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令人頭皮發麻兼胃痛的「SWATH雙體高速船」 --閱讀人次 : 9620 今天馬報刊載了一則消息,交通局率顧問公司一行赴東引召開說明會,說明會的標的是「SWATH雙體高速船」。新聞中看不出現場民眾的反映,但我個人看了這則新聞後,隨即搜尋網路,對「SWATH雙體高速船」做了些功課,並將我的感想貼在臉書,引起熱烈回應:

首先聲明,本人不是航海和船舶專家,甚至連「懂」都談不上。但本人是文史工作者,對於馬祖戰地政務終止以來的「造船史」和「購船史」,知之甚詳。
首先,雙體船「連江快輪」失敗,這艘是我一輩子搭過最暈船的一次,下船時幾乎無力行走。其次是曹常順縣長任內的連江壹號,在民眾對於航速的期待下,馬力太大而船體無法承受,最後以廢鐵賣出。交通局主導的臺馬之星,就不用多說了。總之,都是悲劇,尤其臺馬之星,還要再用20年以上,悲劇還沒演完。
如今交通局又憑空冒出「SWATH雙體高速船」,而且排除其他選項,獨沽一味,顯然無視於前面的悲劇,繼續「實驗」,繼續「豪賭」?
最後,令人好奇的是,這是第一名縣長劉增應的決定嗎?
走過風雨十年,「連江壹號」正由連江航業公司對外標售,正式走入歷史。(2009-03-07 馬祖日報 劉秋月攝)

對股東而言,昂貴的「雙體船」實驗--連江快輪首航歷史照片。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現在船舶在平衡翼控制科技下大幅改善平穩度
是好船型--引水船在大浪波下平穩接人
傳統型船頭跳動的次數 與 SWATH引水船船頭很少跳動的平穩-約有8-9級浪
單體加輔助 ps.加高點更好
平衡翼控制 測驗 可船頭昇起 或 壓低
早期開發研究與快艇比賽..穩定度非常好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若有仁德之人,願看輕自己,而利益大眾須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恩惠,能將此五種美德,施行在天下,則為仁矣。





6年前,由陳全明等人組成的祥宏航業公司,斥資5千萬元從日本購買一艘二手鋁合金快輪,經改裝後船長34公尺、船寬6.7公尺、平均航速28節、載客189人。
2010年5月19日首航莒光,當天東莒猛澳碼頭人潮洶湧,民眾歡欣鼓舞,曹以鋒拍下歷史鏡頭。從此以後,馬祖不再出現如此熱絡場面。5年後由政府斥資1億7800萬元興建的東海明珠首航,受到民眾歡迎的熱度,卻遠不如昔日5千萬元購入的馬祖之星。
對於航海、造船,我們都是門外漢,而縣府交通局也一樣。真正的專家是馬祖之星、金龍輪、閩珠和吉順等這些股東、船長、輪機長和船員。他們對於馬祖海域的熟悉度和實際操舟經驗,才是政府製造新船首要諮詢的對象。如果這艘由顧問公司大力推銷的「SWATH雙體高速船」,有陳全明等人的背書,我會從此閉嘴。否則,主事者請勿再任意揮霍公帑,外行充內行,繼續把馬祖民眾當白老鼠。

民眾主動放鞭炮迎接馬祖之星首航

前議員劉榮華迎接老同事李金梅議員

連小朋友都來參觀,興奮地與新船合影。

民眾登船參觀寬敞明亮的內部設施

二樓貴賓區

離港時,船長陳全明向東莒民眾揮手致意。

民眾歡送新船離港,鞭炮濃煙瀰漫港區。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比較
浮起來的想法減少船身的阻力,速度就飛起來了,
51節超快的.
大陸中船重工704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制的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船)稳定鳍设备已获实船使用成功,今天正式向国内外市场发布,这位减摇鳍家族的新成员的诞生,又填补了国内技术的一项空白,为小水线面双体船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20701/info-1077959-1-1.html#ixzz4NUtQzknz
按這裡檢視網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若有仁德之人,願看輕自己,而利益大眾須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恩惠,能將此五種美德,施行在天下,則為仁矣。





樓上藍洋洋說的沒錯
台灣曾經引進雙體快輪海洋拉拉號
結果這艘船發生重大事故
最後拍賣了
以下是蘋果日報2010年08月09日的新聞
海洋拉拉昨午從澎湖馬公載運311名旅客與22名船員回台中港途中,雙體船疑似在風浪較大的海象中減速不足,船艏及可調整的跳板,終於不敵長達兩小時的風浪拍擊破裂粉碎,海水進入船艙後該船緊急發出求救信號,各單位海空救援,船速減緩後才由12艘大小船隻戒護進港,旅客早已吐得歪七扭八,共有8人身體不適緊急送醫。

台灣海峽是黑水溝
小心能駛萬年船
不要把人命來當實驗品






在有平衡控制科技才有可能這樣出遊,早期連江號是沒這科技幫忙所以失敗
按這裡檢視網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若有仁德之人,願看輕自己,而利益大眾須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恩惠,能將此五種美德,施行在天下,則為仁矣。





海試影片.浪大可把船首調高航行
設計師手上的豪華藍圖
豪華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若有仁德之人,願看輕自己,而利益大眾須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恩惠,能將此五種美德,施行在天下,則為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