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臺馬之星再出包 船艏門故障 11點才離開福澳港 --閱讀人次 : 4432 本站訊:
在「交通局督導小組」林長青局長搭船押陣,劉增應縣長和張永江議長親自前往福澳港迎接下,臺馬之星今天又出包了!
據「東引鄉親交通即時通」Line群組報導,臺馬之星在福澳港離港時,由於船艏門故障,無法密合,導致延遲出港,原本上午9點半離港,於10點10分廣播船艏門無法密合,搶修中。結果延至11點才修好,出發開往東引,預定12點40分抵達東引中柱港。
據了解,由於一位東引搭船民眾從臺馬之星打電話回東引,東引鄉公所於10點半左右廣播,請搭船民眾延後下碼頭。
臺馬之星船長劉喜鴻表示,可能由於液壓的問題導致船艏門無法密合,後來船員用手動方式排除故障。劉船長說,臺馬之星船上還有7-11的貨物,因此抵達東引仍然要再開船艏門。
無法密合的船艏門(劉動興攝於10點36分)
今上午劉增應縣長前往福澳碼頭現勘。左起:張永江議長、劉縣長、劉喜鴻船長、潘照讓事務長、林長青局長。(宋志富攝)
臉書更多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新台馬輪開航之前,外型被指為像賽鴿船,因船艙較低與動線規劃方向,前縣長楊綏生和前連江航業董事長曹昇華在網路頻頻遭到嚴厲抨擊,畢竟都早已經離職下台。
目前新台馬輪啟用最受詬病的現象,就是操作失當、冷氣故障,就是卡門、脫漆生鏽,營運欠佳的層次,還未到發生船體設計的嚴重問題。
現今仍在職位上所謂“較懂船”的連江航業董事長、新華公司船長、事務長時常向外透露、發表新船出問題的消息。倒想請問政府高層,這一年他們三位是否受邀會同監督與驗收?還是被排除事外,只有事後出面收拾、說明抱怨的份?
從一連串的風險管理欠佳事例來看,可見改朝換代之後,處理政務情況比前任更不怎樣,這一年主政者委外監造、參觀考察、驗收通過、督導接船等程序做足了表面工夫,委外代操團隊職前訓練不足,連最基本的營運管理也不上軌道,由上到下相關人員根本就是毫無作為,沒能力解決問題,愧對全體縣民。
===================================
劉家國:
臺馬之星後甲板跳板改方向,致命的錯誤是誰造成的?
臺馬之星從規劃、設計、造船,本人曾提出很多建言,縣府幾乎都未接受,前縣長楊綏生接受曹昇華的建議。
本人日前已兩度登船,並曾訪談新華公司董事長、經理、臺馬之星船長、大副等關鍵人士,應夠資格發言。
Admin:
連江航業董事長歐陽台生表示,由於船員操作不熟悉,前門的第二道門提早打開,導致卡住。
Admin:
連江航業董事長歐陽台生表示,由於臺馬之星的輪機和冷氣機組都是抽海水來循環冷卻,由於海水中會有生物附著在瀘網上,未定期清理的結果,海水的進水量不足,才會造成冷卻機組過熱而跳電。
作者:李明德
耗資十四億台幣打造,嶄新的台馬之星,首航至今才一個星期,管理竟是如此鬆散,離離落落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
這艘由馬祖政府出資打造, 委外經營,8/12才啟航,筆者躬逢其盛來回南竿,東引間,連搭兩趟,單程就要耗時兩個小時。新船新設備,舒適寬敞,確實讓舊船「台馬輪」難望其項背。 然諸多營運缺失,令人氣炸到不行。
近四十度的高溫,個個提著厚重的行李,攀登兩樓高的空橋,氣喘吁吁地進入船艙之際,船上一個服務人員也找不到?又不用按位就坐。幾百個人搶成一團,全程沒廣播,更沒氣象,溫度,航程介紹。這像似自助旅船,「吃到嘴鬚都會打結了,還是第一次給碰上。」
航行中筆者內急,尋遍四個樓層的所有廁所, 就是找不到衛生紙, 連洗手液也沒,一艘偌大的新船,看到髒亂無比的廁所,令人作嘔 ! 最後情急之下,只好硬闖駕駛艙,才由工作人員手上接獲燃眉之需的衛生紙以為應急。
Admin:
臺馬之星又「卡門」,下午2點5分才駛離東引
上午在福澳碼頭無法「關門」的臺馬之星,下午1點抵達東引後,卻是無法「開門」,到本站截稿的下午1點50分,船還滯留東引中柱碼頭。
本站訊:
臺馬之星經濟8艙「越睡越熱」 冷氣又故障 民眾抱怨
本站連絡到這位民眾,他說,他的床位在經濟8艙,東引上船時冷氣是正常的,可是傍晚接近台灣時,房間氣越來越熱,裡面的4、5位乘客都受不了,紛紛到旅客餐廳吹冷氣,可是旅客餐廳又太冷,後來巡視發現經濟7、8、9和10艙的冷氣都不冷,最後才找到冷氣比較正常的經濟6艙。
本站訊:
今天搭乘臺馬之星C甲板後段經濟7艙乘客表示,大約下午兩點左右,艙房越睡越熱,只好出來走走。臺馬之星二管輪指出,由於機組跳脫,發現後已於下午四點左右重開機。二管輪說,由於供應C甲板後段的冷氣機組容量不足,才會不斷造成跳脫,已將實際情形向連江航業公司報告。
【本報訊】
針對東引鄉親關心「臺馬之星」的抗浪適航性的問題,船長劉喜鴻昨天表示,「臺馬之星」的船艏車葉推力不夠強,加上碼頭現有的防舷材尺寸太小,在冬天風強時,進出港的操控難度大幅增高,未來還是要視天氣情況評估是否開航,才能保障旅客與船舶的安全。
已有 10 位網友鼓勵
到目前為止,起碼我的感覺是劉團隊一直在承擔所有的責任,一直在收拾爛攤子,沒有把這艘船的過錯推給前朝,這種施政的態度,值得肯定!
另外回應樓上網友,這艘船原本就是擴大內需的預算,就是規定國造,而非被迫國造,至於楊縣長所謂的三體快輪只不過是一場個人的夢想!
至於是否驗收不實,這點是可以公評的,畢竟驗收時都有主計、政風在場,別把現在的公務員看的那麼有『叫肖』,沒有一個公務員敢閉著眼睛驗收的,況且驗收的主要相關認證還是CR,經過CR認證才能航行。可是畢竟驗收只是當時的狀況正常,至於使用是否正常,屬於後續保固責任問題,用『驗收不實』太過沉重了,驗收程序必然是依照契約規定在走,而現在衍生出來的問題就要去檢討當初所訂的驗收程序(合約簽訂時就已經確定)中是否規定試航時間太短或試營運時間太短,根本無法發現缺失,況且驗收時後多數都已屬隱蔽部分,按規定隱蔽部分由監造單位及廠商負責,那畢竟是劉團隊接手前就已經完成的,除非把船拆解,否則根本無法驗到!
沒有人願意去唱衰這艘船,只是這艘船真的太爛了,這麼爛的原因大家也都明白,只是當初的主政者不在位了,批評也沒有用,讓這艘船利用現在天氣好一點的狀況多跑幾次,或許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狀況會發現也不錯,只是航安要請船長多考量一下,在安全沒有顧慮下就給他操出問題,把原因一次丟給中信造船,徹底解決。我想這個爛攤子只有丟給劉團隊去收拾了!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