪的角度大些 座浪而下 順風 左右搖會減少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若有仁德之人,願看輕自己,而利益大眾須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恩惠,能將此五種美德,施行在天下,則為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