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叫縣民如何不生氣! --閱讀人次 : 6366 一位曾在馬服役二十多年退役老軍官劉老先生,現已近八旬的高齡。想在有生之年對之前服務的馬祖重溫一下當年在部隊時的點點滴滴。預定15號搭船來馬祖,玩一兩天準備回大陸。今天打電話到台馬訂票處訂票,訂票小姐說:客滿沒位子了!提前五天訂居然沒位子!據本人所悉,這種現象不勝枚舉。很多觀光客因為訂不到位子不得不取消了馬祖的行程。再這種情況下,我們這位自以為很有遠見的上位者居然把新台輪臥舖位子減少!能不讓所有人昏倒!本人想告訴這位上位者的是新台馬輪的客源是二千三百萬的國民和將來更多的國外觀光客,而不是只載區區幾千人的縣民!難道你的做為都不需要檢討嗎?!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對於旅客訂不到臺馬輪船位一事,本公司除深表歉意外,並對相關問題說明如下:
1.臺馬輪係於7日前開放訂位,因載量有限,暑假旅遊旺季時有向隅者,且15日為週五亦為疏運高峰期,本公司對訂不到船位旅客深表歉意。
2.臺馬輪近5年來平均載客率為51%,亦即每趟次往來載客510人,且因機場改善、駐軍減少,載客率有下降趨勢,臺馬之星載客646人、床位380,應已足夠承擔運量。
3.臺馬之星之床位、座位比,係依現臺馬輪之比例為基礎設計,床位過多,將影響全船之載客量,同時為提昇新船搭乘品質,增加多處公共空間,且船舶製造除依據業主要求外,尚須符合航業法規及兩個船級協會(BV.CR)之規範(空間及每人使用面積),未能滿足各方需求,尚請見諒。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羅春秋:
經查舊台馬輪載客500人,舖位364。新台馬輪載客646人,舖位380。
646大於500
380大於364
羅大數據有誤,經查新華公司連江航業網站:「臺馬輪客房分為四個等級,依序為: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與座位。頭等艙有七間、商務艙六間、經濟艙五大間,可提供384張床位,另有座位116張,除非床位客滿,才出售座位。」
http://www.shinhwa.com.tw/taima_room.htm
新台馬輪的床位不但未增加,反而減少,對於馬祖發展觀光,尤其是完全依賴船運的東引,更加不利。試想,座位增加這麼多,對觀光客有用嗎?觀光客會一路坐來馬祖旅遊嗎?
新台馬輪的問題還不只這些,首先它的造形已被公認為「醜」;其次,汽車甲板一半改為客艙,對於現在台馬輪貨艙空間就不夠使用的情形,更加嚴重,將來,車輛不能迴轉,貨運空間大幅縮減,新台馬輪的貨運功能受限,問題可大條了!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對網友為「臺馬之星」臥式380床位不符需求表示生氣,我們(縣府交通局)還是要面對,而且已經檢討多次了。總之,我們都得回歸整體去考量始有意義,單項需求的討論確實無法全面滿足多元需求,這就是來自於因為我們受限於總噸位5000的關係,所有的取捨與選項都會受到它而變化與排擠,也都各有其利弊得失,想要最佳化也只能盡力、再盡力。不過,有幾個主要因素如載運角色、歷年的載客人次、票價結構,以及營運管理等都是必需的。所以,先得有「臺馬之星」之船東需求規範後,才接著進入設計與建造。
談馬祖對外交通,指的就是臺馬航線,其輸運政策縣府係以空運為主,海運為輔。查100至102年間海空運載客人次各為135717、142679、131963,空運的載客人次如下263678、267580、292811。比例試算,海運約佔33%、空運則近67%,其中海運載客人次還包含合富輪每年約4萬多的載運人次,扣減後真正臺馬輪載客最大量是在101年間的10萬人次。
如就現行載運工具作比較,空運雖有運價高及活動空間拘限之劣勢外,其他的大都比海運優越,尤其是速度。所以,我們從前面的統計數據不難得知「臺馬之星」仍得傳承現行臺馬輪擔任臺馬交通的輔助運輸角色。也只有在空運出現異常或霧季時,始會有三分之二之大批原空運旅客,轉搭海運,並爭著、趕著往返。可是當空運正常飛行時,臺馬輪較高的載客率均低於五成。表示說臺馬輪平日大家都有臥舖可選購,當航空異常時,我們得啟動疏運,要有更大的運量,「臺馬之星」定額人數646人就符合應急。因為當下的事實告訴我們,能往返的遠勝於滯留者,就算是座艙,一樣被搶購。
空運部分,現行的立榮航空公司除預計在本(8)月19日起將全數更新ATR 72-600機型,每架次運量增加了23%外,更重要的是大家所關切的起降標準,讓交通部民航局在南竿機場作了改善,提升了飛行率。這影響程度相對有利於吸引台灣更多的旅客到來,也有助於本縣觀光旅遊之推展。
「臺馬之星」是地區難得爭取到的一艘5000噸級的新船建造經費,我們是縣府交通局,願意為此工作不斷地努力,我們希望安全品質第一,缺失最少,也期待各行專家能不時給予指教。如果網友有興趣的話,我們手邊也有電子檔的一般佈置圖,可以提供給大家一起來研究,為「臺馬之星」多一份瞭解,讓「臺馬之星」明天會更好。
連江縣政府交通局 敬致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