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是服務政治,還是服務公眾利益? --閱讀人次 : 6795 去年12月25日,公司召開臨時董事會後,接獲公司通知,我被解聘了,並要求當天打包走人。連夜打包的當晚,腦海中不停閃過返鄉這段期間,是“水土不服”,還是“改變”不被允許發生。
返鄉工作,是出於在外遊子對於想為家鄉做些什麼而決定返鄉的,這是我的初衷。而對於返鄉工作的青年和政治酬庸的關聯,更是返鄉前從未想到過,在地方上可能產生的聯結與漣漪。
由於所學及工作經歷以媒體及行銷見長,回鄉工作為自己的定位,即是希望協助馬祖城市行銷(案例請參考”幾米:回鄉工作是件幸福的事,好好加油!”),進而帶動地方產業及經濟的活絡,這也是何以在去年3月完成新聞課階段性的任務後,辭去工作,進入馬祖酒廠。
馬祖酒廠,是一個集合馬祖文化、觀光、產業、社會責任於一身,協助地方發展、城市行銷的重要推進器;她具有高度發展潛能,為地方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機會。但相對的,挑戰也是高難度的。複雜的人事關係,牽制著公司朝制度化管理的難度,公司發展長年積累的問題,要有很大的勇氣與決心,進行從根本的改革;而公司的人力資源與結構,亦是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時一大挑戰。
而就我任職馬祖酒廠的9個月期間,看到的機會、問題、競爭及挑戰,也曾試著做一些改變(相關案例:請參考”資源整合 創造最大綜效
”、“馬祖酒廠品牌發展規劃“、"一些有關馬祖酒廠影片行銷的想法"),但只能說,在當時、當下,我能做的改變是有限的,未被充份授權及由上而下的指令,專業無法發揮,挑戰注定失敗,而期待的改變,看起來像是沒有發生。
而結果是,最後,我還是離開了。但我仍希望我的孤注一擲,堅持到最後的離開,還是能有機會再為地方帶來一些什麼,一些對人、對事不同思考的角度:
我希望,我的家鄉馬祖,能夠思考
一、 如何鼓勵青年返鄉就業,為地方注入新的活力
二、 少一些政治的聯想,多一些做實事的用心
三、 少一些控制,多一些多元開放的自由創新
四、 多一些挑戰的勇氣,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對於家鄉的依戀,是在離開家鄉後,不論是在台灣、在大陸,或是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是任誰也抹不去的鄉愁。
還是希望家鄉馬祖可以更好;還是希望家鄉馬祖走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還是希望家鄉馬祖少一些政治,多一些誠心與誠意;還是希望家鄉馬祖,有一天蛻變成蝴蝶,讓世界看見馬祖,馬祖走進世界。2015/1/13 王金蓮
已有 24 位網友鼓勵
王小姐
在你進酒廠之初我曾跟你說過
"酒廠改變不了甚麼的.就算你來也一樣"
不是你能力不好
而是酒廠的本質沒變
誰來都一樣
酒廠的本質是甚麼?
敝人認為是"早年的公營事業經營模式"
有"尾大不掉的經營成本"
有"做不了決定的董事會"
有"啥事都管卻搞不清楚狀況的上級單位"
有"毫無效率的公文法規流程"
有"來來去去的空降部隊"
有"疊床架屋的組織結構"
有"無視公司獨立經營又任意干預的上級長官"
有"只要錢不管公司死活的股東(縣政府)"
等等太多了
就算改制為公司還是一樣
本質依然
要變只能革命
只有一人有此能耐-縣長
他要革酒廠的命
也要革自己思考的命
因為革命失敗會賠上縣長的政治名聲及前途的
也因此歷任縣長對於酒廠改革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議員諸公的要求變革的大刀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因為大家都知道酒廠體質不佳
弄不好把酒廠搞垮了這責任誰也擔不起啊
然
大破而後大立
置死地而後生
就看馬祖能不能出現如此英明的縣長
見吾等不能見之事.行吾等不能行之功
則酒廠甚幸.馬祖甚幸矣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外人皆稱予好辯,何也?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邪說謬論者,聖人之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