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背一首發光的詩回家 --閱讀人次 : 1390 近日我每天盯著電腦,從數十個檔案匣中搜尋適合排版的照片,我第一個嘗試的版面構圖是彭佳嶼燈塔。不久前才完成「彭佳嶼的過去與未來」一書的阮股長,答應提供他所拍的全國燈塔照片。我們相約在捷運出口碰面拿照片,這日阮股長剛完成台灣滇緬公路、力行產業道路53公里崎嶇道路的長騎。摩托車騎了近四小時,宿願得償的他,穿著一件有許多魚兒的T恤,我想他心裡有大海洋,陸上亦可行舟。在產業道路上,他的座騎綁著一面綠、黃色的旗子,那是海關的代表顏色,在清晨的微風中,榮譽騎士旗隨風飄揚,一路陪伴他前進。
即將出版的燈塔首部曲,有阮股長熱忱支持照片,版面變得十分豐美,我常常盯著照片,神遊讓我著迷的燈塔,深深感覺它交會天、地、人的光芒。「背一座燈塔回家」我日也背、夜也背,有時感覺越背越重,有時越背越輕,輕得讓我飄飄然飛起來,那在秋冬季節接口處盛開的花兒,變成我心底的笑,它誘發我寫詩的慾望。因此第二部曲我計畫為燈塔寫詩,同時延伸三部曲的一本文集。這構思計畫獲得出版社支持,因此我更放心衝刺眼前的首部曲。
有一天深夜去游泳,我發現自己閉著眼睛在游,因為燈塔日也背、夜也背,處在過勞狀態的我,很自然的變成一條魚,悠遊得忘記岸上的人生。為了節省下時間用來趕稿,我每日煮一大鍋綜合湯,食材佐料在雞肉、排骨、白蘿蔔、紅蘿蔔、青木瓜、黑木耳、竹筍、洋蔥、乾魷魚、小蝦皮等之間轉換,一鍋綜合湯搭配烤土司,連吃好長一段時日,節約下來的時間,全都奉獻給燈塔。
我在眾多檔案中篩選適合的照片,它們連結到我訪談過的燈塔人,他們的人生經歷連結身心靈的波動,又延伸出更多心情故事。「背一座燈塔回家」一書因此用到三百多張照片。挑照片時我繞著全國三十五座燈塔轉,編織一張發光的大網,把每一座燈塔擺放到心靈版圖上,繼續擴大書寫範疇。有時故事越挖越深,變成一個一個大大小小的洞,為了寫出我想要的詩意美感,我奮力往洞裡跳,跳得心甘情願,一點也不後悔。
我想起到富貴角燈塔拍照這日,許多遊客坐在燈塔圍牆上看海,一邊望著黑白平行相間條紋的燈塔說,如果燈塔是彩色的,不是更漂亮嗎?為什麼要選擇黑白色呢?遊客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不停,我忍不住與他們分享說,黑白條紋是為了達到「領航」的效果,因為起霧的海域,船隻無法看清塔光芒,白色塔身也會隱逸不見。
趕寫燈塔稿、同時趕拍燈塔,我發現一天安排拍攝兩座燈塔,再怎麼「就近」選擇,總還是一段遙遠的路。趕啊趕,拍完一座藍天碧海依傍的燈塔美景,汲汲趕去另一座燈塔補捉天光,再趕回迎接前一座燈塔的「點燈」,離開時荒野的路一片漆黑,只能用手電筒照路。因為有這經驗,寫到燈塔守的心路歷程時,我心充滿相知的情愫,寫詩的慾望也更濃了。
我不知道別人怎樣看燈塔、寫燈塔,我也沒特別構思該怎樣寫燈塔,而是直接走向燈塔,聽它說故事,也聽燈塔人說故事,然後我學習用燈塔的眼睛看世界,看進燈塔守的心靈,看進每一張照片的深處。我想寫的詩,就在那裡。自成一個天地的燈塔,也是一座孤獨國,有它獨特的美麗與哀愁。面對天地無需說孤寂,燈塔人了解這情境,因此懂得如何開啟自己。
面對燈塔題材創作,我從陌生走向熟悉,由緊張漸趨安定。下一步創作路該怎麼走,已不是我個人的選擇,而是一股海潮、一道燈塔光芒,把我推向另一座島與另一座燈塔。當園區湧進一波又一波的人潮,遊客面對美麗的山海、燈塔,也許會想把一座燈塔背回家。若問燈塔人,他底前路是怎樣走過來的,可說與不可說,那開在波濤上的浪花,即使不靠近去聞香,燈塔人依舊明白,自己心裡住著誰?面對清風、明月、藍天、碧海,我真心希望燈塔可以變成一首詩,讓人輕鬆背回家。
歡迎光臨《歐陽柏燕詩文隧道》
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ouyangpy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