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回應王建華校長的「海上龍舟賽」 --閱讀人次 : 3539 王建華校長為推銷莒光所做的努力,很令人欽佩。「海上龍舟賽」固然是一個可嘗試的點子,畢竟欠缺他的獨特性。個人比較傾向站長家國兄「擴大舉辦花蛤節」的主張,原因無他:東莒擁有一處絕佳的福正海灘、由沙粒、黏土、碎石所舖成極長的潮間帶,提供了文蛤絕佳的棲息地。因為潮間帶干潮地段長而平緩,曝露時間短,形成防止文蛤過度被採的天然屏障。据個人有限的觀察,有文蛤或沙蛤生長的沙灘或澳口,多是面朝北面或東面,或許此二面海潮較急,相對提供較多的食物來源之故。
個人曾經參加過一次東莒花蛤節,因為行程倉促,至今乃覺意猶未儘。如果能將節目延續至次日中午,讓客人用完午餐後離開,將更完美(當然不是白吃白喝)。「花蛤節」舉辦兩次,因人潮不如預期,就打退堂鼓,大可不必,未成功的原因不在「花蛤節」本身,而在於相關的配合因素尚未成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便捷的交通。統一麵包到第七年才開始賺錢,所以「永續經營的事業」要避開操短線的思維。 南竿與莒光間的「任督二脈」未打通,空有「好山」、「好水」、「好古蹟」成了名符其實的「世外桃源」-只能望洋興嘆。
九年前本人任建設局代理局長時,雖然試圖改善東莒碼頭的靠泊條件,只可惜欠缺莒光鄉親的力挺,再加上不當政治力的運作,終至無緣為莒光交通改善做出貢獻。
我很喜歡把莒光介紹給客人,但是每次面對搭船登岸後奄奄一息的乘客,總是不忍,更為莒光鄉親長期以來所受的不便叫屈,但是莒光鄉親也不能卸責。近年來政府雖然花了大把的鈔票試圖改善,結果卻事倍功半、未如人意,最大的原因是沒有「搔到癢處」。
莒光適合旅遊的季節,主要是夏季。行程上應該脫離南、北竿的「依附行程」,宜單獨規劃兩天一夜的深度旅遊(挖文蛤、吃海鮮、戲水、古蹟之旅等既要吃飯又要過夜),這樣才能賺到觀光客的錢。這個觀點我曾經跟家菊兄提過;家菊兄可以寫、可以拍照,應該可以從莒光人的角度,設計一套兩天一夜的深度旅遊行程。風景管理處一定也樂於協助。「自己家鄉自己愛」,因為欠缺「內造」的社造,既無共識、也難長久。
其次談到莒光的交通;基於水域的特性(航行於南竿莒光及東、西莒間的船隻,易受側浪影響,左、右搖晃厲害,乘客很不舒適),要減少左、右搖晃,兼顧載客率、營運成本等各項因素,九十九噸左右,加裝穩定儀的船隻似乎值得考慮。
莒光有「好山」、「好水」、「好古蹟」,福正淺攤上還有淡菜以及挖不完的文蛤可以吸引觀光客,過多的包裝都嫌多餘,所欠缺的只是交通的連結。一談到交通,又脫離不了台馬間的海、空交通問題。單是解決南竿到莒光間的交通、只解決了「下游問題」,「上游」的台馬間空中交通的改善,在可預見的將來,還有一段路要走。如何利用相對穩定的海運,來規劃莒光的專屬行程,則是目前較可行的方式,莒光人才齊齊,應該想到接下來該怎麼做了吧?
北竿后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珠英女士,把沙灘上的貝殼加工,製作出許多美麗的飾品,很具有開發潛力,若能成立研習斑,研究推廣加工,後市相當看好。莒光在這方面的潛力更大,應該好好思考。印度有一句諺語:聰明的人把擋在路上的石頭當階梯。莒光才子曹昇華老師常說:「糊裡糊塗,黃金當泥土」,相信聰明的莒光鄉親如王建華校長,一定會想出「金點子」讓莒光發光。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共創馬祖成為「富麗、進步、健康且充滿人文關懷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