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我們的二大媒体馬報及馬資網 --閱讀人次 : 3201 年來馬祖已進入空前觀光熱潮,同時也出現了許多窘境(或說瓶頸),馬祖的大眾媒体(僅存馬報及馬資網)理應協助公部門對於馬祖觀光應興應革多做些報導或分析才是。
但一直以來不解是為何我們馬祖二大媒体常利用大篇幅(或影音或頭版)來報導誰家公子結婚嫁女等新聞?(可以小幅報導建議勿 HIGH LIGHT)。
筆者認為馬祖的觀光資源比起台灣或世界各國仍屬上等,舉凡自然景觀、戰地遺跡甚至馬祖獨特的人事物,可報報導推廣地方很多。
再說馬祖秋冬旅遊馬祖也可以打出幾張好牌才是。媒体先進及公部門可能需要走出辦公室(或出境)深入馬祖各腳落看看,你們會看到很多值得報導值得推銷的体材。
這張是本日的馬資網頭條
津沙李祥義等志工協助清理馬祖地景標
重見天日的古厝(媒体要報導的事蹟很多)
清理完成後的津沙西山風情畫(這就是馬祖的觀光資產)
已有 10 位網友鼓勵
馬祖津沙客棧(馬祖傳統民居)0979622983,0836-23020
站長用最簡單的圖表和數據,回覆樓上網友的提問,那就是「點閱率」的呈現。什麼是好新聞?點閱率說明了一切。
報導鄉里的婚禮和婚宴,分享影音,官方和民間媒體有志一同,的確是馬祖社群的特殊現象之一。個人認為,由於馬祖地方小,人際關係緊密,「喜訊」成為焦點新聞,官方和民間媒體爭相報導,也就不足為奇了。至於樓上網友所說的觀光新聞,以及應興應革意見,其實也常見於本站和馬祖日報,站長前天就具名撰寫一篇有關空污與馬拉松專文,提醒政府注意與因應,就是一例。
馬祖和金門兩縣都歷經軍管,因此常被相提並論。軍管結束後,金門日報電子報「官方官樣」少有改變,相對而言,馬祖日報就更活潑、更多元、更貼近民眾,個人認為這是少數馬祖贏過金門,值得驕傲之處。當然,多元社會必然出現多元價值,個人也尊重樓上網友的論點,除了回覆如上,並感謝批評指教。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Johnalex wrote:
蘋果日報充滿各種腥羶色
點閱率極高
普羅大眾有認為蘋果日報是好新聞嗎?
可見點閱率是否代表一切仍有待討論;
媒體經營需要廣告收入,
偶爾發些大眾喜歡的口味來衝流量是維持媒體永續的重要來源。
馬資網的「腥羶色」距離蘋果日報甚遠
况且蘋果日報是媒體
馬資網是平台
相提並論似乎拿錯例子
Johnalex wrote:
馬祖地方小
婚喪喜慶當然是地方的大事
但馬祖也有許多問題待解決待推廣
馬祖資訊網作為全縣最重要的監督媒體
希望能永遠站在政府的對立面
而不是只監督與自己立場相反的人
馬祖許多問題待解決待推廣
馬資網早就是最重要的討論平台了
只監督與自己立場相反的人
可以舉個例子嗎?
馬資網是平台
監督政府不是站長的專利
包括樓上網友
並期待各單位吹哨人
大家一起來監督吧!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