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16℃ AQI:58  風向:北 風力:16級 南竿雲高:15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12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李仁光(海員)

李仁光(海員)友善列印



張貼者
海員 
資深會員 

海員

來自 : 怡根齋
註冊 : 2007-12-23
發表文章 : 356
掌聲鼓勵 : 966

發表時間 : 2013-12-27 16:24:07
FORM: Logged


海員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海員 海員的個人首頁: http://blog.xuite.net/leejenkuang/twblog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給楊醫師的Email之五B --閱讀人次 : 2929

b、論【馬祖日報】媒體第四權角色
據「維基百科」解釋:
第四權的觀點認為,新聞界在憲法里擔負著一個非官方但卻是中心的角色。他有助於公眾了解問題、發表公共見解,因此可以領導和成為對政府的一種制衡。但是要達到這種功能,新聞界就必須獨立和免於受到審查。
很高興看到「馬祖日報」近來的表現,一些大膽的改革,諸如「公民新聞」、「馬上處理」的專欄,總算讓原先的撲克臉,露出一點笑容。
然而,改革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馬祖媒體的歷史和遊戲規則我不是很了解,有些想法固然很離譜,希望「姑妄言之姑聽之」。
一、 可否將發行人「楊綏生」改成「連江縣政府」。
據網路,「金門日報」發行人兼社長叫陳大鵬;「澎湖時報」董事長許朝鑑、社長張弘光;「馬祖日報」發行人楊綏生、社長宋志富。
可見三個離島各行其是,要改名不是很困難。
「馬祖日報」是納稅人出的錢,是為整個政府的運作服務,是人民喉舌,是政府各行政部門與民溝通的重要管道。以縣長的名字冠之,或許是戰地政務時期遺留下來的規矩,我是不了解。但是直觀上「馬祖日報」似乎成了每一任縣長的私有媒體,為落實縣長的政見、選舉服務。所以,如果沒有法規上的問題,建議將發行人名字改成「連江縣政府」,借以體現媒體的民主精神。也藉此告知縣府的主管、公務人員,報載的意見不是只針對縣長,大家都有份。你們都有責任去回應,回答你老闆提出的問題。
二、 建議設立實名制會員專區。
前些日子聽說馬報明年要開闢「烏鴉評論」專欄。直觀無疑是一大進步,但細究似乎作用不大,那些稿費是個浪費。馬祖媒體上已經不缺所謂的烏鴉評論,任何人在馬資網、馬祖日報上都可以發表匿名文章,有些顯然連烏鴉都說不出口的話都出現了,何苦再來個「烏鴉評論」來浪費納稅人的錢?
筆名,說的難聽一點,是塊遮羞布。也可能是言論不自由年代的產物。台灣的民主到了今天,言論自由已經領先世界,筆名應該不是很需要。
馬祖需要一批敢講真話的人,在馬資網上就可以看到一大批不怕死的人,應該說不怕罵的人,還沒到會死的地步。那一批人不分年齡,小到國中生,老到曾祖父輩。「馬祖日報」應該給她們一塊淨土,讓她們平心靜氣,唇槍舌劍,相互討論馬祖的公共議題,方能使馬祖正面的能量向上提升。
是故,建議馬報建立「百家爭鳴」或其他名稱的專欄,採用真名會員制。讓那些臉皮比較厚的,敢講真心話的人,有個自由、平等發表意見的空間。
稿費就免了吧。政府如有心,每年尾牙可廣邀筆者相聚一堂,一起抖落過去一年筆戰塵埃,握手言歡,明年再戰。畢竟,他們都是為了這塊土地的幸福。個人之間的恩怨就免了吧。
三、「馬祖日報」是否可以先於台灣,向全面數位化邁步。
前些日子,鑒於馬祖交通不時中斷,馬報又在台灣印刷,有建議馬報進行數位化的改革。宋志富社長告訴我,三年前您就有這個構想,至於為何沒有進行試點辦理,就不得而知。對一些新生事物的,如果把握不大,就先從小做起,做壞了,影響不大,也不會動搖縣本。
因此,我建議您先選個小地方試一試,無法推廣就收攤,摸著石頭過河,比較穩妥。馬祖需要有前瞻性的政府,帶領島嶼邁向幸福之路。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捨!得!2000.11.10
劉家國 
資深會員 

劉家國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4-01-20
發表文章 : 1362
掌聲鼓勵 : 8100

發表時間 : 2013-12-28 03:18:56
FORM: Logged


劉家國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劉家國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仁光兄引用維基百科,界定媒體具有「制衡政府」的功能,但需要獨立和免於審查。不過,馬祖日報並非「獨立」的媒體,它受到縣府和議會的控制,是關在「鳥籠」的媒體,將來唯有真正獨立於政治力之外,才有可能發揮「制衡政府」的功能。

 試問,馬祖日報能夠批判、監督和制衡縣長和議會嗎?

 美國開國元勳,也是第三任總統傑佛森(Thomas Jefferson)曾說:「如果我只能在有政府而無報紙,或有報紙而無政府之間抉擇,我毫不遲疑會選擇後者。」

 傑佛森此一名言,兩百多年來被不斷引述,然而,這句名言絕對不能用在馬祖,因為馬祖並未擁有一份獨立自主的報紙。

 長期以來,馬祖日報被民眾嘲諷為「馬屁報」,其原因在於報社隸屬連江縣政府,在預算制約和官僚體制下,馬祖日報作為官方的傳聲筒,乃至於淪為政治打手,是令民眾感到痛心,卻又無可奈何之事。仁光兄呼籲楊縣長辭去發行人,即使楊縣長接受,但馬祖日報就能因此獨立自主了嗎?社長不需要縣長任免,預算不必送議會審查了嗎?

 多年來,本人多次呼籲馬祖日報「公視化」,在政府補助下,由委員會獨立運作,馬祖日報才能真正獨立自主,成為有尊嚴的媒體。馬祖「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改革之路,十分艱辛與遙遠,只能期待未來具有政治家胸懷的新縣長,方能為馬祖民眾爭取到一份傑佛森口中的「報紙」!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布榖鳥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6-09-26
發表文章 : 210
掌聲鼓勵 : 481

發表時間 : 2013-12-28 03:31:13
FORM: Logged


布榖鳥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布榖鳥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幸福的苦行僧--劉家國�文:林淑萍 轉載自2013-12-18馬祖日報

劉家國到底是誰

 說起「馬祖資訊網」幾乎是人人都知道,但是說起劉家國這個人,很多人會想到的還是「馬祖資訊網」。

 從來不知道馬祖資訊網的(多非馬祖人),只要在Google查詢欄裡打下馬祖兩個字,馬祖資訊網總會是前幾個出現的選擇之一。而知道馬祖資訊網的人早就已經將馬資網變成了電腦裡「我的最愛」的連結,而劉家國就是這個已經無遠弗屆滲進大家生活裡的網站的「站長」。因為站長的頭銜,我想其實很多人是知道劉家國的;但因為總躲在站長的頭銜後面,我又想其實很多人是不知道劉家國的。這很多知道與不知道劉家國的人中,其中包括了我。

 我在20歲左右的年紀認識了劉家國,那是20幾年前馬祖還在戰地政務戒嚴年代的事情了。那時記得大家一夥20幾個人聚在北竿一家卡拉OK店在為戰地解嚴、民主選舉等等議題討論、喝茶、喝酒、啃是非策略。那時我們一群人都有一些過度正經政治的狂熱,那一種「狂」在那一家燈光有一點暈暗的卡拉OK店,更被放大,「劉家國式的爛漫」也在那樣的氛圍下完全地體現。

 劉家國式的爛漫

 一般人以為要問爛漫總應該要問「愛人同志」老婆的。不同於多數的一般人,劉家國的「愛人同志」是「政治」,而劉家國式的爛漫是一種已經滲到骨子裡對生活政治的激情。要跟劉家國聊天,一定要聊政治。一聊起政治,劉家國像是啃到骨頭的狗,那一種啃上就陷入一種找到天堂的神采奕奕,讓人看見身影有些苟僂瘦弱的他,完全活了過來,變成一個巨人凌駕於你眼前,當然,這時若你要他放下嘴裡那一塊「政治的骨頭」,是要跟他拚上命的。對於政治的熱情爛漫,劉家國有一種「苦行僧」的身影,暮鼓晨鐘似地漫漫也慢慢地為馬祖民主、生活政治前進,20多年來,從沒一天缺席地為馬祖敲一個永遠不同於官方聲音的鐘。

 因為這樣太有骨氣的堅持,劉家國很難在 「體制內」生存,而他自己也深深體認這個現實,所以除當了第一屆民選縣議會諮詢代表外(民國79年到 83年),劉家國早早就認命也知命地投入了 「體制外」改革的工作--辦馬祖通訊;辦馬祖資訊網。因為這樣的爛漫,劉家國無法給任何女人一個正常生活的爛漫:世俗價值下固定的薪水收入、世俗價值下的響亮頭銜。其實,這些世俗價值的名與利,以劉家國的聰明才能都是可以輕易拿到的,但是他 「選擇」了「不要」。因為,劉家國式的爛漫是無法被現實生活條件給打擾的;因為,一旦你將劉家國抽離他那一種劉家國式的爛漫,就像是魚離開了水,劉家國只有走上憔悴滅絕的路。  

 卡拉OK老闆的劉家國

 劉家國搞過卡拉OK的生意,這樣的往事恐怕讓人很驚訝。很難讓人從現在劉家國的身上看到那一種銅臭又世俗風塵味的舊劉家國。從東吳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的劉家國,65年回到東引當了一年的老師。後來因為與當時的校長理念不合,就決定棄教職從商。

 民國68年開始經營的「海角咖啡屋」是劉家國從商以來第一個打響名聲的招牌。咖啡屋的生意很好,兩年後,很有生意頭腦的劉家國意識到當時在台北風行的卡拉OK,馬上將這一股70年的風行引進了東引。天天數進很多鈔票的日子,讓劉家國決定擴張事業的版圖,於民國72年將海角交由弟弟經營,他就進軍南竿,花了近半年的時間裝潢整理「歡樂島」。只要在馬祖生活過,5年級生以上的人幾乎都知道歡樂島的,而這個鼎鼎大名的歡樂島也是劉家國開的。為了年底可以好好地撈上一票,劉家國還特意趕在農曆年前開張這一家馬祖第一的卡拉OK店。因為撫慰了戰地陽盛陰衰與無處消磨時間的苦悶,劉家國的「歡樂島」生意好的要命,從民間的三教九流到軍中的高階軍官都常常沉迷在「我無醉、我無醉」搖擺的日子裡。因為歡樂島的財源滾滾,一些眼尖的馬祖人紛紛加入這個極賺錢的生意行列,短短一年,南竿就又多了5、6家卡拉OK店,其中包括了掬水軒、金世界等等。

 這樣紙醉金迷的卡拉OK生活,給還在軍管戰地政務純樸的馬祖帶來了很大的震撼,除了老婆們常常要到OK店裡找老公以外,阿兵哥還常常因酒醉與為小姐爭風吃醋而打架鬧事。礙於這樣的軍紀敗壞,當時的馬祖司令官很頭大,於是,於民國74年採取了一些策略,希望能把這一股氣勢焰到不得了的卡拉OK風給澆一把水。首先,利用當時軍政一家的體制,縣政府增加店家的營業稅(從原本每個月2 千多元的稅增加到10倍多的2萬多元),希望能讓店家知難而退,一一歇業。誰知道,這一個舉動,讓原本很生意人的劉家國,突然感受到戰地政務軍人獨專力量的存在。這一個單純幾萬元錢的事件,促發了潛藏在劉家國細胞裡的「叛逆」,他給帶了頭,聯合當時的店家,告起了縣政府,與當時蔚為天廳的戰地政務進行訴訟。就因為這樣的因緣,這一個不公義的憤怒、讓劉家國搖身一變從一個銅臭味的生意人變成了捍衛民主自由的戰士。

 讓體制內人頭很大的劉家國

 劉家國是試過也想要做體制內改革的,大概在民國75年,他經由東引鄉民的票選,選上了鄉諮詢代表的三人名額,當然,在當時的戰地政務的制度下,這三個人的代表需要經過政委會圈選出兩人,因為他的「不聽話」,當然他沒有被圈選上。一直到了民國79年,軍方呼應民主的呼聲,有了第一屆真正民選的縣政諮詢代表,劉家國才真正地當上所謂的民意代表,開始從體制內從事改革。過著在體制內需要體貼民意與上意諮詢代表的日子,劉家國一天跟好友曹以雄說出「說謊是政治人物的日常工作」的感概。體認到自己不適合需要討好選民又要跟人常常豁在一塊的工作,太「真」的劉家國在苦苦捱過一屆的諮詢代表的日子後,就澆熄了體制內改革的狂想,選擇不繼續選舉連任。當時,他的退出不再選舉,一位縣議會資深人士說:「讓很多縣政府的官員與諮詢會的代表同仁們都鬆了一口大氣。」、「再也不用應付他那咄咄逼人,讓人出不了聲的…你怎麼講都講不過他,因為他實在太認真了,功課做得很多。」

 知道自己不願意脫下劉家國式爛漫的無法妥協,沒了諮詢代表位置的劉家國說服了剛當上代表的曹以雄幫他安排一個位置,當起了「助理」,給曹以雄養。有了這樣可以說是衣食無缺五萬塊薪水的安心後,除了認真地當曹以雄助理外,劉家國就後繼無憂地開始實踐他體制外改革爛漫的實踐:「馬祖通訊」。

 馬祖通訊時代的劉家國

 應曹原彰的號召,劉家國在台灣解嚴後加入推動馬祖戰地政務解除工作的努力,擔綱起「馬祖之光」的主編,這個工作持續了近四年。後來,曹原彰在宣布馬祖戰地政務結束的確定後,認為「馬祖之光」的歷史使命已完成,決定停辦馬祖之光。這樣的契機,讓劉家國決定來辦自己的「馬祖通訊」。81年的 8月29日馬祖通訊創刊,決心不要任何有官方色彩的經費(擔心被官方給箝制,無法自由地發民主之聲),劉家國靠著他認同的捐款,有時錢很多,有時錢很少地就搞起了「通訊的日子」。當主編、當採訪記者、當文章校稿者、還要當貼郵票寄送通訊的小弟。這樣的一人雜誌社,號召了許多民國80年代有心之士們的參與寫稿。這些有心之士們就有些人偷偷地(因為身居縣府或公務職位);有些人是光明正大地一起寫稿進行 「後戰地政務時代」縣政與社會的改革,為當時馬祖人的生活添了許多可以發聲的激盪與樂趣。(未完待續)

註:本文轉載自2013-12-18馬祖日報 /文:林淑萍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戰地協會 
高階會員 

戰地協會

來自 : 連江縣馬祖戰地文化協會
註冊 : 2013-09-26
發表文章 : 130
掌聲鼓勵 : 217

發表時間 : 2013-12-30 11:49:44
FORM: Logged


戰地協會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戰地協會 戰地協會的個人首頁: http://yaoshanyingqu.simplesite.com/418038222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謝謝劉站長的回應。
多年來,本人多次呼籲馬祖日報「公視化」,在政府補助下,由委員會獨立運作,馬祖日報才能真正獨立自主,成為有尊嚴的媒體。馬祖「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改革之路,十分艱辛與遙遠,只能期待未來具有政治家胸懷的新縣長,方能為馬祖民眾爭取到一份傑佛森口中的「報紙」! 
問題是:在政府的補助下,所謂的委員會能夠獨立自主?
完全獨立的馬資網也未必完全能夠批判、監督和制衡縣長和議會
凡是改革必有一段艱辛的路,先從零做起,一步一腳印,方能水到渠成。
劉站長不必心急,加油了!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馬祖戰地火鍋訂位專線: 0836-23308 0928-094-031 0912-219-157
劉家國 
資深會員 

劉家國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4-01-20
發表文章 : 1362
掌聲鼓勵 : 8100

發表時間 : 2013-12-30 12:38:09
FORM: Logged


劉家國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劉家國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戰地協會 wrote:
問題是:在政府的補助下,所謂的委員會能夠獨立自主?

 沒有錯,雖然在政府補助下,委員會卻能夠獨立自主,原因是委員會的董事由縣長提名,縣議會開公聽會對人選進行審查,凡議會認為該委員立場不夠公正者,可不予通過,縣長再提人選。
 以上的機制,最早由老牌民主國家英國開始實施,政府收取的電視牌照稅補助給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而BBC在英國入侵伊拉克時,照樣批判英國政府,因為它雖然接受補助,但卻不受英國政府控制,可以獨立行使媒體權力,而受到全世界的尊敬。
 後來日本的NHK,我國的公共電視台,都是比照BBC模式。只是我們的公視因為藍綠之爭,使得董事和董事長之爭,擺濫多年。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BBC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