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示範住宅民眾反應冷淡讓人不意外 --閱讀人次 : 5190 今日見馬報和馬資網持續為縣府宣傳合宜住宅燼速辦理申請承購的消息
公告至今僅有23戶提出申請,只能說實在不令人意外,
2016年8月30日及9月1日舉辦的兩場說明會,參與民眾提出諸多建議,且官方人員也承諾承購價格會壓低在單坪12.6萬以下(公告期日竟然又漲為12.8萬)然而事後的公告當中,除了針對承購優先順序略為小小修改之外,當日所提的任何建議不見有任何反映在公告內容中,只能說讓人失望,稍微整理一下當日聽到的重點:
一、轉售限制:馬祖沒有所有權糾紛的土地已經夠少了,難得政府特別將特別保護區的山林地拿來變更地目作為使用,大興土木建造的房子應該是要期許能永續利用。當日有人提議未來如要轉售,應該要限制以縣政府為轉售對象,說白話點啦!就是只能讓縣政府買回,並作為下一個有住宅需求的人使用,這樣才能永續利用,長遠眼光裡應如此!針對這點,縣府是以「限制10年不得轉售」的方式作為轉售限制,看似是比照台灣,好像有解決些什麼,但個人淺見認為,馬祖這地方特殊,如果能以政府買回,日後繼續利用,這才是解決青年返鄉覓屋居住的長遠之道!但是說明會這個建議呢?縣政府也未具體說明為何沒有這樣採納。
二、承購價格問題:此次示範住宅的位置離鬧區遠,附近也沒什麼生活機能可言,依照馬祖目前房市行情(好啦,就把亂七八糟的違建也算進去好了)其實並沒有較便宜。縣府或許會說:「唉呀!物價上漲,材料費也貴,還要做水土保持,成本當然高啦!而且重點是!!我們連土地所有權也一起賣耶!!乾淨的權利!沒有人會找你吵拆屋還地,很棒!這個價格已經很好了」
重新檢視示範住宅的用意,不就是要針對沒什麼財力的年輕族群或是弱勢族群滿足住屋需要嗎?這種價格比基隆還貴,實在難認有減輕到經濟負擔,更別說能要吸引年輕人返鄉了!再說,政府這土地取得不是和人民買來的,是政府自己的,土地上有什麼成本嗎?無法靠富爸爸富媽媽的年輕人就算想在馬祖長遠定居,恐怕還是難以受到什麼實質上的照顧。
好吧,就算人民無知,不懂政府的用心良苦,吃米不知米價,那公開相關資訊總可以吧?請問示範住宅案的這個單坪承購價是怎麼估算出來的?總是有些什麼流程、考察或是估價過程吧?請讓這些資訊透明公開!讓人民買得下去,心服口服毫無怨言。
這次沒什麼人願意登記,或許是種無言的抗議與抵制,縣政府只會以「一切尚待評估」作為回應,縱使程序尚待進行,但已經完成過的評估總可以出面公開說明吧?一面躲避民眾質疑,一面依然故我繼續執行,以拖待變,等到事情完成後就木已成舟,你們這些居民就傻呼呼的給我認了吧!
過去馬祖人或許是這樣給官員們欺負慣了,也麻木了,每每只能忍氣吞聲,然而這次示範住宅案公告至今沒人買帳,也算是一種無聲抗議與抵制吧!官員們緊張了吧?怕了吧?因為沒有油水可撈所以緊張嗎?
看到要藉由官報這樣大費周章的宣傳,只覺得可笑。
臺灣的合宜住宅還是國宅是一屋難求,馬祖卻是乏人問津。
一間所有事情都在尚待評估的房子,誰買得下去?買房不是買衣服鞋子,沒那麼簡單。
希望相關單位盡快說明解決大眾的疑問,不要再躲在後面,只會以:「一切尚待評估,謝謝指教」回應!
已有 13 位網友鼓勵
個人認為不論什麼樣的商品之訂價,"價格"永遠是會有爭議的,是貴是便宜,買賣雙方永遠不會有交集,但"自由市場機制"可以當作調整價格的參考,最終才能找到買賣雙方都能接受,而且也不會有人借機套利,商品也能完售的結果!
所謂的"自由市場機制",就是批次調降售價,例如,每次公告調降2千元(每坪),當買氣開始啟動了,就是找到了合理的價位,就不必再降價了!但有一個條件,就是調降的價位不能低於成本(土地不能當作成本),即使是政府也不能作虧本生意!
這次的仁愛147地號興建合宜住宅,其實早先就不被看好,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點,比起山隴或清水等新建的住宅,更是不具競爭力,因為購屋者除了在意價格外,住宅區的生活機能更是一大重要的考量,試想,不論山隴和清水都有7-11,各式商店林立,還有很多公共設施(如公園和運動場等),不必買件東西一定要開車出門,累人又麻煩!先天不良的仁愛147地號,開出跟山隴與清水市價一樣的價位,滯銷也不過是剛剛好而已!為今之計,只有降價求售一途了,除此難道還有其他的好辦法嗎?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