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分析報導:東海明珠下水 挑戰才正開始 --閱讀人次 : 5718 本站訊:
原本預定今年9月2日交船,斥資1億6000萬元打造的「東海明珠」,延至今天在宜蘭龍德造船廠舉行下水典禮。這艘預定航行南竿與莒光的交通船,試航船速23節,巡航船速20節,鋁合金板材建造,船長40公尺,總噸位350噸,載客人數190人。
這艘交通船比較特殊的是,它安裝了平衡翼,並增加載車功能。這兩項功能在下水營運後,將面臨挑戰。
「東海明珠」之所以安裝平衡翼,是楊縣長希望複製台馬輪的成功經驗。不過,有專家學者認為東海明珠噸位太小,無法跨浪,安裝平衡翼是浪費,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這個冬天就是楊縣長決定安裝平衡翼的考驗季節,很快就會有答案。
其次,張永江議員在總質詢時就提到的座位設計不當問題,東海明珠為了載運車輛,後半段三分之一的位置放置車輛,因此不得不將座位移到中段和前段,而這兩個位置,尤其是前段是最容易暈船的位置。同樣的,冬天下水的東海明珠,在速度上比不上民營的馬祖之星,如果在舒適性上又輸給馬祖之星,斥資1億6000萬元打造的交通船,將會令民眾大失所望。
無論如何,答案就快揭曉,大家拭目以待吧!
裝有平衡翼的東海明珠,是否能發揮作用,有待考驗。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有鑑於國人對船舶穩定翼了解不多,因馬祖四面環海,鄉親出門只要離開島就要搭船,搭船已經是鄉親每天必需面對的交通工具,在此贅述一下希望有所了解。
船舶於海上航行時,六個自由度運動中以橫搖運動為自由運動最擾人的運動之一。當橫搖角度過大時,會導致船上人員身體不適及貨物移動造成損害。因此橫搖運動經常與加諸於船體之波力形成共振造成甚大的橫搖角度,所以對噸位較小之中、小型船舶如客輪、軍艦所產生影響更顯著,因此利用穩定翼來減低橫搖角就對船舶顯得格外重要。
多年前國內研究單位曾在海巡署『和星艦』上進行船舶的減橫搖實驗測試,效果很好。
船舶穩定翼有多種,以安裝主動式穩定翼減橫搖效果最好,這次東海閩珠輪應該是裝這種才是。
預祝東海閩珠輪順利出航
海巡署和星艦---------- 船長:82.29公尺,噸位:2000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愛鄉人
每每大家聊到莒光的交通,就會說馬祖之星將莒光交通帶到新紀元。
想當初馬祖之星剛進入莒光航線時,還有人說馬祖之星不耐操,一日連跑三航次無法負荷…等等,如今回頭看來真是時間會證明一切。
馬祖之星之所以受好評,我想最顯著的因素有二
一、 速度:莒光航線馬祖之星約40分鐘即可抵達(以抵達第一個島計算)。而在其之前的船,則大約需要50分鐘。對會暈船的人而言,會不會吐,往往就在這關鍵的10分鐘。
二、 舒適度:馬祖之星的座位寬度、椅距比擬商務艙,而一般船隻的座位大概就經濟艙。
大家有注意到的話,會看到船內掛有日本造船廠跟內部工事的公司名牌,日本工藝真的是令人不得不稱讚。
也要感謝佶星航業願意投資,讓馬祖、莒光交通向前跨了一大步。小鄉民也懇請貴公司能夠繼續以馬祖之星為馬祖、為莒光服務,拜託拜託!!
相對而言,東海明珠號則真的是令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未來莒光航線到底會怎麼安排?
還要請新任的縣長與交通局長多多費心。
我想能有馬祖之星為莒光服務,應該是很多莒光鄉親的心聲與小確幸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