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金門能,馬祖不能,從金門日報「反縣府」社論談起 --閱讀人次 : 3348 近半個月以來,金門保育人士透過臉書成立「搶救浯江溪行動聯盟」,在網路上發起「守護浯江溪、搶救母親河」,展現了捍衛生態環境的行動和決心。
浯江溪是金門最大溼地,也是亞洲第一隻遺鷗紀錄、保育動物水獺、活化石「鱟」現身的浯江溪口。而金門縣政府規劃設計的「水頭商港北側聯外道路」,三月初動工,在莊西進、許永面等退休老師透過臉書,表達「守護浯江溪」決心之下,三月底的一場浯江溪「網聚」活動,一百餘人參加,曾經引起警方高度重視,包括縣警局副局長蔡廷生、刑警大隊長洪俊義等十餘名員警均到場關切。
尤其讓金門保育人士感到欣慰的是,今天的金門日報社論,終於發聲,公開支持「守護浯江溪、搶救母親河」活動,社論的標題是「生態景觀保育也能是筆好生意 」。金門和馬祖是台灣地區唯二擁有官報,唯二「黨政軍退出媒體」的化外之地,官報永遠站在縣府和縣長的立場,「上有好者,下更甚焉」,馬祖日報甚型不惜扭曲事實,誤導視聽,只是為了取悅當權的縣長。馬祖博弈公投,馬祖日報社論一面倒倡賭,沒有一篇社論敢寫不同的觀點,也沒有一位記者敢採訪縣長,問縣長說:「懷德改口,投資變成墊支,縣長有何看法?」、「大陸封鎖,馬祖博弈特區還玩得下去嗎?」
同樣是官報,金門能,馬祖不能,這是做為馬祖人,最感慚愧的一天。雖然如此,我們仍將預祝金門保育人士發起的「守護浯江溪、搶救母親河」活動,順利成功,圓滿落幕。馬祖曾經在陳清枝和賴麒泰等保育人士的啟蒙下,利用本站及馬祖通訊發聲,保住了南竿清水濕地。至於「金門日報能,馬祖日報不能」,我們慚愧,但不恢心,因為我們比金門早十年擁有馬祖資訊網,官報做不到的事,民間來做!
已有 16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金門日報今天的社論,其中一段寫說:「搶救浯江溪濕地行動,可說是金門近幾年來訴求最明確、凝聚民氣最顯著的公民運動。事實上,浯江溪早就因為一次決策而掩藏在水泥構體之下。對此,我們以為,與其為了搶救浯江溪濕地而反對興建水頭港聯外道路,不若想想如何更進一步讓浯江溪重見天日、恢復過來淙淙流水,更能展現生態復育的強大力量,並以此做為衡平經濟發展的重大理由。」
以上這段話,除了對於這次「訴求最明確、凝聚民氣最顯著的公民運動」,給予肯定以外,對於馬祖讀者而言,所謂「浯江溪早就因為一次決策而掩藏在水泥構體之下」,並不容易了解,但如果閱讀了前年陳滄江議員的質詢,就會明白,社論對於浯江溪的生態復育,進行「加碼」發言,直指十幾年前陳水在縣長的政策錯誤,造成浯江溪生態的重大傷害。
2011/6/16金門日報記者莊煥寧/議會報導
〈縣政總質詢〉陳滄江盼拆除停車場讓浯江溪重生
(前略)
陳滄江也逐步導入主題,他說,浯江溪曾是金門的母親河,曾經潺潺流水,流過多少金門人的流金歲月。
浯江溪加蓋,他在十七年前就曾經強烈反對,83年6月9日當年,他在金門日報發表「不要作紅樹林的劊子手」85年8月11日在自立晚報「哭泣的紅樹林」也曾經做了一些消極的抵抗。但是主政者不聽民意,蠻橫將這條母親的河加蓋,興建停車場,商業利益換來的是……超低使用率的水泥叢林,換來環境污染的浩劫。而浯江溪加蓋的停車場商業利益換來什麼?浯江溪加蓋後生態丕變,變得髒、亂、惡臭。
他感慨地說,17年來環保生態的浩劫,造成了多少遺憾。17年來浯江溪水不再流。我們留給子孫什麼財富?金門未來的競爭力是什麼?是永遠的金酒?還是博弈事業?金門這好山好水純樸的小縣城。
他希望工程師李縣長展現魄力,救救浯江溪,可以學習首爾清溪川整治的作法,拆除清溪川加蓋高架道路;重新挖掘河道、親水設施截流工業家庭污水放流外海;設清、污水兩條管道分流;種植深根植物綠化淨化污水。
他說,我們也可以學習整治愛河的作法,愛河整治與污水下水道,採雨水、污水分流制,興建污水下水道系統,收集家庭污水、工業、農業廢水輸送到污水處理廠經初級處理後,再由海洋放流管放流到外海的成功經驗。並收集污水的下水道深埋在地下,在道路上是看不到的。污水下水道就是以深埋在地下的下水道管線將家庭的污水,及工廠商家的工業廢水、農業廢水等加以收集,輸送到污水處理廠利用化學及物理的方法處理和消毒後再以放流管排放到河川或海洋。
這些成功的經驗都值得我們來學習,他也希望工程師的李縣長拿出魄力,拆除浯江溪停車場,讓浯江溪重生,恢復生命--恢復浯江溪的舊觀,重現金門浯江風華母親的河流。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