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標準為何?!介壽大隊接力雙重標準? --閱讀人次 : 17798 據介壽前畢業生透露,他們曾在大隊接力比賽中得到全縣第一,但是校長卻表示成績大大不如台灣的其他學校,在沒與學生討論的情況下,限制學生赴台參加複賽,且學生在賽後才得知不得赴台一事。
學生對於此事難以接受,在與其討論時,被以角力縣隊的標準待之,並被提出許多難以實現的要求,如平日早晨6點全數到校練習、晚上以及假日亦之,若是有補習則向補習班請假來練習。或許其本無此意,並想向學生表達有決心就必須有所犧牲的精神,但學生確確實實的感受到的是在「學習」與「大隊接力」中二擇一。
而學生在衡量後表示沒有辦法做到以上練習,並詢問校長為什麼之前的學生沒有被如此要求,校長則回應這些是從今年開始的,並且往後都將會是如此,4分50秒,是經過溝通後,赴台參賽「最低」標準。
然而本次赴台學生獲得了5分01秒的成績,與前畢業生們的成績相近,卻獲得了赴台參加比賽的機會。
那些被標準所限制、而無法赴台參賽的學生們想知道的是,究竟,何謂「標準」?
————————————————
以上皆為事實陳述,絕無造假
已有 12 位網友鼓勵
我深深地替這些拿了縣內第一,卻無法赴台參加比賽的孩子們感到婉惜,錯失了一次這麼好的比賽經驗。雖然校方設定4分50秒的標準,應該也是出於某些考量的,但卻在學生們縣內奪冠後才向學生公布,就有些不妥了。練習的時間也有些問題,雖說有充足的練習才會有亮眼的成績,但他們都還是學生,如果沒有公車,就只能靠爸媽接送,可是哪個學生好意思每天一大早把累了一整天的爸媽從床上叫醒呢?補習就更不容易了,補習就等同於上課,哪有學生上課天天請假的道理,這是對補習班的不尊重,努力練習當然非常重要,但也要合理,當學生真心想要努力但遇到問題時,如果身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師長,應該就會竟可能的給予學生幫助,而不是將這些問題做為藉口,反丟給他們。最讓我疑惑的是,竟然已經設下4分50秒的標準了,那就應該做確實,而不是隨意更改,這樣會讓學生心裡產生很大的不平衡感吧!!!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謝謝網友指教:
有關本校參加教育部體育署國中學生普及化(非體育班)運動大隊接力全國決賽參賽標準一案,係因考量本縣學校數及班級數,並為提升學生赴全國參加競賽時之競爭力及榮譽感。於107年訂定相關辦法如下:
如本校獲連江縣第一名即取得代表權,經過一段時日訓練後,再依前一年度全國決賽第8名(最後一名)成績,作為取得赴台參加全國決賽參賽之標準。
以上是冀望本校代表本縣參加全國賽之學生能積極自我要求及訓練,達運動員之精神。而獲代表權之班級由本校訓導組擬定訓練計畫,參賽學生須配合參與訓練課程,以利達到赴台參賽標準。另期間學生如需請假可依請假程序辦理。
本次赴台參加108學年度第11屆全國大隊接力之班級學生積極參與訓練課程,經最後檢測達參賽標準。
如有疑問可電洽本校訓導組。電話:(0836)22192分機113 謝謝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老鼠屎 wrote:
這種鳥問題有啥好討論,校方統一列印一份切結書,讓孩子拿回去讓家長簽名,同意去不同意不去,疫情賽事空檔孩子趴趴走,家長也要負一半責任,校方既然有考量,家長也沒連署具名靠ㄠ,事很多的都是路人...
完全無法理解你的話 邏輯帝4你==????????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校長有肩膀」應該是讚美,可是您明明不支持學生「疫情期間」赴台趴趴走(據我所知疫情是在2019年12月才爆發並且尚未終止,前畢業生比賽時間根本不會撞到,反而是讓今年的學生赴台參賽),卻又說出「校長有肩膀」這句話,到底是沒有能力好好讀懂文章,還是沒有努力動腦思考,純粹為反而反?
如果有是我理解有誤,我就先行道個歉了。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