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一天四張縣長新聞照,馬報從「雪生日報」變「綏生日報」 --閱讀人次 : 5629 權力的本質是一樣的,任何人都會濫權。今天馬祖日報刊登一則新聞,標題是:「縣長:公職要揚棄官僚心態,以民為本,讓罵聲變掌聲」,然而,馬祖日報兩大版面中,楊縣長的新聞照片各放兩大張,總共四大張,由此可見,連江縣政府的官僚心態並沒有改變,只差楊綏生縣長比陳雪生縣長更愛對民眾和公務員說教而已。
有圖有真相,以下是今天馬祖日報兩大版面中的四張縣長新聞照:




下面這張是本月6日馬祖日報頭版,全版5張新聞照片,3張主角都是楊縣長,搶版面之凶,令人乍舌:

民國96年,本人曾經在本站撰文,批評陳雪生縣長濫用公器,同一天馬祖日報刊登縣長五張新聞照片,文章連結如下:
http://www.matsu.idv.tw/topicdetail.php?f=176&t=46665
照理說,以「推倒高牆」為競選口號的楊綏生,應該會比較節制,不會濫用公器才對,但事實上,權力的本質是一樣的,任何人掌權,如果缺乏有力的監督,都會濫權。由於在官僚結構上,縣長是馬祖日報發行人,政權輪替,「雪生日報」變成「綏生日報」,也就見怪不怪了!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三年前,縣長選舉期間,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討論有關馬祖日報的改革建議,對於三位候選人有所期許,但文章最後,我的結論卻很悲觀:「願望達成的機會甚微,因為當任何一個人掌握了媒體,就像吸食海洛英一樣,欲罷不能」。
馬祖老人家常說:「先講後見」,果然是如此,楊綏生當選縣長後,馬祖日報仍然是當權者的御用工具,即使楊縣長家中高掛「上醫醫國」的匾額,但馬祖至今仍然政客充斥,並未出現政治家。
以下是三年前我所寫的一篇文章:
馬祖日報的存在,其最重要的值價是在「為馬祖寫歷史」,但由於結構性問題,在官僚體制內,必定會受到政治的污染,有權力者,如縣長、局科室主管、縣議員等等,都有機會伸入黑手,來操控報導和評論,使得馬祖日報在某體程度上,喪失了公信力,而遭民眾唾棄。
挽救馬祖日報的公信力,讓馬祖日報真正能夠守護馬祖,唯一的辦法是改變它的權力結構,讓馬祖日報從官僚體制獨立出來,由基金會主導,政府只負責輔助預算,無法干預報社。這樣的獨立基金會體制,英國的BBC早在八十年前就存在了,而我國的公共電視,也是一樣,由政府輔助,卻不由政府主導。英國BBC能在美英聯軍入侵伊拉克時,公開反對政府決策,憑的是什麼?就是他們獨立報導和評論的立場。
期待楊劉陳三位任何一位當選,都會推動馬祖日報成立獨立基金會,讓馬祖日報BBC化,讓馬祖明天會更好。不過,以上的願望,能夠達成的機會甚微,因為當任何一個人掌握了媒體,就像吸食海洛英一樣,欲罷不能,當年批評馬祖日報打壓他,說過「馬屁報大可不必」的陳雪生縣長,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文章出處:
http://www.matsu.idv.tw/topicdetail.php?f=2&t=71673&k=BBC#366241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若真有「綏生日報」,她可以多辦一年。
《地方制度法》第83條之1
下列地方公職人員,其任期調整至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止:
一、應於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任期屆滿之縣(市)長。
入黨拚七合一選舉 指標閣員備戰






首先謝謝站長以媒體監督者的角色,提醒馬祖日報社;
馬祖日報社也應抱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的態度來面對。
據我的觀察,楊縣長對過去馬祖日報社出現太多楊縣長的照片,也感到很感冒!因為在楊縣長自己的認知上,他很不喜歡這樣,如此反而害了他。
進一步來說,想請教站長以您一個資深媒體人的角度來看,如果您是馬祖日報社負責人,對於以下的新聞,您會如何處理所搭配的照片呢?
有圖有真相,以下是101.11.09馬祖日報兩大版面中的四張縣長新聞照:
【標題】經濟日報專訪 縣長:如改善交通,馬祖能與金澎平行

標題名為"專訪",沒有照片好像很奇怪!而且這張照片不是兩人照而接近團體照,只要不覺得刺眼的讀者,應該可以接受。
【標題】保障鄉親生命安全 縣長再次表達空勤總隊進駐馬祖訴求

這一則新聞可以不放照片或改放"能出海的A機"照片?
可是馬祖現今有求於空勤總隊,況且人家跨海而來專程拜訪也要做"業績",作為官報的馬祖日報,如果連個空勤總隊航務組組長洪勝榮拜會縣長楊綏生的鏡頭都沒有,對來賓是不禮貌的,有損馬祖的利益。我還是贊成凡有利於馬祖的來訪外賓,馬祖日報都要有他們的照片,廣結善緣!
【標題】慶祝醫師節 縣府表揚優良醫師張慧馨、資深醫師劉增應

表揚活動不放表揚的鏡頭,好像也很奇怪,在我這個讀者看來,照片主角絕對是正中間的張慧馨醫師,而不是陳貴忠議長或楊綏生縣長;改放張慧馨醫師及受獎者的個人照,就沒有臨場感了,除非是記者懶惰手邊沒有現場的照片。
【標題】縣長:公職要揚棄官僚心態,以民為本,讓罵聲變掌聲

這張照片也把它列為站長所謂的「馬祖日報兩大版面中,楊縣長的新聞照片各放兩大張,總共四大張」,我覺得有損站長的專業與公信力。如果站長不說,我還真沒注意甚至看不出來站在台上講話的人是楊綏生縣長。
但是,馬祖日報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其中之一是個別放置新聞版面的調整,一大張之中如果原本編排出現數張有楊縣長的鏡頭,就應該置換到其他版面,否則有一些讀者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也間接害了楊縣長。






藍朗青天 wrote:
進一步來說,想請教站長以您一個資深媒體人的角度來看,如果您是馬祖日報社負責人,對於以下的新聞,您會如何處理所搭配的照片呢?
感謝藍朗青天的回應,基本上,如果馬祖日報的體質沒有改變,還是由縣長擔任發行人,「如何處理所搭配的照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報社會自動迎合縣長的意旨,經營一份「縣長愛看的報紙」,而非「讀者愛看的報紙」。道理很簡單,馬祖日報的預算、人事、考核權都在縣長手上,馬祖日報會不努力迎合縣長嗎?
政治家如蔣經國,在他有權繼續實施威權統治時,他任內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為台灣民主政治奠定堅實的基礎。準此,那一位縣長願意釋放權力,讓馬祖日報變成「人民的報紙」,讓報社「BBC化」、「公視化」,由獨立的董事會來管理,能夠獨立運作、監督政府,那麼,他就有機會成為馬祖的政治家。這個機會,應該不會落在楊縣長身上,我們期待下一位真正無私的改革者,真正的政治家!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再次回應藍朗青天,日前舉行的「網路訊息內容信任度與影響力大調查」,結果已經公布,調查發現,「內容」是網路影響力最重要的因素。數革碼行銷總經理黃志豪分析,網友感興趣的內容,不見得是專業,而在於是否有趣、新奇和kuso,以及與自身是否相關連;受到行動通訊影響,網友接受訊息時間擴大變成二十四小時。
馬祖日報應該多刊登那些照片?結論非常清楚,那就是讀者感興趣的照片。可惜的是,回顧馬祖日報最近半個月的版面,讓讀者感興趣的新聞照片寥寥可數,個人認為只有下列幾張:




馬祖日報為數最多的新聞照片,就是官式「排排站」照片,難怪很多民眾看馬報只花「一分鐘」,多則「三分鐘」。然而,馬祖日報的改革,絕非著眼於枝枝節節,而是體制改革,才能讓馬祖日報脫胎換骨,變成一份「讀者愛看」的報紙。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馬資網每天都抓馬報二、三條新聞
然後說馬報沒有可讀性 一分鐘可以讀完
這合乎邏輯嗎
光把馬資網超聯結的馬報新聞看完 就不只三分鐘囉
馬報這麼沒有可讀性
以後馬資網就不要抓馬報的新聞!!
你抓馬報新聞 就代表馬報有可讀性
馬報最近改版成功
馬資網可能眼紅
自己也去模仿馬報進行改版
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
馬資網改版失敗 畫面難看 介面難用
為了掩飾劉家國自己的無能
只好攻擊馬報
馬報其他非縣府新聞與照片, 故意視而不見
故意只猛打縣府新聞的部份
劉家國又再一次選擇性誤導鄉親
強烈建議馬報也搞一個論壇
制衡一下馬祖媒體巨人劉家國






馬祖日報電子報改版後
比從前進步很多
值得肯定
但報導的精彩度沒有跟上
十分可惜
每天看電子報
想要點進去看的新聞標題
真的不多
記者們要多加油
新聞報導要以讀者取向
不要交差了事
馬祖日報好還要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