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金門人在廈門的台灣街上 --閱讀人次 : 3016
一個金門人,走在廈門的台灣街上,對兩岸的感受是特別深刻的。最近我一週總有三天時間人在廈門,每天都會走到台灣街上,它緊臨一個菜市場,附近有一個成衣批發市場,黃昏時開始有攤販陸續進來擺攤,把台灣街頭延伸成一個熱鬧的夜市。這條街周圍有許多餐廳、數家旅館、各式各樣的商店,在我的散步腳程內還可以輕鬆的走到兩座不同方向的公園,至於選擇那一座公園,我常隨心境而轉,但台灣街是一定會去逛一逛的。
可惜臺灣街名不符實,走在這條街上很難感受到它和臺灣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因為它一點台灣味也沒有,這條街主要是以賣建材為主。據說最早的臺灣街定位是要融合臺灣商品、購物、旅遊、民俗風情、商務等經營方向的,這條街被夢想架構為兩岸經貿文化旅遊交流合作的平臺,只是事與願違,沒有完成預定計畫,徒留一條街名而已。
我有時陪經營女裝店的友人來批貨,有時一個人去市場買東西,夜裡也會閒逛到夜市,在熱鬧滾滾的人潮裡,一個金門人走在廈門的台灣街上,可以細細觀察廈門這座城市的特色。每次打的(計程車)一報這條街名,司機都會敏感的談起台灣話題,問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然後常常話題一轉,談起台灣街的興起,那過程自然少不了一些故事,雖然不到傳奇的玄奇層次,但總也有一些傳說,這兩岸的吸引力讓我認識了一些新朋友。
其中一個是新疆女人,她在台灣街頭賣核桃,她的一輛板車上擺堆滿了核桃,一邊賣一邊用一個特製的鉗子夾剝核桃,技術很好,不會把核桃弄破。我買了一些剝好的,新鮮的感覺中有一股淡淡的澀味,十分耐咀嚼回味。我們站在台灣街頭聊起如何配套行銷金門特產的計畫,這是繼廈門商展之後我嘗試運轉的一個新方向,包括友人想把經營才一個月的女裝店轉型來賣金門特產。我也協助她先行試銷,第一批貨源是之前廈門商展後未撤走的一批特產品。
賣核桃的新疆女人在廈門之所以能立足、有其生存空間,乃因有少數民族優惠政策在支持,我從那新疆女人賣核桃的神態感受到一股特別的氣息,她不用戒備的躲員警,也不會以壓迫人的熱絡急促來銷售她的商品,她流露的是一種自在淡定的氣息,行人在她眼裡就像是一粒一粒的沙塵,隨緣而聚。所以我未經她同意便自在的吃著她剝好的核桃,因為我心裡存在著一片大漠風光。如果我走在大漠裡,不過也就是一粒沙塵或者一粒核桃而已。
所以儘管不諳市場商機規則,也不知那少數民族優惠政策法則的通融性如何,但可以把家鄉特產擺放到新疆女人的板車上和核桃一起銷售,也是一件有創意的事,更何況那新疆女人的眉宇流露一種豪爽的大漠風情,所以深刻的輪廓更顯得美麗。
一個金門人走在廈門的台灣街上,我不時會巧遇一些驚奇,也許當外地人品嚐金門的美食特產品時,也會讚美那唇舌間締造的驚奇美味吧。但真正吸引我與他們配套的主因,乃是一種島嶼的對接心態,因為廈門一條虛有其名的台灣街,在某種意義上很像金門的小三通位置,我們真的不知自己「通」了什麼,未來又將會產生更多什麼「不通」的難題。只能一步一步嘗試著超越,走在廈門的台灣街上。
���������
歡迎光臨
個人網站:《歐陽柏燕詩文隧道》
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ouyangpy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