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蝦油工廠變身咖啡廳 老闆林以瑞記帳習慣留下珍貴史料 --閱讀人次 : 1486 昔年蝦油工廠變身為咖啡廳 驚喜發現另一段時間
林以瑞持之以恆記帳習慣 成為彌足珍貴史料
文/陳其敏 圖/林雨清提供
※東引瑞記蝦油創辦人林以瑞遺留下來的帳簿,隱現著時代的背景故事,讓後人有機會透過泛黃的史料,重新返回指認那個時代遺落的記憶。
從忠誠門登高而上,爬59層階梯就到樂華村4號。這間一層樓、長方形格局的民居,昔年是製造蝦油、米醋的地方。閒置荒廢了好長一段時間,這棟老房子在地方創生風潮引領下,近來搖身一變,成了賣咖啡、文創展演的休閒複合空間。整理老屋子的過程中,發現大量裝醋瓷瓶、標籤外,還意外翻找出十幾本老屋主林以瑞留下的帳簿。
鄉里人喊稱「嫩俤牳」的林以瑞,是樂華村4號原始屋主,生於清光緒29年(民國前9年),年齡比東湧燈塔還要大一歲的他,在民國17年時候,一個人自福建長樂潭頭沙堤遷居到東引。
根據東引鄉志記載:民國20年左右,與林欽利共同創立「瑞記蝦油廠」,並與林守瓞合夥經營大(糸孟)及麻纜船生意,上等漁獲運往大陸販售,中等魚類如帶魚等,醃製後銷往大陸,下雜魚蝦則製成蝦油,亦銷往大陸。期間,工廠也曾釀製老酒,後期並加入製醋行列。
貧窮、物質匱乏的時代,嫩俤牳是少數有讀過書,且能寫一手好看毛筆字的人。史料會說話,遺留下來的帳簿,雖然主要都是記載貨物進出、金錢來往事項,但是猶如日記式的恆常記錄,除了有日期、數字,還有地名、人名與漁業等相關的線索,密密麻麻的黑色字體裡,隱現著時代的背景故事,讓後人有機會透過泛黃的舊帳,重新返回指認那個時代遺落的記憶。
一點點細碎的發現都彌足珍貴!帳冊中一頁,首行「台灣裡流辦貨」六個大字後面,清楚條列「福州售香蕉」、「入黃金」、「入台糖」等貨物交易明細及其它費用支出。民國20、30幾年的時候,對居住在馬祖的人而言,台灣還是一個遙遠、陌生的地方,但是林以瑞的貨船已經開到台灣買香蕉、黃金、白糖,穿梭海上,進行多邊貿易。嫩俤牳是沙堤池頭人,「裡流」是不是池頭的諧音書寫,還有待進一步推敲。
嫩俤姆與林守瓞合夥這一段,帳冊裡也有引證。「守瓞糸孟艚耗帳」這一頁,詳實記錄修船的各項支出,鐵燈基、中桅一株、點心錢、花彩、桐油、鮝刀…,買了什東西,付了多少錢,清清楚楚。另外「37年冬置本..」這頁也出現有股東林守瓞名字。
不說不知道!校門口旁的「承春商店」,是古早版小七(便利商店),是許多人孩提歲月心之嚮往及長大後仍念念難忘的回憶。事實上,承春商號源自長樂潭頭,跟嫩俤牳是「自己人」,兩岸海路尚未斷絕前,嫩俤牳的麻纜穿梭在長樂-東引之間,潭頭承春林家是重要供應商之一,雙方生意往來密切,帳冊裡一筆一筆交易,讓原來只是口耳相傳的歷史,有了更清晰的輪廓。後來,承春這家店也來到了東引,最早是在林利寶老家(水井旁),12棟國宅建成,弟弟「鹽巴」林利善接手經營,開啟了另一個故事。
與東引直線距離僅有40幾公里的西洋島,與東引也頗有淵源,嫩俤牳詳實記載於民國40年12月19日搭林日是的船到西洋島賣魚,連買魚人的名字都記在上頭,可見雙方熟識的程度。哪時已是歲末年終,接近「祭灶」,所以帳簿上也出現「灶料」品項。
民國43年設置羅源縣政府(民國43年3月∼民國45年7月)於東湧(東引),嫩俤牳遺留下來的文件也呼應了這段特別時期。「羅源縣東湧島茹米貸借售名冊--民國43年農曆4月23日至11月20日」,除了見證時代背景,也留下老一輩鄉親名字。
瑞記老闆林以瑞離世40年後,蝦油廠這個空間轉身成為「鹹味島合作社」之際,也發現了過去的另一段時間。林以瑞留下的十幾本帳冊,連江縣文化處是如獲至寶,裝箱打包帶回進行數位化保存及研究解讀,希望從中發現更多的歷史細節與島嶼故事。
昔年蝦油工廠變身為咖啡廳 驚喜發現另一段時間
由陳翠玲發佈於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林以瑞持之以恆記帳習慣 成為彌足珍貴史料
文/陳其敏...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陳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