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連江縣長楊綏生:平潭共治 台灣勿退縮--中評社 --閱讀人次 : 4382 2012-03-28 00:51:08 中評社
中評社台北3月28日電(記者 王宗銘)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議題持續發燒,國民黨籍連江縣長楊綏生27日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平潭對馬祖的機會在於雙方未來應直接往來,馬祖可以發展成為「小平潭」,既然平潭是大陸對台先行先試,那台灣也可把馬祖當成是對大陸的先行先試驗區域,在此交會,可減少台灣方面對平潭案的疑慮。
楊綏生昨日出席台灣海基會董事長宴請福建省長蘇樹林餐會,會後受訪指出。他強調,「平潭開放讓台灣人可以一起來治理,台灣的制度在這裡實驗,我覺得台灣不要退縮,你覺得你的制度比較好,你就在這邊做」。
生長於馬祖,醫師出身的楊綏生指出,馬祖的莒光距離平潭南端東澳港24.5海浬,高速船來行駛,如果是海峽號,半小時就可以到;而平潭到新竹南寮是68海浬,馬祖可說是最接近平潭的地方,在馬祖可以看到平潭,天氣好的時候,平潭的風車看得一清二楚。
他分析,從商業觀點來看,海峽號行駛最近的距離是經南寮到台中,現在馬祖往台灣的客運是到基隆,往台北港駛的是集裝箱貨輪,南寮目前是漁港,台中港又偏中部。如果從客運角度來看,基隆是國際港,有比較完善的措施,馬祖與基隆之間現在每天有固定的台馬輪,發展客運是較好的選擇。對平潭來說,馬祖未來並不是也希望海峽號繞到馬祖,而是希望將來馬祖與平潭直接往來。
楊綏生說,時機上要等到平潭島北端向西連接內陸的海峽大橋完工通後車後,將來從馬祖第一站進入平潭,跟大陸連在一起,第二站是福州機場,再到福州市,然後往北、往南都通了。對馬祖而言,海運可以達成速度快、運量大的目標,從旅遊觀光來看,這是一個將來可能一個很重要的門戶。
楊綏生認為,台灣現在因為兩岸之間政治上還有一些疑慮,按照大陸的規劃是平潭與南寮對接,但如果馬祖與平潭直接往來,這對平潭進入台灣是絕對有幫忙的,平潭可以試著往馬祖那邊,馬祖可以用「小平潭」的概念來發展。
他解釋,平潭現在走的路,馬祖以前也曾經走過,地理位置相近,開發過程也相近,聚落房子也很像,在平潭有很多,但在馬祖可說是很珍貴的觀光資源,另外沙灘景觀也非常像,面臨的水資源問題也都一樣,文化遺跡部份,馬祖甚至還早了平潭1千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林克彬:
交通的途徑越多越好, 馬祖的遊客也希望來自四面八方,過去平潭的縣長也在莒光做過事, 回復雙方對峙前的態勢是時之所趨; 每每看到街上行人往來稀少, 那些非公教職業家庭,更無就業方案的百姓, 不知道要怎麼生活了? 馬祖百姓的苦, 非無效公共投資可解決, 許多的建設需要後續的維護經費, 經費不足或無法吸引人潮時, 自然任其荒廢...沒人沒生計,沒就業機會沒有人口的成長,沒有發言權, 沒有自主能力; 所以支持楊縣長在尋找活路的努力!
我們肯定楊縣長的努力,也希望馬祖的交通途徑越多越好。金門從金廈航線拓展到泉州航線,航班更多,選擇更多,可是馬祖如果連馬尾航線都已經減班,我們看不出更遠的平潭航線會有什麼利基,除了政府補貼以外,不會有民間客輪申請這條航線。
陳雪生縣長任內也曾經開拓馬祖--寧德航線,轟轟烈烈首航之後,就沒有下文。馬祖的資源有限、條件有限,我們可以天馬行空劃大餅,但最後還是要回歸務實面,爭取我們最有利、最可能的航線,那就是馬祖--黃岐航線,因為這條航線航程短、票價低、海象佳,種種條件都對馬祖非常有利,在黃岐航線尚未成功之前,我們沒有理由追求更遙遠的平潭航線,況且,馬祖與平潭的交流,不知道會帶給馬祖什麼好處?
三體快輪、博奕公投、平潭航線,楊縣長的確思考異於常人,他是一個天馬行空的理想家,而非務實踏實的政治家。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楊縣說:「馬祖的莒光距離平潭南端東澳港24.5海浬,高速船來行駛,如果是海峽號,半小時就可以到」◎
循楊縣的思維推論,今後馬祖老鄉們要去大陸福州一帶,是須「取道」莒光島後再啟航的…;若如此,則所有南北竿與東引的人,都得要乘坐小白船於海中先搖晃一陣子,待轉進到青帆港後,再搭上「海峽號」殺到平潭島?這種曲折之路,與現今的「直通」馬尾航線相較之下,有何便捷之處?會不會更折騰人?
想到對岸,要快捷便利舒適,何不爭取交通部和立榮航空聯手開闢「馬祖—福州」定期包機航線,從一天一班開始經營,爾後視客運量成長調增航班次,豈不比海路更省事?最初飛航馬祖的18人座的多尼爾228那一型飛機,似乎更適合這種約20分鐘不到的短程航線。
再說,若台灣諸多大企業或公司們,猶在觀望遲疑不敢「率意」挺進之際,咱小小馬祖「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境況下,又有何條件可以「身先士卒」一個勁兒往前衝?
楊縣的雄心壯志,向來遠大於過往的幾位主政者,充滿著許多理想性,欲意一展身手,替馬祖老鄉們謀福造福,值得肯定。只是,但有些事,非能力可及,咱們還是保守的好!不知縣老大您意下如何?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陳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