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美軍在馬祖-西方公司與美軍顧問組 --閱讀人次 : 11325 一、西方公司
民國三十九年六月,韓戰爆發後,美國在臺北設立了一個經營船務為業的「西方公司」(Western Enter-Pvises,Lnc),好像這機構是中情局(CIA)的化身,或CIA的周邊,相當神秘,屬民間機構。該公司有自己的飛機與輪船,頻頻出入台灣與各游擊隊基地,且無需通關查驗。業務旨在花錢買情報,提供給美國,猶如「代理戰爭」。
當時白肯(西莒)島成為突擊大陸的基地,也是反攻大陸的跳板,蔣中正總統就責成國防部大陸工作處處長鄭介民負責跟西方公司的聯繫配合,例行的行政雜物協調,由有「西方公司」保姆之稱的蔣夫人宋美齡出面協助處理。CIA幕後主導和策動,並助游擊隊訓練和裝備,美方的聯絡人是里基特,而實際業務推展是二次大戰中的情報老手,包括中美合作所SACO及QSS的成員,和退役的飛虎將軍陳納德負責,他希望把抗共的決心和生意結合在一起,達到牽制中共在韓戰戰場上的軍力。
西方公司的簡稱為WEI,直屬於CIA內的政策協調處(OPC),在西莒執勤全盛時駐有十七、八人之多,常駐的美國人先後有蒙哥馬利(Philip T. Montgomery)、柯遇可(Michael D. Coe)、詹姆士(Campbell R. James)、阿樂伯(Frank Holober)等,而該公司在臺灣的總部則設在臺北市中山北路,靠近圓山飯店。
游擊總隊的裝備由西方公司提供,有美製湯姆式衝鋒槍和無後座力砲,幾艘機帆船和一艘鐵殼船。游擊隊在西莒的青帆半山腰(原山海一家)替西方公司的美籍顧問蓋了一間鋼筋水泥的招待所,內有新式的抽水馬桶設備,食品和裝備就由另一家東方公司負責運送。這批西方公司招募的游擊顧問,在二次大戰期間都有豐富的兩棲作戰經驗,有些還參加過諾曼地登陸戰,他們幫白犬游擊隊訓練,包括游擊戰術、爆破、密碼解譯、傘兵訓練、心戰等。
西方公司在白犬活動多少代表美國對政府的承諾,但西方公司的人員一直保持低姿態,持續維持非官方的色彩,這批潛藏在游擊隊裡的幽靈人口,他們包租水上飛機,定期飛外島從事運補工作。他們經常穿著國軍的制服,頭戴青天白日的軍帽,若非他們的長相與輪廓,還真不易看出是外國人。
游擊隊每次登陸活動,每個隊員在地區長官的默許下,允許在村內雜貨店賒賬消費,西莒島也作起台灣的轉口貿易,連當時臺北還不是常見的生活消費品,像日本味精、玻璃絲襪,還有黑貓、金片、金圈等名牌香菸,游擊隊本身也沾點光,一時西莒島還有「小香港」之稱。
白犬島的西方公司連絡站,在浙江大陳島撤退後,仍然繼續,有一次西方公司提供電台等通訊器材,準備請突擊隊搶灘對岸建立通訊據點,結果損失相當慘重,十幾人進入大陸,只有幾個人安返,其餘失去聯絡。而美國人對游擊隊功能和角色,與政府認定不同,老美只想利用西方公司的業務蒐集大量中國大陸的軍情,而台灣方面是想透過這類不斷的突擊行動,達成對主權的宣示。
有一次攔截到從香港出發,去大陸的英國一千二百噸貨輪叫「海立抗」(The Helikon)的貨船,島上的柯邁可派翻譯郭立墨去和英籍船長談話,套取情報,沒想到郭鬥不過英籍船長,洩了「西方公司」的底;英國船長回到香港後,把白犬島上美國人的姓名及身分都揭露了,使老美大失面子,更嚴重的後果是香港英國當局不准「西方公司」的人去香港度假。
國防部大陸工作處發現這批突擊隊行動並不突出,開始由台灣調一縱隊人馬進駐混編,收編了王調勳和林蔭的閩北游擊總隊,改組為福建救國軍,之後不再以突擊活動為主,改以配合空中和海上的情報偵察活動,駐守西莒的西方公司撤離,但是對這批駐守閩江口海島,並細心經營,使得國府後來決定留駐馬祖,對後來堅守馬祖的形勢,有很大的穩定作用。
二、美軍顧問組
對日抗戰中期,即民國三十二年八月一日,美空軍志願(飛虎)隊正式成立,在陳納德將軍指揮下,成了國民政府武裝部隊之一,從而贏得二次大戰的全面勝利。
民國三十八年冬,政府在大陸失守,為確保台澎,同時遏阻蘇俄和中共向外擴張,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並在共黨國家的周邊地區,普遍建立基地,實行包圍封鎖政策,自阿拉斯加沿太平洋亙東南亞地區,組成堅強防線。
民國四十年一月三十日,中美共同防禦協定簽約,五月一日美國駐台援助顧問團,或稱美軍援顧問團正式成立,該顧問團之組織有團本部、陸、海、空軍三個軍種及聯勤組編成,團本部為聯參制,團長及參謀長下分設人事、情報、計畫及作戰、後勤、教育及訓練、主計、戰地政務等組,他們除了供應大量的彈藥、油料與補給品給國軍部隊外,也指揮國軍向正規化、現代化邁進。
民國四十三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生效後,在華心權指揮官任內,美國軍事顧問團(Commander F.W.Lynn.US-A)進駐馬祖前哨,大家都稱他們為泥貓(Mudcats),(按M udcats係馬防部顧問組英文簡稱MDCAT的變體字)。在馬祖的美軍顧問團,是負責顧問馬祖指揮部指揮官,後改馬祖防衛司令部司令官,也可說是指揮官的外籍顧問。
凡有關本區任務上的作戰訓練,及後勤供應方面的事務,以及在各島嶼各項軍事設施與作業,顧問提供改進,或對全面防禦情勢的各項建議。再將此地軍情向臺灣臺北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陸軍組做定期報告。
該顧問組人員曾單獨訪問過一位馬祖指揮官,這位指揮官把防禦做了下列說明:
(一)、實行該列島的經濟與設施的重建工作。
(二)、增強守軍戰鬥效能,以及支援軍事行動。
為了完成第一項任務,臺灣行政部門時時派有技術人員及專業人員來馬祖,指導各業人士,如漁業、農業,如何使用新方式以增加生產。駐馬美軍顧問最感欣慰的是他們的建議被我方駐軍採用,他們在軍事協助之餘,也指導馬祖中學棒球隊,提供器材,充當教練,並引進西式影片,負責放映,娛樂軍民,同時為高登島協建瓊斯登球場。
十餘年來,在馬祖服役的美軍首席顧問有:李雷、葛拉斯、開文諾、白秀、張積德(52年)、賀格、柏蘭曼、懷特、歐吉府、布雷格(55年)、葛亮樂、華德、卡特、費普瑞、何爾、邰勒(59年)、史塔克、派克、柯克仁(64年)、白萊登等。
兩張位在南竿鐵板的美軍顧問團生活照,照片由來: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1055233896870587615/195758Taiwan#5790714998682850370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