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寫在101年教育局督學視導之後 --閱讀人次 : 11445 今年教育局的督學視導訪視終於過去了,一些話從去年忍到今年,只在私下的場合做些溝通,似乎是沒有什麼用處。
每一次的視導、評鑑,被要求、且願意配合的學校上自校長,下至主任、組長,幾乎全體總動員,花費的時間精力不可勝數。學校的正常教學、研究以及校務發展受到大量的干擾。我們不禁要問:有必要如此勞民傷財嗎?教育行政評鑑實施多年來,一直是勞師動眾,評鑑結果不容易呈現真實成效,也無法真正幫助被評鑑的單位。個人認為評鑑的精神是在於提高效能,對學校的評鑑更應該著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
為了符合精細的評鑑項目,學校要花許多時間,進行繁多的書面文件整理及紙上作業,不但損耗教師備課時間,甚至影響學生受教權,淪為「為評鑑而評鑑」。光應付各式各樣的評鑑,動員老師及行政人員,準備茶水、資料(非平時性資料)、歡迎海報等,讓重視「表面功夫」的官僚文化,主導評鑑內容與方式。
基層教師怨嘆,教育局評鑑視導一大堆,很多是為評鑑而評鑑,為視導而視導,根本不顧基層行政及教師的負擔和感受,只讓人覺得官僚和威權!我們真的建議,教育局應該提升自己的行政和教育專業,將多如牛毛的評鑑、訪視、督導進行整合、簡化和E化,不要接到上級公文就往下丟,台灣很多大型學校都不勝負荷,更何況是地區的小型學校!
教育局為了達到教育部的標準,只會一昧發公文要求學校做事,卻無能到不會先自己開會整合評鑑系統來提高效率、降低學校負擔,這樣長自己績效卻勞民傷財的作風,實在不能苟同,甚至將教育部的評鑑指標直接轉發,不先做調整。我以交通安全評鑑為例,馬祖的交通狀況及安全,與台灣有極大的不同,我們要推動的交通安全也應該不一樣。結果看到評鑑公文真的會吐血,滿分100分,要完成的細項有百條左右。應付這百條並非難事,但是有限的時間,拿來應付這些事,可惜阿。去年我寫了一篇「請給老師們更多陪伴學生的時間」。說實在的,老師的時間、熱忱會在這些瑣事中消磨殆盡。學校教學、行政人員應戮力於學生受教環境的改善,而非花大把時間服務及應付教育局繁雜、重疊、無效率的業務評鑑,來幫各課作業績。負責這些評鑑的是學校教導處及輔導室,國中小訓輔人力的不足是眾所週知的問題,現在於學校現場沉重的訓輔負擔下,是否真要放下須關懷的學生去作這些各行其事的行政評鑑?答案自然是清楚的!
在這裡個人提出一些呼籲,希望明年的校務評鑑能夠看到一些進步:
一、 建立連江縣政府的評鑑指標,馬祖地區有自己的特殊狀況,縣長的施政主軸也不同,希望局方要有點勇氣向教育部不合理的指標說不。據了解,部長月底會來馬祖,讓大家一起向部長爭取吧。
二、 應做實質性的行政評鑑,杜絕表面功夫的呈現方式,多做現場或走動式的管理性評鑑,甚至應做所謂突擊式(無事前通知,也不需事前準備)、真實面的評鑑模式。
三、 應以實質幫助學校為重點,績優學校在減少學校負擔及困擾下,提供平台讓全縣學校參考或參訪;待改進學校以實質輔導的機制進行協助,並定期追蹤,使其正常化運作,此外績優學校可以獎勵隔年可以不必訪視。
四、 建立E化的評鑑上傳平台 :教育局有很多視導、訪視的目的是為了教育部的訪視,因此要到學校蒐集資料。這一點著實讓許多學校老師不滿,很多的資料已經提供,但是局裡面只需要簡單的通知,再送一份來,讓學校常常重複地在做一些事情。去年我曾經提出利用縣網改版的機會,依據校務評鑑的指標、細項,建立評鑑上傳平台。各校只要將各個細項的照片成果以及相關計畫文字說明上傳,局裡可以直接尋找所需要的資料進行彙整,同時也可以直接評鑑各校的成果。各校將資料上傳到評鑑平台,教育局各課再針對所屬項目分別下載評鑑資料。在「統一上傳、分別下載」方式下,學校避免紙本的浪費外,亦能於明確且統一的平台,快速完成資料呈報。
五、 善用教育局的人力,這十幾年,教育局的人力從十來人,增加到三十幾人,當然可以知道教育局的業務增加了許多,才有辦法增加人,但是在學校的感覺卻是多了一些人來盯學校繳交報表及交辦各項業務。學校端,直到今年為配合教師繳稅以及12年國教推動才增加了一位專任輔導老師,但是教育局增加的業務,學校也都相對應要有人來配合執行,真的希望能夠善用局裡的人力。舉個例子,教育局今年也增加了一個心理師,我不知道她的個案接了幾個人,如果也只能淪為簽辦公文,向學校要資料,那麼他的功效也太低了。真希望他能夠到學校幫老師們諮商輔導一下,宣洩一下老師的鬱卒。






這是今天剛收到的公文
為瞭解國民中學落實菸害防制及檳榔危害防制工作情形,教育部與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合作,將於101年11月至12月間進行抽查作業,請學校於101年11月16日前完成檢核表自評部分備用
校園檳榔危害防制檢核表
1. 訂定與落實實行學生及教職員禁嚼檳榔規定(六條檢核指標)
2. 進行檳榔健康危害教學或宣導(八條檢核指標)
3. 鼓勵學生參與執行和建立無檳榔校園(五條檢核指標)
4. 創造無檳校園氛圍(七條檢核指標)
5. 結合衛生單位等機構推動校園及社區檳榔健康危害防制(七條檢核指標)
共計33條指標
校園菸害防制檢核表
1. 校園菸害公共策略之制訂(七條檢核指標)
2. 創造支持性的環境(四條檢核指標)
3. 強化社區行動(六條檢核指標)
4. 發展個人健康技能(六條檢核指標)
5. 重新定位健康服務(三條檢核指標)
共計26條指標
馬祖地區國中學生的菸害以及檳榔危害很嚴重嗎?






革除官僚作風,讓罵聲變成掌聲,縣長前幾天都有在講,教育局都沒在聽嗎?








【記者曹重偉�南竿報導】因應行政革新及現代政府趨勢,縣府企劃室昨天特舉辦「提升政府服務品質研習會」,縣長楊綏生專程前往致意,致詞勉勵參加的公職學員要揚棄官僚心態,要以民為本,多花一點心思提升為民服務品質,才能讓民眾有感、讓罵聲變成掌聲。
政府服務品質為民主社會政府服務之要素,政府作為最大的公共服務提供者,要能迅速、正確且有效地解決民眾的問題,要以卓越的行動能量與執行能力,讓民眾可以期待與信賴。為推動民眾滿意服務,塑造專業、便民、高效率的公共服務形象與聲譽,企劃室昨天上午於民俗文物館舉辦「提升政府服務品質研習會」,各單位均由主管或職員代表參加。
為表對此次研習的重視,縣長楊綏生昨天上午特參加始業式,並以自身親身經歷指出,政府作風可以很官僚,也可以很親民,端看有沒有一顆為民服務的心,勉勵所有一線服務單位,要把鄉親託付的事情,看成跟自己的事情一樣重要,並以地政事務所為例,新主任只提出一些便民措施,馬上就能贏得掌聲,期許同仁們把握國內有經驗優良團隊來馬分享的機會,好好吸收學習他人之長處,全方位的「創新」與「精進」,期許各單位導入更友善資訊流通運用,深化創新整合服務之積極作為,體現政府公共服務品質的全面躍升。






不知道馬祖地區國中學生的菸害以及檳榔危害嚴不嚴重,
會有這些什麼視導、什麼指標項目的,應該是教育部要評分。
例如:教育部長於教育局(處)長會議 表揚100年度統合視導績優7縣市
題外話:「馬祖地區國中學生的菸害以及檳榔危害很嚴重嗎? 」
應該還有針對教職員工、校園環境在內,
不單是針對學生部分,畢竟國中學生未滿18歲是不能買菸的。
檳榔這項在馬祖應該是很少的。






^^ 新北市 今天也剛剛收到這份文...
完全霧煞煞..
尤其是檳榔部分....應該很多學校很少針對檳榔特別辦宣導吧??
王連發 wrote:
這是今天剛收到的公文
為瞭解國民中學落實菸害防制及檳榔危害防制工作情形,教育部與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合作,將於101年11月至12月間進行抽查作業,請學校於101年11月16日前完成檢核表自評部分備用
校園檳榔危害防制檢核表
1. 訂定與落實實行學生及教職員禁嚼檳榔規定(六條檢核指標)
2. 進行檳榔健康危害教學或宣導(八條檢核指標)
3. 鼓勵學生參與執行和建立無檳榔校園(五條檢核指標)
4. 創造無檳校園氛圍(七條檢核指標)
5. 結合衛生單位等機構推動校園及社區檳榔健康危害防制(七條檢核指標)
共計33條指標
校園菸害防制檢核表
1. 校園菸害公共策略之制訂(七條檢核指標)
2. 創造支持性的環境(四條檢核指標)
3. 強化社區行動(六條檢核指標)
4. 發展個人健康技能(六條檢核指標)
5. 重新定位健康服務(三條檢核指標)
共計26條指標
馬祖地區國中學生的菸害以及檳榔危害很嚴重嗎?






個人認為,教育部的用意,不是從有沒有這件事來作宣導基礎,
而是站在保護、照顧學童的立場,所作的事前預防。
如果國中學生抽菸、嚼檳榔的情形很普遍、很嚴重,
這時的指標宣導是「補救性質」,是亡羊補牢,是事後的;
如果國中學生香菸、檳榔問題不嚴重、或者是零,
這時的指標宣導是「預防性質」,是事前的。
而這預防,也不只是預防在國中階段,
將來出了社會,便增加接觸香菸、檳榔的機會,
這時他若想起國中時期學校宣導時看到的一張張照片,
因此拒絕,那麼此時這個教育部的宣導就發揮了功能。
相信這也是教育部作這宣導的用意。
(當然他也可以接受,這是個人自由,只要不影響他人、環境)
因此,個人認為,先不要從地區有沒有這種事情來判斷適不適用,
應該以事前預防的角度作為該指標的施行原因。
俗話常說「預防重於治療」,
教育是百年大計,相信教育部應是站在長遠的角度著想。
教育部是衛教高手,也要靠老師們來推行,辛苦了。
另外,現代人尚有網路成癮、3C成癮的情形,
可能將來教部也會將此類防治加入國中小宣導評分指標,老師們就更忙了。
而這些一堆的防治,教育部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學生著想。
若沒有宣導,被爆某國中生下課抽菸,
該校和地方教育局(處)、教育部應該就會被罵臭頭,說怎麼沒作宣導管制之類呢。
本文不在討論教育部紙上作業、官樣文章,
只是覺得不必因地區沒有便將香菸檳榔指標視為無用,教育部也是有施行理由。
再例,近日常有酒駕肇事情形,除了法條修改罰重之外,
常想到的方法就是「教育」,而人人都認為「教育要從小開始」,
因此就會對還在國中、國小的學生宣導「不可酒駕」,請參「幸福零酒駕」灌輸學童正確觀念,
你可以想想,小學生根本就不會開車,更遑論酒駕。(當然也可讓小學生去影響家人,小學生很可愛常會說「老師說可以怎樣」、「老師說不可以怎樣」…)
其實這也是為了將來出社會的「預防性質」。






我想表達的是,有限的時間可以做哪些事,要先做哪些事。
網路成癮、3C成癮的問題,應該要比菸害、檳榔更嚴重些、更迫切些。
目前地區只有介壽有校護,其他學校都要由訓導人原來處理這些菸害、檳榔的事情。我光是在網路上搜尋檳榔防治辦法,就要花了兩小時了。






所謂教育改革教育進部全部淪為紙上作業 原來全省都一樣 五年多前還在學校服務 接受教育處的評鑑 對於表面文章和片面式的抽訪了解來評斷一個學校的辦學 十分不滿 尤其用一般學校評鑑的標準來評鑑公辦民營的學校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也是這幾天和教育處打筆戰的主要內容 教育要走出創新和進步 這些表面功夫 就省省吧!

陳清枝





常言「術業有專攻」,
這種保健專業的資料,
是否地方衛生局可以支援專門人才(講習人員)及相關出版品,
不然校長找很久也滿頭大的,辛苦了。
校長所貼的指標也注明「教育部與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合作」,
該指標是教育部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一同合作的,
因此,學校(教育)需要地方衛生局(衛生相關機構)的支援也是理所當然。






曾看過一段嘲弄醫院評鑑的影片
大概劇情是
視病如親的醫院評鑑成績差
專注寫病歷的獲得特優
最後結尾是
護士通知醫生
有病人心臟病發
醫生說請他等一下
我正在寫病歷快寫完了
因為評鑑
所以書面資料最重要
做資料人人會
但文字描述無法道盡
教育現場的無形付出
如:補救教學所花的時間
陪伴學生鼓勵學生的費心
當學生抽煙
不是你說教學生就會聽你
要花多少時間去跟家長溝通
瞭解交友群
分析利弊
而這些如何呈現在書面資料
佩服王連發老師直指教育問題之核心
王老師加油
為了孩子
為了良好的教育環境
感謝您的勇於發聲

第1頁 (共2頁)
前往頁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