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swath船,馬祖造船新方向 --閱讀人次 : 3246 所謂小水線面雙體船(SWATH),其構造是由一對在水下類似潛艇的船體,並以狹長的支柱將上船體支撐在水面以上,因其水線部分的面積小,故稱小水線面雙體船,又叫做半潛雙體船。其優點在於水線面面積較小,受波浪干擾力較小,在波浪中具有優越的耐波性,能平穩執行海上作業,暈船率低;能在惡劣海情下保持高航速;在相對小的排水量下,具有寬闊的甲板面和充裕的使用空間;操縱性良好,利於海上靠舷登船;生存能力較強,正常與破損穩性較高。相對地,也有船體結構複雜,載重量變化引起吃水變化非常敏感等問題存在。
小水線面雙體船性能優異,尤其是特有的耐波性,引起了各海洋國家和各國海軍的廣泛興趣與重視。小水面雙體船依使用功能區分,目前以客運觀光旅遊、油田交通服務最多;海洋研究、緝私等海上特種作業位居次。
目前,世界各國共有小水線面雙體船的發展以美國和日本開發最早,其他如英國、德國、荷蘭、挪威、芬蘭、韓國、丹麥、瑞典、俄國等也已經開發。
按這裡檢視網頁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其實在精簡費用的條件下,要建造一艘船速快、營運(油料、人力及靠泊費用)及維、歲修成本低、耐浪抗暈(在惡劣海象保持穩定航行)又能取代台馬之星航行台灣的船,目前SWATH船的確是比傳統的深V型或三體來得合適,但是由於民眾對於馬祖歷來自建船隻的能力非常沒信心,加上SWATH又屬於雙體船的一種,而一想到雙體船,大家就想到當年連江快輪那段痛苦的回憶,所以即便是SWATH有許多資料證明了優於其他船種,為何還是有那麼多的質疑?那是因為沒有實際的驗證過,既然世界上有許多地方及單位有在使用,必然有其道理,是否能請顧問公司或國內建造過SWATH船的龍德協助?不管是否為客船或專用船舶,只要能夠證明在惡劣海象依然能保持平穩且維持高速航行,那鄉親的質疑自然消失,只是務必請到具公信力的民間代表(船公司業者或站長)一同前往試乘,才能真正達到驗證的目的。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