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軍郵時代 --閱讀人次 : 9508 軍郵就是「軍事郵遞」的簡稱,是在備戰或作戰期間,為適應戰地環境,便利軍事單位及官兵通信而特予組織的郵遞通信設施。為確保軍事行動的機密性,軍事郵件是不書寫軍隊的番號,而以「特種信箱」編號代之,憑信箱號碼,即可遞送到達,例如:馬祖南竿9025附6號信箱即是。
民國40年,郵局訂頒了「軍郵詩」,歌詞是這樣寫的:
「聽吧!反攻的號角在響。看吧!大陸的河山在望。三軍將士,勇敢上戰場,軍郵健兒,冒險犯難服務在前方;傳遞軍訊,加強部隊力量;寄信匯款,溝通前線後方。為國家盡天職,為事業效忠良,為郵政爭榮光。」何等慷慨激昂、植入軍心。
一、發展沿革
民國38年秋,首批正規軍隊奉命進駐馬祖,就有臨時郵局隨軍來本區服務。
民國39年5月,總政治部設交通總站,在本區設支站,辦理本區信件、書刊、報紙及慰勞品之傳遞與回遞工作。
民國44年5月5日,成立「馬祖島郵局」,辦理信件、掛號、包裹等業務。
民國45年11月2日,在馬祖南竿山隴成立「第二軍郵局」,屬基地軍郵局,行政上受國防部軍郵處指揮,歸馬祖指揮部督導,但在業務與執行上,仍照「郵政法規」辦理,他們一方面擔任軍郵之傳遞,另一方面又負責民郵的雙重任務,每個軍郵局的工作人員,都是國防部軍郵幹訓班的郵政人員及軍人的雙重身份,也聘雇地區青年,他們都敬業於本身職務。
民國46年元月22日,第二軍郵局轄有兩個派出所,即西犬(西莒)為第三派出所,北竿為第四派出所,另分別在福澳、馬祖、鐵板、東犬(東莒)設軍郵代辦所,而在高登、牛角、珠螺、山隴、成功山、四維、中興嶺、815醫院(原804醫院即陸軍醫院)和指揮部福利處設郵票和明信片代售處,並設置信件投遞信箱,之後在成功亭、中正亭設有郵箱,未幾還在西尾、津沙增設兩個代售處。
民國46年2月21日,第二軍郵局開辦定額匯票及郵政禮券業務,與台、澎各郵局通匯,同時代售愛國獎券。
民國46年9月,西犬(西莒)成立「軍郵三所」(60年代該所門外書寫著「效忠領袖,服務三軍」紅墨跡)。
民國46年10月4日,在東引成立「軍郵五所」(55隨軍軍郵局)。
民國47年3月18日,在北竿成立「軍郵四所」(54隨軍軍郵局)。
民國48年5月24日,東犬軍郵代辦所改「軍郵六所」。
民國49年2月11日,馬祖村郵局正式營業。
民國49年6月17日,高登成立「軍郵七所」,該所這一年計遞送平信10萬多件,印刷品4千多件,輸出平信11萬多件,印刷品2千多件。
民國50年12月1日,於雲台山成立「軍郵十三所」。
民國52年6月1日,在馬祖港管站左側馬祖澳軍郵局動工興建,佔地僅十多平方公尺。
民國57年7月27日,北竿郵局重建的新廈營業廳落成。
民國60年12月21日,開辦存簿儲金、匯兌、劃撥、軍人儲蓄券等業務,並使用匯款卡規定。
民國61年9月17日,西引島成立「軍郵十五所」。
民國64年1月14日,南竿軍郵局新廈落成,該棟位在原社教館斜對面的二層樓房,由防衛部通信部隊承建,後由工指部官兵續建,花了180餘萬元,馬祖軍郵局新廈內部設施包括櫃台、信件處理場、倉庫、員工宿舍、廚房等。
民國69年6月,西莒軍郵局在青帆村村公所旁新建二層樓房。
民國70年1月19日,聯勤馬祖57收支組在北竿、莒光設通匯處,兼辦民間存款及匯兌業務(含電匯、入戶信匯、票匯)。
民國75年,開辦國際函件。
民國80年8月10日起,開辦傳真郵件。
民國81年11月4日,配合台馬光纖海底電纜的完成,辦理通匯連線作業。
民國82年,增加郵政保險業務。
民國83年,馬祖各島郵政連線,這年8月27日,開辦航空快捷郵件,也開啟了自動提款機提款業務。
民國96年元月,馬祖郵局改為普郵兼辦軍郵業務,並統籌北竿、莒光、東引人員休假調度等,行政程序仍歸台北郵局總管。
二、工作憶往
處在戰地時代,「一封信箋千萬情」,萬里飛鴻,道不盡的關懷,訴不盡的情意,當台灣補給船艦一到,馬港或者是福澳港的陸軍船舶部隊幫忙轉運,港勤部隊幫忙裝卸,集運場車輛支援。尤其地區軍民知道船要來的前一天,郵局生意特別好,寄信的人特別多,常造成綠衣使者處理的困擾,他們真怕欲速則不達,年關將近時,耶誕卡和賀年卡、信件、包裹如潮湧來,超過平日數倍之多,郵局人員經常累到倒在信堆上小憇,真是「需知手中信,封封皆辛苦」。縱使是每年郵政節(03.20),他們沒有舉辦任何慶祝活動,仍照常工作,有時為了台馬交通船,因颱風或風浪等因素,相隔很久,積壓的郵件很多,他們都得漏夜加班趕工到凌晨,有的包裹偷夾信件,有的印刷品只貼一元郵票「欠資」事件,有些寄件人地址或姓名寫錯,無法投遞,被稱為「無著郵件」,馬祖列島雖是小地方,每月有時也多達百餘件,只得公告一個月待領。
軍郵局的業務除了信件和包裹的寄遞外,還辦理小額匯兌,每月駐軍或公教機關關餉之時,是匯兌部門最忙碌的時候。每班(航次)船總要帶來萬餘信件和包裹,從搬運、歸類、登記到分發,又要處理寄出的無數信件,一來一往間,軍郵人員很難有輕鬆的時間。
冬季強風,海浪顛簸,小駁船須靠大船駁運由台灣運來的郵件,再將地區寄出的郵件,運到碼頭,接運到大船上擺放好,工作人員往往要「廢寢忘餐」的加班,他們都知道「逢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守軍和居民引頸企盼「家書」、「情書」的心情,他們工作辛勤,也常因某種誤會,而遭指責,例如:每人每月寄蝦皮或匯款有限額規定,不能逾額,常遭顧客責被,認為是郵局人員自設的規定,而遭非議。
還有因貨幣流動受到管制,「限馬祖通用」的紙幣不得攜帶出境,也不能在台灣流通使用,60年代馬祖人開始在台購屋置產,或就學急需匯款,無奈戰地政務實施限額匯款制度,民眾憑「匯款卡」,每人每月只能匯1萬元,造成民眾相當不便。70年代初期,經濟不景氣,漁獲減產,地區倒會事件增加,軍郵局存款是地區公教民眾的最愛,軍郵局「存薄儲金」等於是每一個家庭的「保險櫃」、「臨時戶頭」,71年存薄儲金的金額近8000多萬,72年最高達1.6億,這年的開戶軍民數也多達1.3萬戶,該業務軍郵員工付出太多心力,而70年代後期,因走私大陸香茹、酒類,「包裹郵檢」也是軍郵一大特色。
三、榮耀綠衣人
早年軍郵局聘雇的一批地區青年郵務士,他們服務郵局敬業樂業,有的終身奉獻郵務,成了軍郵老兵,值得嘉許,他們的芳名:南竿有陳金利、林伙玉、陳書新、王天官、陳龍珠、陳印科、姜定豪、陳依明;北竿徐美光、徐美輝、王釵俤、王振芳,陳建祿;西莒曹錦錦、劉春菊、劉德明;東莒劉清官;東引陳德凱(曾於58年12月寒冬,在激流大海中,下海奮勇撿拾郵包,義勇感動軍民)、陳南生。
四、與馬祖相關的郵票
馬祖雖蕞爾小島,但島嶼因戰事或島上景物,數次被郵政總局採納為郵票圖案,方寸小框,馳騁世界各角落,這也是馬祖的光榮,已知郵政總局為馬祖發行了下列相關的郵票:
第一套郵票於民國48年9月3日,發行「保衛金馬」郵票,全套四種面值(四角、一元四角、二元及三元,其中有二種顯示金門和馬祖列島的地理位置。)
第二套郵票於民國70年4月4日,發行兒童畫郵票「五年後馬祖」。
第三套郵票於民國74年1月23日,發行「金馬風光」郵票,一組4枚,內有面額10元的馬祖「東莒燈塔」和面額8元的「勝利水庫」。
第四套郵票於民國78年8月16日,發行「台灣沿海燈塔」為主題,內有面值4.5元的「東引島燈塔」。
第五套郵票於民國90年1月1日,發行「小三通首航」紀念郵票一組2枚。
第六套郵票於民國91年5月15日,發行「黑嘴端鳳頭燕鷗」郵票專冊。
第七套郵票於民國93年7月1日,發行馬祖國家風景郵票專冊(內有東莒福正村),一套4枚,另發行東引燈塔風景明信片、首日戳等。
而隨著軍郵的裁撤,民間蒐集馬祖軍郵戳,也曾成了集郵家的最愛。《馬祖兵事補遺》
馬祖軍郵局
馬祖軍郵局
馬祖軍郵局
已有 9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