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第二間航空公司進駐南竿機場是可以增加載運能力,但南竿機場四個機坪數量無法負擔兩間航空公司的航空器的使用。
1.軍方C-130來一架地面可以使用的機坪只有兩個機坪能使用,突然凌天航空有後送或是離島交通運輸,在只剩一個機坪的情況下,就會看到一堆飛機在天空等待,然後等太久久返航或是轉降。
2.再沒有第一點的情況下,兩家航空依然只能使用三個機坪,一個機坪還是要留給直昇機使用,避免停滿四台飛機凌天航空直昇機緊急狀況無法移出,到時候就在那邊追究責任。
3.機場內部因旅客數越來越多,出關或是旅客行李托運動線空間等都有待改善。
4.北竿機場未來不如一次將跑道擴建2,560公尺(8,400呎)A321 EJR190 B737起飛所需跑道長度(A321最大起飛重量)
政治人物不如去爭取一下跑道長一點又安全,長痛不如短痛,人進得來也出的去鄉民發大財,政治人物又有面子多好,但是還是局限於只將跑道加長一點點,兩家航空公司ATR72-600運載能力還是沒有比中型客機來的優勢70:12X~185,
跑道長一點安全一點、硬體設備好一點政治人物以後想跟澎湖或是花蓮一樣,做國際包機新增航點有面子又有理子。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樓上如果有留意最新的國內航空機型的轉變,就不會說出這種外行的建議,遠東航空飛金門一直都採用MD-82/83客機,載客數可達163~165座,但從2017年開始購入ATR72-600,未來ATR72-600將取代國內航線的MD-82/83,原因他們在官網上有解釋:
ATR72-600為雙螺旋槳飛機,發動機則採用普惠PW127M型。省油、輕巧是此型機最大的特點,可達到環保節能減碳的效果。專門用於一個小時左右的區域航線,非常適合台灣本島及離島之間來往的短程距離,除具有相當高的經濟效益及靈活性,同時也可提供旅客更密集的航班服務。
所以,不是飛機越大越好,而是省油和機動性更重要,畢竟油料是最大的支出,而國內線需要機動性高而且省油的機型,ATR72-600不但立榮和遠東都購入,華信也買,將來第2家進駐,也是使用ATR72-600,因此北竿機場只要延伸為1500公尺就夠用了!!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外行人只會講ATR的優點都看不到缺點。
但是如果遇到旺季一位難求或是霧季滯留一堆旅客怎麼運輸的完?
比方兩家航空公司一天15班沒飛滯留最少1050人不算其他現場候補旅客,船又滿載的情況下,
就算隔天加20班ATR班機要多久才能把旅客疏運完,你們也不要期待國防航空可以一直派C-130來,起降標準也比ATR高
最後還是只能靠航空公司調派飛機來,況且調派飛機又不是你們說要馬上就來一架。
惟有跑道增長放大機型(在尖峰時段或是霧季搶飛)ATR再來分配其他時段這才是最有效率的,中型客機就算單趟滿載航空公司都是賺錢的飛行距離一樣但時間短速度更快。
如果你還是不同意這個看法,我相信您個人是靠關西喬位子。
再來未來就算真的只增長1550公尺遇到(旺季或是霧季)只靠ATR一定會有一堆人吵著我要回家。
我在跟各位分享一個安全問題南竿機場1579公尺是個很免強的跑道長度,飛機起降是最危險的,飛機滿載飛南竿降落發生機械故障無法選擇備降機場,只能降南竿,跑道不夠長滾行距離不夠要嘛進資源回收廠要嘛填海,再來飛機滿載起飛滾行置V1後(決定起飛速度)發生鳥擊或是單發動機失效只能強行升空,跑道長度不夠無法煞停(硬是煞停也是進資源回收廠或是填海)立榮能飛馬祖的機師都是高手中的高手都很厲害,但遇到上述硬體不足就只能自求多福(問題還沒發生),所以強調希望北竿機場跑道增長不止是可以起降中型客機,對飛機的安全乘客的安全都是有幫助的。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不僅立榮和遠東都已購買ATR72-600,準備第2家進駐馬祖的華信,也跟進了!也就是說,各航空公司國內線機隊改為省油的ATR72-600,已經是大勢所趨,回不去了!
華信航空將引進9架全新ATR72-600型新客機(華信官網)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