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給馬祖一個機會、給鄉親一種選擇/文:楊綏生 --閱讀人次 : 9583 最近半年以來,面對外界「是否參選縣長」的不斷探詢;我一直以「有些事情求不來、有些事情推不掉」來回應。然而,有一些期待已顯出久候的不奈,有一些人認為我在賣關子,甚或一些聲音指出我被搓掉了,直到不久之前,國民黨連江縣委員會做成「建議徵召參選」的決議後,我覺得有必要向鄉親及關心馬祖前途的朋友們,將我這段時間的思惟做個交待。
十四年前,當公費服務期滿,我徘迴在赴台謀職及繼續留下的十字路口。曹金平校長以「台灣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鼓勵我留鄉服務。時值第二屆中央民代全面改選前夕,首先登場的是國大代表的全面改選。當時對地方的事物雖然關心,但對政治並不熱衷,對於曹金平校長介紹入黨參選一事猶豫再三,最後在他的激勵下,才有了「責無旁貸」的體悟。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我想起跨越黑水溝的痛楚,那種自身及家人所經歷的暈船之苦,至今回想起來餘悸猶存。
記得兒子八個月大時,帶著回臺北的外婆家,搭乘當時臺馬唯一海上交通工具「補給艦」,在一位軍中友人協助下,要了一張吊鋪位。小孩暈船的哭鬧,讓不能入眠的軍人把我們趕到掛錨鍊的艙房,風浪大,錨鍊隨著船身的擺動,敲擊在船體的鋼板上,發出的巨響,像在耳邊敲擊的大鑼,我們在極度暈吐後竟然也能睡去!?這種經驗刻骨銘心。另外一次,發生在求學期間的寒假返鄉的旅程上,一樣是搭乘運補艦,原本只能打地舖的貨艙,說有重要軍事物資,乘客不准進入,剩下的只有船艙內的樓梯間及露天的甲舨,因為害怕船艙裡的氣油味,只好選擇露天甲舨上一輛軍用大卡車的輪胎上棲身,天上下著雨,海浪不時濺上甲舨,我以背跟腿將身體懸在兩端的輪胎上,望著甲舨上一角籠子裡的小豬(軍人從臺灣買豬回部隊養),想著,豬隻尚有籠子可棲身,我們連豬都不如,不竟熱淚盈匡,久久不能自己。許許多多的馬祖鄉親都有這種揮之不去的共同記憶。除了感傷,我們還能做甚麼?想到這裡,在無力挽拒曹校長的好意下,心中有了答案。當選國大代表後,所有的努力都在突顯馬祖的交通問題,但事倍功未半,一直到馬祖的立法委員產生後,情況才有了大順轉。
八十五年五月,國大代表任期屆滿後,在曹常順縣長的邀請下,接受了建設局代理局長的工作,延續未完成的交通改善訴求,雖然工作辛苦、薪水剩下原來醫師薪水的一半,但未減損我的決心,有兩個主要原因讓我這樣做,其一,生於斯、長於斯,因為是馬祖人,才有機會讓我進醫學院、當醫師、並有機會當選國大代表,投入公眾事務。其二,我經歷了兩度意外,分別是七十一年的機車車禍及八十五年的空難,雖然鄉親們平日不輕易表達的情感,但是藉著水果、麵線傳達,對我的愛護與關切,溢於言表。
面對許多鄉親的期待,以及近一年來,經歷了一而再、再而三的「關場事件」,再看看這幾年來虛擲、無方向感的建設,我開始反省;我對這塊土地的責任是否真的已了?擔任民意代表期間,政府提供大把的考察經費,讓我有機會蒐集了許多可供馬祖發展參考的資料有何用?我們忍令家鄉的政壇就在政治人物餵食鴉片般的選舉操作下斷送前程嗎?「學問為濟世之本」,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如果這一波我選擇退縮,過了年底;我將沒有立場批判政策的缺失以及地方政治的任何不公、不義。對於下一代,我們許以甚麼樣的將來?我們拿甚麼給他們示範?如果我們所處的環境是髒亂的,我們豈能潔身自處?曾文正公說:「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向」,政治人物是社會的標竿,我們豈容「劣幣」的政治作為腐蝕馬祖的根基?返復思索下,不能再做憤世的犬儒,「與其詛咒四周黑暗,何不點燃一盞明燈」?雖是被動地接受中國國民黨連江縣黨部徵召提名的建議,但再度獻身群眾的熱火已然在心中點燃。
三年多來,地區許多老問題依然無解,反而延伸出新問題,我們看不到馬祖未來的方向及目標。我想;政治應該是「服務眾人之事」,不應該只是「選舉操作」、「權位分配」及「利益交換」。當馬祖的政壇只剩下這些惡質化選舉的產物時,馬祖的希望在那裡?近年來出現的為選舉遷戶籍現象,已經讓選舉的價值發生根本的改變,候選人不遷戶籍將可能「提早出局」。但是我明白,這將我多年來所學俸獻給這塊土地的最佳時機,這一趟缺席,在可預見的將來,馬祖將不再有機會,過了十二月三日,我連批判時政的正當性都沒有了。
有人認為,馬祖的問題很複雜,換誰做都一樣。我不能因為參選而打包票說,可以解決馬祖的所有問題。我能否解決馬祖的問題,可以從我過去走過的路來檢視。擔任衛生院院長任內,提昇了馬祖的醫療水準,使馬祖的民間醫療獨立於軍醫體系之外,甚至已經超過。國大代表任內,與議員合作爭取到馬祖的一席立法委員,並讓保障馬祖權益的條款,在高難度的修憲案中通過。在短短四百天的建設局代理局長任內,完成了臺馬輪的採購、順風號的購置、北竿機場跑道東移的規劃、南北竿交通船的整點開航規畫,讓原本三輸局面的南北竿交通,變成雙贏。在北竿衛生所主任期間,建立了北竿民間醫療的體係,並有效結合軍醫資源,改善了北竿居民的就醫環境。其它的細項瑣事不在此贅述。
歷史是人類的一面鏡子,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我過去的足跡應可做為將來我能否做事的參考。自從媒體披露了我參選的消息後,我開始積極地向鄉親請益,尋求支持,得到熱烈的回應,這股「人民的力量與智慧」,給我莫大的鼓舞,因為鄉親的眼睛是雪亮的、心地是明白的,我已經堅定地站出來,提供鄉親一個「選擇的機會」,也懇求鄉親「給馬祖一個機會」。
楊綏生的部落格:我是楊綏生
已有 25 位網友鼓勵
看了楊醫師這篇令人動容的文章後,有些感懷與鄉親共享:
在台灣工作廝混了多年,閱人無數,回顧鄉親中,最令我激賞、刮目相看的人,算是楊醫師了。他給人的印象是真誠的笑容與親和力,工作敬業、待人謙遜、散發出親切的鄉土氣息。若能進一步接觸,能感受到他的惜情,與人為善的隨和個性,縝密而清晰的思考分析,迅速有力的實踐行動。從他身上散發出來的熱力,讓人不自覺地受到感染,可謂具領袖魅力、出類拔萃的人。
文章中他執著於自己的理念與觀察,對照他過去服務的事蹟來看,那熱愛鄉土的情懷是真切感人的,他能清廉自持、盡心盡力地服務鄉梓,也是可以讓人信賴的。
看到楊醫師堅定地站出來,提供鄉親一個「選擇的機會」,讓我對家鄉的前景充滿了希望,也為家鄉父老兄姊們有此機會而額手稱慶。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日前上網看到一位號「筆心」大德的開講,以及楊醫師「是危機,也是轉機」的感言,均是難得一見的大作,讓我感懷沉思良久:
看看這幾年家鄉許多建設的虛擲、發展方向的錯亂,以及鄉親們的哀怨茫然,我感到「我們確實需要一位具前瞻眼光、有創意思惟的領航者,帶領我們走向有希望的未來。」
我們都體驗過「學然後知不足」的窘況,對家鄉的諸多病灶,也許可以說是:「思」然後知不足。實在的說,目前在馬祖擔任高官的,是否個個都是「能者」,也許大家的看法並不一致,但應該較不會否認他們的勤勞。然而要有大作為,突破當前困境,單單靠勤勞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一個政策從釐訂到執行,必先經過縝密、前瞻性的思考。「思考」是突破現狀的動力、是減少錯誤的保障、是執政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如果政府部門沒有有效地利用政府與民間的資源,所產生的經濟後果遠比貪污更可怕,更不用說勤能補拙了。
馬祖以往的主政者,我覺得勤勞的時間多,思考的時間少,難免會像古代的佃農「終年辛勞,不得溫飽」一樣,他們是「終年辛勞,未見政績」。
楊醫師懷抱著讀書人濟世的理想,投入縣長的選舉。我希望他有機會揉合他「嚴謹思考」與「勤勞精神」的特質,為鄉親領航,加速把馬祖塑造成一個繁榮、和諧與驕傲的樂園。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2頁)
前往頁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