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未來縣長要記取教訓:馬酒生產與世華行銷,合則才能兩利 --閱讀人次 : 4725 這是一篇去年底發行的酒訊雜誌第19期精選文章:台灣中式白酒市場大解析(2007/12/05)
這篇文章道出金門酒廠利用公開招標方式,招募台灣地區總經銷,因此成為「台灣酒類市場上戰力最為驚人的怪物」,而台灣菸酒公司由於「眾多員工所殘留的公務員心態,相當程度妨礙了玉山這個品牌的發展」。作者的評論誠屬中肯。
至於我們最關心的八八坑道,作者寫說:「排行第三名的八八坑道,也算是個市場傳奇。馬祖酒廠數十年的歷史,是直到1999年八八坑道這個品牌的出現,才開始廣為人知。雖然這也算是個離島酒廠與台灣企業合作的成功案例,不過與金門酒廠不同的是,馬祖酒廠與台灣合作對象世華企業,並非單純生產者與代理商的關係,而是一個擁有產品,一個擁有品牌的生命共同體。
八八坑道必須與馬祖酒有緊密聯結,才能發揮市場戰力,前兩年就因為兩者聯結度不夠緊密,從而導致八八坑道市場下滑,被金門高粱吃掉市場的事件發生。最近八八坑道與馬祖酒的聯結度又再次被強化,總算止住跌勢,逐漸扳回失去的市場。
掐指一算,馬祖酒廠與世華企業的十年合約也快到期了,不過就目前這種品牌與產品無法分離的態勢而言,倘若兩者不再繼續合作,因而造成八八坑道與馬祖酒各走各路的情況,對生產者馬祖酒廠,以及八八坑道品牌所有者世華企業,都會造成立即的傷害,因此兩者續約的可能性極高,而只要馬祖酒廠與世華企業真心為了”八八坑道馬祖高粱酒”而共同努力,這個品牌極有可能再創市場高峰。」
故事要從六年前的縣長選舉開始談起,選舉期間世華公司大力為劉立群輔選,陳雪生勝出後,一上任就將馬祖酒廠和世華的長期合約改為一年一簽,給了世華公司一個結結實實的下馬威。而世華公司也不願低頭,隨即展開了一連串的「去馬祖化」動作,引進大陸瀘洲老窖,代理石敢當高粱,開發八八紅酒市場,世華一連串的「失焦」動作,導致八八坑道品牌受傷,銷路下降,讓金門高粱繼續坐大。當然,連江縣政府也佔不到便宜,馬祖酒廠營收也大不如前。
彼得定律說:「任何人都可能爬到他不能勝任的位子」,陳雪生就是最佳實例。期待一年半以後上任的新縣長,要記取教訓,正如上篇文章作者所說:「只要馬祖酒廠與世華企業真心為了”八八坑道馬祖高粱酒”而共同努力,這個品牌極有可能再創市場高峰。」天佑馬祖!
延伸閱讀:世華八八坑道酒轉向大陸生產(馬祖通訊 2003-06-23)






敝人認為標題只說對了一半.
畢竟馬酒對世華並非絕對性.
且以目前馬祖酒廠的生產製程及無酒品認證等.
對世華(或是八八坑道品牌)來說甚至是個累贅.
世華於88年與馬祖酒廠結合至今.
雖於92.93年有短暫的榮景.
但自94年起即打回原形.
雖說世華有產品規劃錯誤之嫌.
但馬祖酒廠長久以來公務體系的體質不良並未因93年大賣而改善.
反而因銷量大增而自大了起來.
不但對於世華(亦或是鼎勝峰公司)處處擺出高姿態.
甚至將近10年來工廠公司都沒有長足的進步改善.
公司至今空無一人(董事長不在.總經理及職員全是工廠員工代理)
而工廠至今無法通過酒品認證或符合安全衛生標準.
在各大廠皆有酒品認證之餘.
無酒品認證的馬祖酒廠.
在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下.
在行銷上的確是未戰先輸.
生產與行銷是可以結合的.
但是我們在要求人家多賣一些的同時.
我們自己的產品到底有沒有競爭力?
如果生產方老是只想炒短線撈錢做業績好方便升官
(像是世華或鼎勝峰酒賣不出去不關我的事這種心態.
或是像之前的馬酒公司事件).
而沒有長遠的產品規畫及實在的公司經營目標.
那麼我想就算能賣也賣不了多好吧.
在全世界都在流行CEO治理企業的時候.
馬祖酒廠還在用一個代理廠長公務員同時管理工廠及公司.
我想這樣不走下坡都很難吧...
與其花錢請一個不長在的董事長.
還不如請一個稱職的總經理或執行長.
至於公務員....還是讓他回公務單位好好為國效命吧.

外人皆稱予好辯,何也?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邪說謬論者,聖人之徒也。






紅蓮之名:
敝人認為標題只說對了一半.
畢竟馬酒對世華並非絕對性.
且以目前馬祖酒廠的生產製程及無酒品認證等.
對世華(或是八八坑道品牌)來說甚至是個累贅.
感謝樓上網友的回應,不過,您認為馬祖酒廠是世華公司的累贅,此一看法並不客觀。世華公司在陳雪生上任修改合約為一年一簽之後,展開一連串的「去馬祖化」動作,其目的就是為了不讓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但「去馬祖化」的結果,大陸瀘洲老窖始終得不到台灣酒友的青睞,副品牌打石敢當高粱酒,又開發八八紅酒產品線,結果呢?
陳雪生主動與世華決裂,錯不在世華,但當年世華的態度也十分強硬,不像是做生意的公司,一個善於做生意的公司一定會以「利益」為導向,而不會以「鬥氣」來決定公司的政策。結果,世華公司這幾年受傷頗重,回過頭來又只要跟馬祖酒廠保持深度的合作關係,當然,陳雪生也認為當年他的決定錯了,所以態度也軟化了下來。
經過這幾年的紛紛擾擾,「世華與馬祖酒廠合者兩利」應該是大家的共識了,至於如何增加馬祖酒廠的生產效率,提升品質,世華也不能置身事外,畢竟這對連體嬰誰也甩不掉誰,兩者是命運共同體,應該進一步合作關係,才符合雙方的最大利益。







除了產品本身品質好外,行銷與通路及廣告是造成產品是否成功的地方.
我覺得馬祖酒廠是少了後面這三樣:行銷與通路及廣告.
10年了,代理商一些Know- How 再偷學的也應賅偷學了,如果沒有學一點起來,哪真是...唉..
馬祖與大陸近,可以轉進大陸市場,做與金門酒場區隔.也不失一方向..

我是居住花蓮的全職影像工作者.錐麓古道嚮導.花蓮導遊





個人曾經在南竿工作過幾年,對馬祖酒有些看法;東引陳高700cc裝最為好喝,現在是600CC裝為何讓人有次級酒的感覺?同一製程同一酒廠,換個包裝怎麼味道也變了?不知道是我舌頭壞了還是工法有變?有請先生教我 謝謝


單身是地獄 結婚是天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