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有關蔡富澧《碧海連江》馬祖詩集 --閱讀人次 : 3881 ※感謝青年副刊 106.3.11 惠予 刊登
一日,莫大帶著蔡富澧老師來「海老屋」,當下我不識他是位詩人,也沒料到,他為馬祖寫下500行長詩與50首短詩。這年餘來,莫大與育琳成為我另類家人,他們不寫詩,但他們常常觸及人與自然的關懷,具足感性、機智、坦誠和樂於觀察日常細微,滋養出有別軍旅的生命形貌,飛翔出時有風雨時有歌的生活詩,讓我在現實與夢想中,偶有,撐起了浮生半日的快意。於是莫大與育琳帶友人來「海老屋」純屬家常,我便不會特別關心,倒是我認得軍人身影中,來客有一股儒雅的文人氣質。
當天,我們打開話匣,從詩人,從詩開始說起,一如當下,我打開《碧海連江》書的第八十一頁。詩人說:「雲請進來/喝茶,海被邀來/陪客,風是隨興的/ /古老的巷弄闃寂/主人興起橫著一根綠竹/吹奏翰墨濡染的/煙雨 /揮灑一帖觀自在的心經//。」
這首〈雲記書齋〉的詩,作者是以虛實交錯的手法,輕巧描寫芹壁村陳紫開老師經營「雲記書齋」的無為自在。但我讀來,作者觀照的不正是自己的心嗎?詩與禪合體著詩與修行者的人生態度,詩如其人,人如其詩,恰是如此。
詩人的多情,想必一樣不掩柴門,熱情揚溢裱在詩裡行間。例如「佐著鹹鹹的海風/我們餐著無邊夜色/ /一口一口咀嚼著/十五二十時的青春往事/ /早就抖落滿身的征塵/換得一身布衣/當年同一寢室各占一席/今夜我是客來你是主//」〈濤聲海風佐夜談〉。在島上遇見故友德雄,詩人豈肯罷手,於是他又寫下〈夜宿芹壁愛情海〉、〈離開,捨不得〉二首詩。
「要離開了!捨不得 /張開窗外薄薄的濤聲/把美麗的龜島打包/用小小的浪花標記/拉條長長的海岸線綑綁/還有一些空間/就把一色碧藍的水天/之中的大坵高登塞進去/當所有的東西都寫上/芹壁,才發現/最珍貴的記憶竟然/大到沒地方塞得下/只有存在腦海中// 。」〈離開,捨不得〉
這樣以景抒情,直接而溫暖,不經意也透露出詩人在芹壁的夜,如何忍受自己的訕笑,在窗櫺下向大海討索聽、視、嗅的畫面。
不僅如此,詩人以自然動靜,寫景寫得活靈活現,寫人物寫得有滋有味。在〈鐵堡雄風依舊在〉他說:「/ /一伸腿,腳下踏遍大海洶湧/抬望眼,望穿家園深處/ /軍服和緊繃的琴弦/日子在崗哨和清槍之間/游移,鷹的眼神/ /如果不是戰火逼迫 /今生只當行腳過往的/旅人,/ /」。
在〈一線,以觀天〉中「一線之外,天是什麼?/山壁從天而降/潮聲自海面洶湧/沒有斧斤砍斲的鑿痕/也沒有天打雷劈的詛咒/究竟,是誰下的手/裂開的這條縫,莫非/就是天意」。「從半山走下來,瘦瘦高高的美男子/委身源生號作購青//細草還能沾點露,陳忠平//劉水歌林義和阿楻,串成命運的鎖鍊/在閩江口海域縱橫揚波……//」〈陳忠平與海盜屋〉作者在《碧海連江》詩作中,無論是寫人寫景,在文字使用上,不以濃妝句子取勝,而以誠懇準確的語言和內涵付予每首詩的獨立生命體。
詩人獻給馬祖的500長詩,基本上以故事的敘述為底色,若就詩的縱貫書寫來觀察,整首詩分為史詩、海洋、典故、傷痕、人物、信仰、終章七個繩索交結,束口成一篇長詩。整首詩分別從遠觀、中觀、近景、跳出四個層次,交叉重疊、相互支援運用,讓人讀來,彷若在歷史長河中,有了歷歷在目的臨即感,即有苦澀的笑聲,也有荒謬與真實相依感,更有噗吱噗吱的驚嘆聲。
詩,不就是讓讀者能從中感覺到什麼嗎?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