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發展戰略初探(海盜篇) --閱讀人次 : 3099 馬港社區發展協會/李仁光
在【交通篇】的結尾,我這樣說:「如果三體快輪的路行不通,政府還有路可走嗎?在下以為政府必須堅持推動購買快輪方案,但私下還得準備另一條出路。萬一買不成快輪,馬祖的交通與觀光如何解套?也許這涉及到馬祖觀光產業市場的定位,請容我在「市場篇」中再討論」。
原本想馬上開始討論相關「市場」的議題。但前幾天受社區協會理事長的委託去台北參加行政院研考會的一場【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分區論壇】,使我想到馬祖發展更重要的一個因素---奮鬥精神。
無疑,進入市場競爭,就面臨著商戰。作戰需要信念、精神和勇氣。我在思考,馬祖的政府有打仗的能力嗎?所以,面對再好的市場,對沒有商戰能力的人來說,沒有絲毫意義。
“南竿塘土匪”。這是以前對岸連江縣沿海一句罵人的話。「南竿塘」就是「馬祖」,「土匪」即「海盜」。意指馬祖人之強悍。
“我是馬祖的頭號乞丐”這是馬祖前縣長曹常順說的話。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這陳雪生前縣長和當今楊縣長都說過的話。
海盜;敢冒險,有個性,有輸贏,會喪命。每一次出航都有很明確的目標,完全靠自己的團隊在作戰。雖然對整個社會來說是負面了些,但他反映了馬祖人的祖先敢於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敢向命運挑戰的勇氣和奮鬥精神。據說馬祖人在軍中也以強悍聞名。
乞丐;只有低聲下氣求的份。反映了戰地政務時期馬祖人的悲哀。
孩子;有權向大人要,有資格又哭又鬧。反映民主時期馬祖人理直氣壯的聲音。
這三種心態,反映馬祖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的觀念和思維。
當然,做乞丐不如做孩子開心,當孩子可以隨心所欲,可以哭,可以鬧,可以要得到糖吃。但如果不趁父母還有能力照顧的時候,學一點本事,將來恐怕很難有好日子過。
我在想馬祖政府進入市場之前得先找回祖先的奮鬥精神,說穿了,也就是海盜的精神,當然不是要我們的政府下海當強盜。只是不要再當乞丐或小孩了。要大膽加入市場竟爭,在竟爭中培養政治精英和企業人才。以自己的精英團隊為核心,請政府、專家、學者協助,在市場競爭中成長。有效發揮政府團隊和民間企業、民間團體建設家鄉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馬祖的發展才有希望。
此次的【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分區論壇】是關於離島的部分。很顯然,金門的代表和澎湖、馬祖的代表在思維和觀念上相差甚遠。金門的代表說我們不要錢,中央給政策就好了。你也許會說金門是全國縣市中唯一財政有盈餘的縣,當然對金錢不感興趣。可是世界上有誰怕錢太多?仔細想想,澎湖、馬祖政府要的是魚;金門政府要的是釣竿。不是嗎?
政府計畫將國內分成「北北基宜」、「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花東」、「澎金馬」七個跨域治理分區。把金門、馬祖、澎湖劃分為一個區域,進行跨域合作。然而,三個縣的代表都認為不妥。原因是三地在地緣上相距甚遠。有一點風馬牛不相及。
政府為什麼要把澎金馬綁在一起呢?就一個原因:同是天涯淪落人。都是離島,不管天高地遠,就必須送作堆。難怪有代表開玩笑說我們綁在一起向中央政府要錢就好了。為什麼「澎金馬」不能一起都和「北北基宜」跨域合作,一定要自成一個區塊?或讓澎金馬各自選擇台灣本島的任一區域進行跨域合作呢?其實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澎金馬與國內其他區域的跨域合作,只是政府資源的分配和國內觀光客源、醫療體系的協作。離島跨域合作的利多應該在西岸,在中華民國行政區以外的地區,在中國十多億人口的市場。
且不說澎湖和金門。開放這麼久了,我們馬祖政府從西岸市場賺了多少錢?當一隊隊陸客從馬祖上空飛往台灣本島的時候,為什麼馬祖沒有人潮?馬祖政府有魄力和勇氣全面進軍大陸市場嗎?
想想祖先的海盜精神吧,不要一心只想當小孩。隨著兩岸關係日趨和緩,馬祖的經濟形勢將越發嚴峻。邊緣化的陰影已經出現,就看我們政府的智慧了。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