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故鄉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吳老師撰文) --閱讀人次 : 1638 聞說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溪邊老婆子,
喚汝舊時名。
故鄉是祖先流浪的最後一站,對任何人來說,故鄉都只是一個印象。
莫道故鄉生處好,
施恩多處便為家。
今年農曆年,回馬祖陪老媽10天。由於工作太忙,元宵節無法回去,縱使回去,也不見少時的年節氣氛了,除了當年的老屋古厝,都已荒廢成殘垣斷壁,連小時候走的路,也已經荒草蔓煙,無路可走了。正應證那句俗話:
世上本無路,人走多了,便成路了。路久沒人走,變成荒坵了。
馬祖的春天,真的很美,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可惜的是:
千山鳥飛盡,
萬徑人蹤滅。
孤獨老村夫,
無心賞春光。
少了觀光客,我輩皆年近7旬,不是來台灣陪兒孫過年,就是去大陸走親訪友,馬祖街上冷冷清清,毫無年節歡樂景象,倒顯得有些淒涼!
馬祖縣政府,很努力的爭取鄉親們多回故鄉過年,卻成效有限。鮮少人回去,只有極少數的年逾八旬老倆口,還留在馬祖的耆老門,他們的兒孫回來相陪。但年輕人早以對馬祖毫無「土親概念」了,再過10年,恐怕會更少更少了‘‘‘‘‘
春風又吹江南綠,
明月何時照我還!
吳軾子2025.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