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也有「安平追想曲」嗎? --閱讀人次 : 1422 1960至1980年代,有許多當時在馬祖服役的軍官和老士官,娶了馬祖女孩,隨著每兩年的部隊移防,他們也定居台灣,大都過著美滿幸福生活。當然其中不免也有不幸離異,或未修成正果,在馬祖發生了令人遺憾的悲劇,這些故事鮮少人關注。其實他們也是「那個年代」屬於我們特殊戰地歷史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正面負面,都不該被忽視遺忘,仍應完整詳實的將之記錄下來。
台灣最哀怨最悲情的一首閩南歌「安平追想曲」,從歌詞中泣訴,道盡了「那個年代」的一些台灣少女跟外來政權的愛情悲劇故事,詞曲都是那麼的讓人鼻酸,何掏一把同情之淚。
日本電影「證人」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敘述一位日本女子二戰後與駐守日本的美國大兵(黑人)在一起,生了一個兒子,不久美國大兵移防回本國,將兒子帶回美國,那位日本女子親手編織了一頂竹帽給她兒子。20年後,長大的黑人兒子帶著竹帽來日本找他母親,而他母親已是一位頗有地位的名媛,她不願20年前的往事被別人知道,約了她兒子,開車載到荒僻的山頂,親手將她親生的黑人兒子推下山崖,而她當年親手為兒子編織的竹帽,也隨之飄落山谷,最後她被繩之以法。
上述的這二個都是較悲情的故事,但絕對不會只是單一個案,它反映出,在那個剛剛結束的戰後年代,一個原本純樸寧靜,又貧窮落後的農村,突然間進駐了數萬名外來政權的部隊軍人,在軍民互動的生活中,必然會偶然發生一些男女情事,凡人都有七情六慾,難免會衍生許多街頭巷尾的八卦故事。
在我們村子裡,就有好幾位年輕貌美的女孩,嫁給了副村長指導員(少尉軍官),或嫁給馬防部的年輕軍官,或嫁給老士官的,大部分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也有些因畸戀而變成悲劇的,一位老士官與某有夫之婦有染,當部隊換防時,婦人不願也不敢隨老士官去台灣,結果老士官拿手榴彈引爆,跟婦人殉情,同歸於盡的不幸事件。此事當年在村裡引起不小的震撼,那個年代,很容易就封鎖傳播,不久就平息下來。而我們的村子也被禁村了一陣子,不久阿兵哥入村,小雜貨店和漁民菜農也大受影響,值到下一批換防部隊再來。
在那個風聲鶴唳,兵荒馬亂的「準戰爭」年代,馬祖居民大都比較貧窮,靠打漁、種田、養豬維生,養一頭豬需半年以上才能賣,一頭豬大約賣300元,當年的小學老師月薪約1000元,而嫁一個女兒的聘金有3萬元,是一個很可觀的數目,此比喻或許有些不得體,然而在那個年代,確實是窮苦人家改善家裡生活得很大一筆收入。
1968年,國民義務教育延長至9年(國中畢業),但是很多農家女兒都只念到國小畢業。因為,較晚入學,又一再留級,有個小學畢業時已經15、16歲,在家裡工作兩三年,就可以嫁人了。很少過了20歲還沒嫁人的,記憶中村裡嫁給年輕軍官和老士官的女孩還真不少,後來也都很幸福。
筆者撰文所謂「戰後嬰兒潮」的際遇,會讀書的男生,獲保送各國立大學(師大較多),畢業後返馬服務,表現傑出者,如今大多是馬祖政治精英,掌握馬祖的各項政治資源,光宗耀祖,享受榮華富貴,風光無限。
而同為「戰後嬰兒潮」的馬祖婦女同胞們,受制於迂腐的重男輕女觀念,父母們大都不願讓自己的女兒念太高的書,小學時,男女比例差不多,國中時少了一半,到高中一個班都只五、六個女生而已,能念到大學的更是屈指可數。並非女孩不會讀書,而是父母們的觀念保守,犧牲了女孩們的權益,那時毫無兩性平權觀念。
甚至有的把女兒當作「財產」待價而沽,嫁個女兒,3-10萬不等,可不能白養。同一個世代的人,男女性別不同,際遇天壤之別,是誰怨兵荒馬亂的那個年代?還是怨古老中國人重男輕女的舊思維呢?
西方朔 2018年6月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