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生產力即是國力 --閱讀人次 : 1185 投資設廠是生產力的來源,宛如能生蛋的雞,蛋又是雞的來源,循環不已,一定會有「蛋多雞多」現象,況且,蛋和雞都是人的營養之主要來源,有了它,人的體力自然充沛,身體自然強健,投資於生產業亦復如是,能使國力強大,所以,各國都很重視提升「國內生產毛額」的投資。
台灣早年重視國內投資,普設「工業區」、「加工出口區」、「十大建設」及「六年國建」,讓台灣經濟起飛,人民所得增加,而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也才有今日的台積電等科技產業。
筆者在國家推動十大建設期間,時任職財政部,協助籌措投資財源,日後見證投資開築「中山高速公路」的成效,對提升當時的國力的確有幫助。
之後的台灣,未見重大的計畫性投資,只見前瞻的八千八百億、新冠病毒及軍購等百千億的龐大支出,幾無生產力可言,對國力自無助益。
事實上,在台灣不論是政府或民間投資設廠,對工廠應視國家的財產,因其能為台灣生產物品內外銷,讓台灣人民有所得,政府有稅收,所以政府和官員應「視如子女」般呵護,不能任其關廠「倒閉」,否則不僅造成投資者損失,更是國家的損失,使國力衰弱。
美國的國力為何「大不如前」?肇因於減少了國內投資,且大舉向外投資所造成的,如今,生意人的川普總統,深知投資設廠即是生產力也是國力,所以,這次藉由高關稅之名,實質要求在美國投資,也就是關稅是手段,投資才是目的。
諸如迫使自家的蘋果與輝達公司,以及日本與歐盟在美國各投資五千億美元以上,如此,製造業回到美國,就等同生產力回到美國,人民就業及所得增加,領取救濟金的人數與街友將大幅度減少,強化了經濟實力,並可將產品以「零關稅」之姿輸出,而展現國力,這樣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川普總統真得很「務實」啊!一反昔日總統對「大我」與「小我」之混淆。
中國大陸又為何在短短數十年內,能夠成為經濟大國,國力迅速擴大,而引起美國忌憚,此乃因吸引國外大量投資設廠,充分展露出生產力即國力之驚人事實。
近年來,美國採取各種經濟手段,讓美商和外商大量「撤資」,就是削弱中國大陸國力的「釜底抽薪」之措施。
其實,中國大陸幅員廣大,人才濟濟,應仿效當年的台灣,積極推動國內建設投資,獎勵民間投資設廠,讓強大的生產力去壯大國力,亟盼中國大陸能夠「務實」進行諺語所云:「自求多福」,屆時看看美國「奈我何」!
中華馬祖同鄉會理事長 林金官 114 08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