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如果大坵島上梅花鹿大量減少是馬祖觀光資產的損失! --閱讀人次 : 8825 大坵島上的梅花鹿數量還有多少?
它們是怕天熱躲在陰涼處?還是何種原因減少?一百餘隻去處到那裡?
有位鄉親專程從台灣回馬祖到大坵看梅花鹿,和他的親人在大坵島上,(到處)找尋梅花鹿的蹤跡,雖沒找遍大坵島,但只見到五隻梅花鹿,他們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
遊客到大坵的目的,是去看梅花鹿,一旦大坵島上的梅花鹿,不知何種原因減少速度奇快?縣府相關單位,何不去查明原因?
常到大坵島上的鄉親說:更奇怪的是時常圍繞在遊客周邊的幾隻梅花鹿早已不見蹤跡。
如果梅花鹿餓死,也可聞到臭味,在道路邊也很少看到梅花鹿的糞便,真是令人不解其中原因?






梅花鹿是馬祖除了燕鷗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生物觀光資源。
可惜一直以來縣政府都用消極管理的方式對待這些野生賓客。
若王議員能替牠們爭取到合理的生存空間,相信牠們也才能繼續發揮觀光價值回饋給馬祖。






Li Lin wrote:
我們這個月去馬祖玩了六天,就是拒看不當放養的梅花鹿才沒去大坵島的。
梅花鹿在墾丁的大草原一年四季都可以看何必大老遠跑到大丘去呢?
別再自欺欺人殘害梅花鹿了牠原不屬於島上的,為了人的私心幾年前把牠放養在這個無人島不聞不問,現在夏季為了吸引觀光客想再多養幾隻,冬天島上沒有東西吃有誰會去管牠們的死活?
煙火台灣一年放多少次,何必跑到馬祖的莒光海洋觀光年活動去看呢?
為了不看煙火特別在8/3離開東莒而不多留宿一晚,這點主辦單位在考慮節目內容時可能都沒想到。
吸引光光客不是用這種放養動物或放煙火就可以持續發展的。
經營地方特色與追求環境永續才是長久發展觀光的根基,如果為了吸引光觀人潮而造成環境改變因而失去該地方的獨特性,那觀光客去一次之後還會再來嗎?
馬祖珍貴可發展的觀光資源在哪裡?
自然:特殊地質景觀、不同季節綻放的野花、沒有光害的星空(其實路燈太多沒有光害的地方越來越少)、燕鷗們(夏候鳥)、過境與冬候鳥;豐富的資源(海產)、藍眼淚、星砂等。
人文:聚落建築、戰地特色、燈塔等
希望真心喜歡馬祖自然資源的觀光客心聲有影響力的人能知道,梅花鹿不是馬祖的自然資源,希望大家能同意。
自然:特殊地質景觀、不同季節綻放的野花、沒有光害的星空(其實路燈太多沒有光害的地方越來越少)、燕鷗們(夏候鳥)、過境與冬候鳥;豐富的資源(海產)、藍眼淚、星砂等。
人文:聚落建築、戰地特色、燈塔等
感謝Li Lin的提醒
以上這些
都不需要花錢
只要減少路燈光害
維護生態環境
修復聚落古建築
保存戰地原貌
馬祖觀光充滿了希望

曹玉貴
資深會員

來自 : 桃園大溪(故鄉:馬祖仁愛村)
註冊 : 2012-01-06
發表文章 : 565
掌聲鼓勵 : 1588
資深會員

來自 : 桃園大溪(故鄉:馬祖仁愛村)
註冊 : 2012-01-06
發表文章 : 565
掌聲鼓勵 : 1588
發表時間 : 2013-08-21 10:09:02
FORM: Logged






我跟你一樣.今年7月初去過.沒水還好.繞島一圈也無需多少時間.對常爬山健身的朋友.應該不算啥.回程再喝即可.最迫切的應該是.步道旁種些大樹.當然.可先從種小樹開始.5~10年後即可變成林蔭大道.這對遊客而言.是絕對必要的.天然無敵海景+林蔭步道(天然芬多精).有沒有看見梅花鹿.影響也沒那麼大了!!
妹央 wrote:
七月初去,也是一隻都沒看到。
一些台灣的觀光客也很失望,
尤其暑假天氣熱,大坵島有一半的路沒有遮蔽建築,
走的大家汗流浹背,沒帶水解解渴的更是後悔@@

生活的態度 決定幸福的深度





曹玉貴 wrote:
最迫切的應該是.步道旁種些大樹.當然.可先從種小樹開始.5~10年後即可變成林蔭大道.
植林絕對是物種保育和景觀維護的最優先工作。
不僅美化更可以還自然動物一個理想的生存環境。






曾經與島主生活的那隻馴養鹿已受傷、過世,我今年6月時去島上得知消息。
6月時我去大坵,沿著公路環島幾乎沒辦法發現鹿,於是捨棄公路,穿越樹林,果然有收穫。長著一對大角的公鹿距離2公尺左右看著我,姿態高傲、三三兩兩的鹿群優遊,並且對人抱持高度警戒。
其實我不曉得鹿恢復野生、躲人的狀態是不是好的,或許比較自然,但會使人類少掉觀光的樂趣...
王議員所建議的局部圈養或許是好辦法。

第1頁 (共2頁)
前往頁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