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東引島上的羅源縣政府 --閱讀人次 : 7634
國之北疆的東引島,面積小、人口少,但是,可別小看這個小島,你可知,在充滿變數的動盪年代,它曾有一段輝煌的區級或縣級行政組織史,它曾是東湧區公所所在地,也曾是羅源縣政府的駐所呢!
回顧民國四十二年八月,馬祖撤銷「行政公署」,改制為「閩東北行署」,恢復設置連江縣政府於南竿、同年九月、長樂縣政府設於白肯島(今莒光),次年設置羅源縣政府(民國四十三年三月∼民國四十五年七月)於東湧(今東引)本島,並派陳逸民為羅源縣長、陳光金為主任秘書。陳逸民人稱「安凱民」,大陸連江安凱人。他在人口相對稀少,物質相對匱乏,社會形態相對落後的袖珍島嶼,如何運作體現輝煌政績呢?
袖珍縣府 組織健全
大陸棄守前,這兒仍稱東湧島,「東湧」一詞最早見於史書是萬曆十年,有倭寇出沒於此,足見東湧一詞用了數百年,羅源縣政府是國民政府遷台後才設置的,它轄一鄉(東湧鄉)、二村(中柳和羅拔《後改樂華》)、十二鄰,戶數計一百二十戶,五百零八人(男三百五十八口、女一百五十口)。至此原在長樂縣時期,管轄的東湧鄉(鄉長陳家錞)正式升格為羅源縣政府。
縣政組織除縣長外,設主任秘書,下設秘書組,綜理文書、總務二股業務,另置三科室,第一科置民政、文教、戶籍三股,二科置財糧、經建二股,三科置組訓、警務二股,羅源縣之下又設東湧鄉公所,置正、副鄉長、指導員、政經、軍事、戶籍三幹事及雇員各一人,村置村長及指導員,指導員長駐辨公,縣基層組織麻雀雖小,也稱健全。
這期間,有一位署名立礎的聯合報記者,他與大陸救濟總署專員一行八人,乘海軍旗艦,作「中途島」之行,後撰文《東湧島之行》一文,記述:「馬祖列島外圍最後一個衛星島,為福建省羅源縣政府所在地的東湧島,為閩海前哨,駐軍稱此為『中途島』,燈塔聳立巉岩波濤中。
縣政府在村首,縣長室於民房樓上,樓下滿堆農具,縣長寢室兼辦公室,一榻一桌,四壁蕭條,擺設簡單,既無圖表,鮮見書籍,室內側有一火油爐,工役即於此煮水待客。這就是當年羅源縣府最佳寫實。
縣府設置後,的確是百廢待舉,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清查戶籍,普遍核發國民身分證,編制門牌,設置戶籍登記簿,因處戰地,並定期舉行戶口總檢查。辦理五戶聯保及口卡管理,務使村無漏戶,組織嚴密。行政經費,以地方稅挹注,縣府也執行稽稅業務,有行商、住商營業稅和屠宰稅,收入支出尚屬平衡。
由於設縣孤懸海外,交通困難,教育落後,文盲特多,為激發民智,提昇文化水準,利用夜間和空閒時間,設成人和婦女各一班的識字班,同時縣內設東湧國民學校一所,分幼稚班及初級班,校長由林英(時年二十六歲,福建長樂人)擔任,專任教師一員,兼任教師三員,幼稚班(男十五人、女九人)計二十四名學生,初級班(男三十九人、女二十四人)計六十三名學生。
自給自足 克難求生
羅源縣東湧島上的居民,多來自長樂縣沿海,以捕魚為業,計有漁民一百五十九人,這兒是閩海大漁場,漁產量極豐,一年四季均有漁汛,運銷內地是島民唯一生活來源,尤其春夏之交,以黃魚為大宗,但自沿海港口封鎖後,交通梗阻,漁具缺乏,縣府成立後,為增產漁業,協助造船,籌建舢舨及動力漁船,以應漁民迫切需要,縣府也由行署統籌,兩次放領漁貸,當時縣內有網艚二艘(捕蝦皮)、繒艚十三艘、釣船九艘、舢舨釣八艘,全縣捕雜魚或截(螃蟹)網具一百八十四張、繒三十一張、白力網四十一張。
黃瓜魚漁汛期為九月至次年四月,此地此時年產量五百擔(一擔為一百市斤),帶魚產期在九月至十二月,年產量一千四百擔,其他鯷仔約六百擔,丁香魚二十擔,鰻魚三百擔,蝦皮三千二百六十擔,雜魚和截三百擔,海蜇及墨魚等二千五百擔。
羅源縣所轄的東湧島,全縣有蘇廣雜貨三家,其他多係零星攤販。農業常受風災影響,況且田地甚少,地質不良,僅適種低莖作物,農作物以蕃薯為主,其產量僅可供全島八個月食用,農村副業搭配蔬菜、家畜,全縣畜牧業,以民國四十四年統計,計有豬隻八十七頭,羊一百八十七頭,牛七頭(雞鴨不計),再配合魚產勉強供全縣全島居民。
曾如立礎記者寫的:「我曾在縣府所在地的村落躑躅,但見石牆平瓦,依山而築,民房倒算整齊,家戶掛著曬乾的黃花魚,這裡男人多下海捕漁,婦女不懂國語,地瓜米為主食,不敷仍需仰賴台灣省的供給和救濟,這裡不時人民有斷炊之苦,有時一月一次的補給船隻不到,連軍隊也有斷糧之慮。東湧所急需的為衣服、食物、藥品、而他們所希望的,則為漁船魚網、水利及肥料和新的捕魚技術,開闢漁區和魚市場。」
這篇報導道盡了東湧島上羅源縣民的切身之需求,然而,時也,運也,在兩岸隔離後的孤島,升格為縣府所在地,又能改變些什麼?
早在抗戰時期,此間種煙製鴉片,遺禍甚深,縣府成立後,嚴厲查禁,根絕種煙,嚴禁運藏售吸,縣府也製發標語,廣事宣傳,全縣自動登記施戒煙民和煙癮嫌疑者也有十數人,因無戒煙及檢驗設備,也委由台灣基隆衛生院所調驗,限期斷癮。
民國四十四年七月一日,「閩東北行署」又改制為「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時羅源全縣有十四鄰一百五十六戶,六百四十七人(男三百八十二口、女二百六十五口),這期間,學校學級數增為六班,教職員數男四人、女一人,學生數上學期七十二人(男四十四人、女二十八人),下學期則增為一百零二人(男五十九人、女四十三人)。
軍政一元 穩坐北疆
羅源縣政雖袖珍、迷你,乃是軍政一元領導,地處海之屏障,又逢軍事多事之秋的年代,是兵家必爭之地,重要大事中,軍事新聞多於地方新聞,摘錄如下:四十三年四月,接受海軍總司令部建議,漁船不能西行往大陸近海岸捕魚,於是東湧橫山漁場成了兩岸漁船捕撈區。
五月十四日夜,大陸黃岐漁船在橫山海域,受暴風吹襲,吹沉七艘,溺死漁民三十四人,這個傷痛,東湧守軍和縣府是渾然不知。
九月二十九日,中共欲解放東湧列島,設立東湧鄉人民政府,任命陳恆義為東湧鄉長,這個派令也未達東湧,只是一方的姿態而已。
十二月下旬,在東湧橫山海域作業的大陸黃岐漁船,被巡弋的我海軍艦艇抓走二十艘,船長和船員被送往台灣。
四十四年二月五日,國防部第二廳參謀研究東湧防務,針對全縣守備、兵力、防衛設施作建言,時全民有民兵四十二人、游擊隊一一八縱隊十七人,該隊屬福建總隊為發展的部隊,另有空軍情報電台十二人,而馬祖派駐該電台的有七人。
二月十八日,太湖艦由艦長曾耀華率領,在東湧島北與共軍運補艦團遭遇,發生戰役,士兵林淵嵩、胡嗚生二員殉職。
三月二十二日,蔣中正總統堅絕表示金馬絕不撤守。
三月二十四日,派上校團長顏珍珠兼東湧守備隊長,而此時美國華盛頓官方傳出說:中共將於四月十五日左右進攻馬祖和東湧外島。
四月二十八日,美國海軍退休上將柯克及第七艦隊司令蒲賴德中將抵此間訪問,參觀工事及實彈演習。午後,空軍機群飛抵此間,對停泊東湧對岸三都澳,三沙灣一帶中共登陸艇進行攻擊。
五月,島內官兵簽約宣誓「成功成仁,確保東湧」。
五月十六日,空軍螺旋槳機兩架,又在三都澳上空與共軍米格噴射機四架發生遭遇戰。
六月,信陽艦巡弋東湧海域,值更官姜繼雲發現中共魚雷快艦接近,全艦備戰。
六月二十九日,聯智艦(弦號271)在東湧北方北礵島外緝獲共軍機帆船一艘。
七月四日下午五時十五分,在東湧北雙峰島(西洋島)上空發生國共雙方戰機激戰。
八月二十九日,加強東湧島防禦,美軍顧問團海軍組與本防區研擬防禦性佈雷計畫。
九月二十日,東湧守備部隊出擊登陸浪島(後改亮島),所見盡是斷垣殘壁,該島此時已為國軍武力控制。
十月一日,由大陳撤退澎湖漁翁島整訓的部隊,奉調東湧,為救國軍第一總隊,由夏季屏將軍任總隊長。
十月二十七日,巡弋東湧的空軍飛機一架,在本區附近炸死大陸黃岐高塘在此海域作業的漁民何依上一人,傷一人。
十二月,東湧劃歸海軍總部指揮,成立東湧守備區。
十二月二十八日,海上突擊隊在大礁島(東湧與浪島間)捕獲潛伏島上的共軍五人,並押回審訊。
四十五年一月,中柳村發生火災,此間召開救濟會議,決向台灣請求捐款。
二月,國防部參謀總長羅友倫將軍蒞臨東湧視察,旋即核定增強工事,並增撥防衛武器。
三月,陳佑民少將任東引救國軍第二總隊總隊長。
四月十八日,永勝、昌江、資江三艦由東引啟錨,前往浪島,發現四千六百碼處有兩目標,三艦同時發砲攻擊。
七月五日,陸軍總司令黃杰將軍等抵東湧巡視防務,並至軍醫院慰問傷患官兵。
七月十六日,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撤銷羅源縣政府,由連江縣政府「代管」,從此改設「東引鄉」即今,短暫的羅源縣政劃下句號。
已有 9 位網友鼓勵
維基百科
武漢行營學生混成隊警衛
(1929年1月-1929年12月)
陸軍教導第一師排長
(1929年12月-1930年9月)
浙江保育安隊排長
(1930年9月-1930年12月)
陸軍教導第二師排長
(1930年12月-1931年1月)
陸軍第四師排長
(1931年1月-)
陸軍第四師(代理)連長
(1931年1月-)
軍事委員會交通研究所區隊長
(1934年2月-1934年6月)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生調查科股員
(1934年6月-1935年5月)
訓練總監部軍事教育隊科員
(1935年5月-)
陸軍軍官學校(第四任)校長
(1949年8月-1954年8月)
憲兵司令部(第五任)司令
(1954年9月-1955年9月)
國防部參謀次長
(1955年9月-1957年4月)
海軍陸戰隊司令
(1957年4月-1961年1月)
國防部副參謀總長
(1961年1月-1961年7月)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譚遠雄 wrote:
林老師文中45年2月,羅友倫將軍視察東引時,職務應該不是參謀總長,請再查證一下。我61年上尉時,到國防部被表楊時,羅友倫當時才任國防部總政戰部二級上將主任。
譚兄所言正確,記性真好.
羅友倫將軍
(1955年9月-1957年4月)任職國防部參謀次長
(1969年1月-1975年4月)總政治作戰部主任
參謀次長非參謀總長
差一字 , 爬階要多爬10餘年.
參謀次長是國防部參謀總長的參謀官 ,首席幕僚.
(羅將軍當年任職參謀次長時,只是不知道是屬於聯一 聯二 聯三 或聯四其中哪一聯次的次長?)
國防部參謀次長是中將階(二顆星) , 國防部參謀總長則是一級上將(四顆星).
羅友輪將軍從民國45年擔任國防部參謀本部的參謀次長爬階晉昇到民國64年總政戰部主任(二級上將-三顆星)這個位置屆滿,中間需經過10餘年軍中歷練,也剛好吻合以上所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E%85%E5%8F%8B%E5%80%AB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