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為林義和確立一個歷史定位 --閱讀人次 : 3547 二月初,在中央廣播電台台灣之音的節目中,聽到一個介紹馬祖旅遊的節目,主持人特別以「抗日民族英雄林義和」稱之,並略為陳述了林義和的生平事蹟。台灣之音的政治立場偏綠,能以如此客觀的評價林義和,誠實不易。
曹爾忠於1993年首次當選立委時,他岳父黃星華先生要爾忠兄去拜望連江縣的前輩嚴靈峰先生,他祖籍福建連江縣黃歧鎮人,與另一位連江縣籍鄉長林則彬先生都是旅台鄉親中,頗具聲望的鄉長前輩。
在爾忠兄拜望嚴靈峰的交談中,嚴老特別提到馬祖抗日英雄林義和,並要爾忠兄多收集有關林義和的抗日史料和文獻,說在軍史館好像見過有記載林義和的史蹟。畢竟林義和確實曾經是叱咤風雲的閩浙一帶抗日游擊隊,在國家民族大義之前,林義和是一位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抗日英雄,這一段真實的歷史是不容抹滅的,可惜馬祖縣政府未予重視。
家父在生前是我們四維村最會說書的人,大多說三國、七俠五義、岳飛、水滸傳等,在不出海打魚時,漁民們都聚集在芙容澳口補漁網,大家一邊補網,一邊聆聽老爸講三國。在說古書之餘,老爸也會提及林義和的英勇事蹟,還有曾任林義和貼身侍衛之一的劉金佃老伯也偶而幫腔,說曾在馬祖舊街開雜貨店的「依灶伯」,擔任過司令部的總務,負責記帳,還有......可惜當時年紀太小,不懂得記錄下來。因為村里的漁民們有些都在林義和游擊隊扛過槍的,他們都是第一手親自經歷那段歷史的人。
四維村長全寶兄曾向縣政府文化處請求補助經費,做此方面的文史研究,和樹立雕像,迄今仍在積極爭取。筆者籲請爾忠兄及林義和工作坊的夥伴們,大家一起來找尋那一段失落的歷史,為抗日英雄林義和先生做一個正確的歷史定位,還他一個該有的公道。筆者常謂之:歷史為賢者諱。何況,林義和確實是有史可察考的抗日民族英雄。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103年續修連江縣志〈人物志〉:林義和傳略
林義和乳名「利利」,鄉人暱稱「乞食仔利」,祖籍福建省長樂縣金峰鎮錦鳳鄉,民國前3年10月1日(農曆8月18日)出生於南竿塘西尾村(現四維村)。
林義和秉性活潑好動,少年好賭,僅粗識文字。十四歲學習近海漁業,由於體型瘦高,動作靈敏,十六歲就能獨當一面。後來遭鐵板村陳姓兄弟誣陷與欺負,憤而棄漁從商。
林義和在父親資助下,購置二手中型木質帆船一艘,以平潭為主要經商港口,從事貨物運輸。貨船也航行福州、連江、長樂、福清等沿海港口,經營漸入佳境。由於性格豪邁,交遊廣闊,平潭也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民國26年9月,日本軍艦控制閩江口海域,攔截搶劫商船和漁船,殺人越貨,政府自顧不暇,馬祖列島形同無政府狀態。某日,日軍攔截兩艘滿載貨物的商船,停泊南竿塘馬祖澳多日,民眾對船上貨物雖有覬覦之心,但害怕日軍殘暴,並且擔心船上設有電網,不敢輕舉妄動。林義和偵察得知船上無人看守,便邀集有膽識的漁民數人,穿長統膠鞋,手持木棍,乘著黑夜,先放狗登船,再用木棍探試,發現無電後,連夜搬運貴重貨物。民眾得知消息,競相搶運,對於膽識過人的林義和,深感佩服。
27年4月26日夜,依附日軍的海匪吳依恪(長樂人),率二十餘人竄到北竿塘,竿塘聯保主任王宣猷拒絕交出槍械和文件,遭槍殺殉職。此後,吳依恪經常借勢勒索南北竿塘鄉民,甚至趁機洗劫西尾村,並刑求林義和妻子朱氏,逼迫交出財物。
吳依恪橫行南北竿塘,人心惶惶,保長翁成燦、陳郡利都攜眷逃往筱埕鎮,聯名請求連江縣政府剿捕吳匪。縣長莫潤薰報請省主席陳儀同意,由林義和組織敢死隊數十人,潛回南竿。6月中旬某夜,趁吳匪部眾出海搶劫,林義和率隊員一舉擒獲吳依恪,押送縣城,6月19日斬首示眾。縣府發給有功人員獎金1700元,並委任林義和為縣府探警,負責海上緝私。
林義和回到南竿塘後,開始認真執行公務。某次緝獲一批煙土,被隊員侵吞過半,縣府據報嚴厲追查,林義和被扣押並解職,經親友籌措鉅款,打通關節,才獲釋放。一個多月後,林義和不甘投閒置散,決定自組地方武力,趁福澳村謝神演戲,召集曹常霖等十餘人,闖入竿塘鄉公所,將槍枝、子彈搬運一空。不久,再前往大陸搶劫千噸鐵殼貨船「智多」號,從此武裝勢力迅速擴展,成為閩江口和馬祖列島一霸。
28年,林義和依附日軍,擔任日本偽政權「福建和平救國軍」第二集團軍第一路軍司令,同時收編海匪林震(長樂人)為獨立支隊,約500人,盤據白犬島。29年初,日偽「福建和平救國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余宏清(又名亞楻,福清人)在南竿塘遭國軍圍剿,槍傷不治,副司令王福民接任,但實際卻由林義和掌權。
29年8月27日,林震叛變,派陳依發率部眾偷襲芙蓉澳司令部,林義和跳窗脫逃。後來經日本設在廈門的「興亞院」調停,林震將責任全部推給陳依發,把陳依發槍決了事。
林義和回到南竿塘後,招集舊部,重整旗鼓,並大事招兵買馬。鼎盛時期部眾三千餘人,各式船舶數十艘,以「做餉」(向漁商船收保護費)為主要經濟來源,收入日益豐厚。30年左右,林義和以芙蓉澳為中心,在南竿塘大興土木。
一、重建司令部:設在芙蓉澳的司令部原本為簡陋房舍,新建磚石外牆雙層樓房一棟,至今舊址仍在。
二、發展漁業,蓋商業大樓:興建「新華公司」三層木屋於芙蓉澳西側,經營遠海定置網漁業。
三、新建洋樓:興建磚石外牆雙層樓洋房四棟,作為接待外賓、聚會、議事、活動及寢舍。
四、設兵工廠:租用民房,充當兵工廠,製造步槍兼修槍械,及維修輪船機件。
五、設碾米廠:採購稻穀,碾米儲存。
六、設修船廠:專責維修木船及鐵殼船。
七、設發電廠:購置發電機,供應西尾村至科蹄澳一帶的公私照明及各廠房電力。
八、建立通訊系統:佈設電話線路,購置電話機。
九、構築馬祖澳防波堤:距離澳口百公尺左岸構築長堤,抵檔南風浪,後因林義和遇害而未竟全功。現今大退潮時,仍可見到水面下的長提,可見當年工程之浩大與艱鉅。
十、開鑿水井:因人口激增,開鑿水井多座,現今僅存四維、仁愛各一座,民眾在水井旁立碑紀念。
這時期,從西尾村到馬祖澳,沿路搭滿商店,洋華百貨充斥,往來客商絡繹於途,南竿塘空前繁榮。
當時盤據白犬的日偽「福建和平救國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張逸舟(仙遊人),曾經兩度派人前往南竿塘,洽談合作事宜,但都被林義和拒絕。事實上,張逸舟私下與軍統往來密切,他的幹部林滄圃與鄭德明也都是軍統情報人員,奉命滲透進入日偽部隊。張逸舟表面全力效忠日軍,數度聽命進攻平潭,取得信任。
30年8月初,林義和透過竿塘鄉長翁成燦等人連絡連江縣長謝真,準備投誠反正。9月28日,兩人在筱埕鎮海潮寺會面,林義和告知謝真:「現有人槍3千左右,除步槍及手槍外,有輕機槍22挺、迫擊砲2尊、山砲1尊,大小汽船22艘,分駐南北竿塘、崳山、琅岐、壺山等處,維持漁民安全。因處敵海軍勢力範圍之內,所以接受和平救國軍第二集團軍第一路軍番號,並與廈門興亞院取得聯絡,對於敵人殘暴行為同樣深為痛恨,目前純以維護海島漁民安全為職志,絕非甘心附敵賣國殃民,請求政府諒解。」謝真也提出「獻敵人首級」和「奪取川石島」等數項要求,希望林義和伺機立功,但林義和都無力達成,以致政府當局對林義和的反正是否真誠,始終抱持懷疑態度。
另方面,由於投誠反正消息走漏,31年4月初,林義和被召到廈門「興亞院」質問,日軍軟硬兼施,一面斥責說如果投靠政府,就派軍艦殲滅,一面拉攏說日軍近期將大舉進攻,會繼續派任務給他。
張逸舟得知林義和在廈門被日軍斥責後,4月17日,派林震、鄭德明、林滄圃等率一千多人包圍東引,殲滅第二集團軍第三路軍李輝部隊,使得林義和失去羽翼。7月初,林義和把主力逐步從南竿塘向霞浦東沖一帶轉移。8月7日,霞浦縣長莊臬坤電告第三戰區,謂林義和集結六百多人於東沖七星,將於一個月內向政府接洽投誠,然而政府始終沒有動靜,林義和進退維谷。
9月6日,日軍一艘砲艇駛抵南竿塘芙蓉澳,邀請正副令司登艇會面,林義和率王福民、盧演昆、翁慶生等人赴約,登船時,隨行護衛被擋駕,四人登船後,立刻被扣押。砲艇出港,日軍將四人交給等候於港外的張逸舟所屬輪船「共存丸」號。當天,張逸舟率部登岸突襲,林義和部眾1800人被俘,砲隊、機槍等重武器及步槍646枝,全部遭繳械。
9月8日(農曆7月28日),張逸舟幹部黃玉樹、鄭德明與林滄圃等三人,在「共存丸」號輪船密商,決定以鐵板綑綁林義和,投沉於南北竿之間的進嶼海域。一代豪雄,英年殞命,得年僅三十四歲。
林義和娶有四妻,與第二任妻子朱氏生育一女一子,兒子早夭,女兒林好音幼年巔沛流離,後定居南竿,曾任多屆婦女會理事長及縣政諮詢代表,女婿黃星華曾任東引鄉長、縣府建設科長及漁會總幹事等要職,外孫女黃如琴也曾任婦女會理事長,外孫女婿曹爾忠為首位縣籍人士出任縣警局局長並當選五屆立法委員。昔日雄霸竿塘的林義和,後代多人成就不凡,名聞鄉里。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