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僅一人就足以代表馬祖的特色-李小石 --閱讀人次 : 3471 去年(2012),馬祖藝文界走了張信義,今年(2013),走了李小石。這兩個人的離開,是我個人的損失,也是馬祖藝文界的損失,尤其小石的遇難,更是全馬祖人的損失。
我個人在情感上有著脆弱的一面,會受戲劇性的悲情感染,對愛情嘆息、親情難過,面對大愛動容,對於小石的抉擇,即便預知登山的「宿命」定位,以「英雄」的形象解脫,卻讓我的生命有著不能承受之重,這種精神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影響了我,相信也會影響許多後學。
小石和我同是津沙村出生,他和我三哥木松很熟,木松小時很會畫圖,小石認為我們家族有藝術基因。我和小石認識是在87(1998)年的事了,我承辦馬祖藝文展於國父紀念館翠溪藝廊,我和他連絡上了,他很客氣的答應我參加展出,並配合一切後續事宜,之後我們常常聯合展出,在台灣、馬祖、大陸參加畫展開幕,或參加兩岸交流現場揮毫,就漸漸變成朋友了。聖母峰歸來他開始活躍,也開始關心我的經濟狀況,有一次匆匆到家裡,拿了兩萬元說:「我也沒有很多錢,算便宜點,隨便拿一張畫給我」,我讓他挑了一張,框都不要就急忙去搭飛機回台灣,當然我很感激。他說等他更有名了,經濟比較充裕了,他會買我更多的畫,找財團來買!國父紀念館最北的印象我的個展出版了畫冊,我送他一本。過不久他來電,問我「津沙退潮」能不能賣他,要分期付款,我回說一張縣政府收藏了,一張台商想買。那能不能再畫一張津沙退潮,我說好,當然都沒有動筆。年前我去台北處理畫冊寄回馬祖,看到小石要的那張畫,一股衝動就要把畫寄給他,他問我多少錢?我說不用錢!他說一定要的,我說;那隨便吧!他向我要帳號,說年前給我寄,我沒理他。年後開市;他和他老婆都要我的帳號,2月21日(農曆十二),分幾天連匯三次錢給我,小石兄在4月8日出國前的一個時間,大概3月中下旬打電話給我,問錢收到沒有!還約我和我哥曹木松去他家坐坐,這下子只有等我的人生功課作完畢,功德圓滿後再見了!
對小石來說,登山無疑的是他的最愛。人生當中初次感情受創,他選擇爬山消耗體力來療傷,繪畫創作遇到瓶頸,他也是選擇爬山,可見登山是他逃避現實紓解壓力的管道。這裡可以看出登山對他來說,家常便飯毫無困難,山對他來說猶如母親的懷抱。他對藝術的態度是謙卑恭敬的,繪畫的難度對他來說比登山還要有難度,「因為懂所以知道困難,因為懂所以暸若指掌,因為達不到標準所以困惑!」。
他在書法家藤川的指導下,從正楷入門,以于右任草書為專擅,並帶入他的繪畫之中,尤其畫老鷹、松、鶴、竹子等。他的繪畫簡單大方,用色也不複雜,這其中有很大部分受丁學洙老師的影響,將台灣寶島熱帶氣候色彩融入,大紅大綠、石青朱紅,特有精神,又不互相干擾。山水有黃君璧之姿,滾滾飛瀑,氣象萬千。花鳥有丁學洙之色彩。觀其畫鷹,結合于體草書,更見其鐵劃銀鈎,蒼勁有力,氣勢逼人。畫竹,常三五筆,葉葉向上,多屬高海拔的竹子,象徵著不屈堅忍的君子氣質,這種氣質在其他構圖上都出現向上仰望的動態。其攝影自學成才,高山攝影更是集其一生之精華,以書、畫、作家之眼,捕捉大自然之浩大、奧妙、無窮盡的極度之美,是其他登山家無法出其右的;即便是攝影高人,能爬上八千公尺以上者幾希。其文學接近紀實,娓娓道來,侃侃而談,字裡行間,驚險萬狀,一個閃失,即為千古。其為人豁達,誠懇熱情,粗獷中有細緻,樂於助人而多有人助。
我們經常會掛在嘴上「讓馬祖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小石兄用生命將馬祖背出去,而且登峰絕頂,大陸藝術、學界常用「牆內開花牆外香」來形容藝術家通常是在外地出名被認同後,才水漲船高受到重視,小石先生不也是這樣的嗎?這樣一個具有高知名度、世界級的登山家,頂著書法家、作家、畫家、攝影家多才多藝的光環!我在「華山論畫」一文中曾記錄一段話「...僅一人就足以代表馬祖的特色...」李小石先生足堪表率,這樣的代表性,是可以讓世界走進來的,他可以和亮島人一樣重要,馬祖藝文界以他為典範。
馬祖藝文協會 連江縣青溪新文藝學會 理事長曹楷智
已有 18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