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文化處形同虛設,歷史產物隨意拆除,戰地還剩多少亮點供人參訪? --閱讀人次 : 4211 http://www.matsu-news.gov.tw/2010web/news_detail_101.php?CMD=open&UID=207503
塘岐、板里國小早幾年就該合併,若非某幾位難搞家長扯後腿,歹戲拖朋?兩校師生人數,總加不到過去塘岐全校三份之一,少子化下,是要擴建什麼?文化處大頭有統計過,各島戰地遺留下產物還剩多少沒拆,完全都不需保留?作為觀光之用嗎?各村社區發展協會養一堆有給職閒人可以管理,是不是該要保存並且回復戰地時軍郵場景,並讓遊客參觀,還可以販售郵寄明信片,蓋軍郵郵戳增加當地特色?拆了?代表那段共同回憶沒什麼好留戀?
議員是否可建議文化處裁撤合併在工務處,這幾年感覺就像工務處,走趟芹碧,入口水泥式建築搞的亂七八糟,一句聚落保存,到底保存出什麼鬼設計,看官來來芹碧,即能親身體會亂無章法水泥美感,芹碧經費太好下來是主要敗筆。
光靠藍眼淚、閩東建築能撐多久?戰地產物再不去保存,只剩一堆水泥供人膜拜?
已有 12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