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我的父親曹典樟/作者:曹瑞芳 --閱讀人次 : 15431 〔本文轉載自20110319馬祖日報〕
當我思索如何跟你「講故事」的時候,我發現,
我自己,以及我的同代人,對那個「歷史網絡」其實知道得那麼支離破碎,而
當我想回身對親身走過那個時代的人去叩門發問的時候,
門,已經無聲無息永遠地關上了。
_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1949,一個顛沛流離的年代,我的父親曹典樟,隱忍被迫遷徙與逃離的傷痛,在馬祖白犬島重新低頭播種,竭力耕耘,以「勤儉自律,恪守誠信」的美德成就不凡的莒光傳奇,使他的人生從一無所有轉變成一無所缺。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祂使我的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
(詩篇23篇1-4節)
我的父親曹典樟,1929年出生於福建省長樂縣潭頭鎮曹朱村,祖父曹堯卿為前清秀才,育有六男二女,祖母邱氏則是一位敬虔的基督徒,父親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自幼不樂泮水而喜習陶朱之業,十餘歲時即往來長樂、福州馬祖之間貿遷有無。1948年間,父親即曾多次從長樂僱用船隻載運貨物到今馬祖列島的莒光鄉,供貨於當地漁民,同時亦將漁貨運回大陸銷售,曾經因躲避海盜而藏身於東莒大埔水道的林坳嶼岩縫一天一夜始脫困。
1949年冬,父親與大伯父曹典雍再度來到莒光島,孰料大陸局勢驟變,戰火攔阻了歸鄉路,他和伯父無法回到長樂老家,至1950年1月,大陸和莒光島的往來交通完全切斷,白犬島青蕃村,也就是今日的連江縣莒光鄉青帆村,時年20歲的父親從此在這裡安家落戶,一生的命運與際遇也從此改變。
1950年代初的白犬島和東犬島,聚集了一批義不帝秦的志士,他們就是後來改編為反共救國軍的東海部隊,當時為數約四五千人,一時之間島上人聲鼎沸,由於部隊袍澤之間絕大部份都是操持福州方言的同鄉,他鄉彷彿就是家鄉。斯時孤立海上的小島,除了四周取之不絕的漁獲外,其他民生物資缺乏,赤手空拳的父親,面對倉皇時局,擺在眼前的路不是走進東海部隊吃糧,便只有上船成為撒網海上的打漁郎,然父親卻憑藉其昔日貿遷往來的經驗,及恪守誠信的聲譽,1952年在義父陳永敏等親友的協助下,於青蕃村開設三友行。
創業初期小本經營,以買賣雜貨為主,然因島上商家不多,乃至三友行成為無所不供的供需站。1955年,父親與母親陳福金女士經媒妁結為連理,婚後育二男六女,母親性剛毅,有賢德、善持家,父親克勤克儉、踏實經營,三友行的生意更是蒸蒸日上。時值國軍進駐馬祖,兵馬雜遝,人潮洶湧,三友行營業範圍益加擴大,舉凡軍民日常生活所需、百姓食衣住行所資,以及漁船、漁民所用,絕大部分由三友行供貨。
當時馬祖與台灣交通不便,父親深明機杼變通之理,乃投資經營海運,川行台馬之間,船隻除供自家載運台灣採購的貨品外,亦蒐購地方黃魚、蝦皮和醃魚等漁貨運往台灣,稍後並在台北、基隆設店從事批發,父親因緣際會,獲利無算,並開馬祖鄉親在台北置產之先聲,馬祖日報甚至謬譽為西莒首富。
營商之餘,寬厚待人的父親亦熱心於社會服務工作,每年均慷慨樂捐以濟貧或勞軍,同時屢屢居中協調軍民之間的齟齬,因此屢獲好人好事與敬軍模範代表等等榮譽,並於1969年至1981年間,榮任連江縣政府第四屆至第六屆諮詢會議(今連江縣議會前身)代表,對戰地政務時期的連江縣政屢有獻替。
子女成長後,父親仔肩稍卸,三友行逐漸由子女接手,1987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父母親多次偕子女返鄉探親,除資助當地親友,同時與友人合資成立福州安琪兒食品有限公司,繁榮故里,此外亦依舊俗獨資重修長樂厚福曹氏宗祠,一償昔日望斷鄉關的宿願。
1995年,父親在神奇妙的帶領下受浸成為基督徒,正如神對雅各的牧養,祂垂聽並紀念了祖母每晚跪在床前的懇切禱告,親手帶領父親並我們全家回到了伯特利-神的家。弟兄姊妹的關懷與代禱也成為父親晚年最甜美的扶持與安慰。
歷經半世紀的奮鬥,一生自奉甚儉的父親,有感於年事漸增,自1990年後,即多次前往歐美亞澳各洲旅遊,算是酬賞昔日的辛勞。唯自2004年後,父親的眼睛因視網膜黃斑部病變,最後藥石罔效,終至失明,加上原本心臟宿疾,身體日衰。然而性格堅毅的父親,起居作息仍井然有序,一絲不苟。
今年農曆年後,父親就醫返家,自知來日無多,即從容面對,雖視眼渺茫,依然優雅的走完世間路。離世前,他自行梳理髮膚、潔淨身體、整備衣物,與子女親友一一親吻道別,雖有萬般不捨,但心境平和。2011年2月18日上午八時十分,父親手握聖經,在子孫圍繞唱詩禱告聲中,於台北家中安詳辭世,睡臥主懷。父親留下的身影,在平凡中透著一絲絲的不平凡。
人間雜蕪,但青雲有路,世事險阻,但天路平安,落幕沉沉,但薪火不滅;感謝神,在父親歷經人生風浪的每一次試煉,始終與他同在。如今「那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他存留。」
親愛的依爹啊!我們深深思念您,期待那日,在主前與您再相見!
三友行初期小本經營,以買賣雜貨為主,母親性剛毅,有賢德、善持家,父親克勤克儉、踏實經營,夫妻胼手抵足,共創家業,三友行的生意蒸蒸日上。(左起:母親陳福金、父親曹典樟、大伯父曹典雍、長女曹瑞芳)
民國69年參謀總長宋長志抵達西莒島視察防務,專程前往三友行致意嘉勉父親參與敬軍活動,熱心捐輸的義舉(左起:父親曹典樟、第一屆莒光鄉長林茂春、參謀總長宋長志)
六o年代的馬祖與台灣交通不便,父親深明機杼變通之理,乃投資經營海運,川行台馬之間,船隻除供自家載運台灣採購之貨品,亦蒐購地方黃魚、蝦皮和醃魚等漁貨運銷台灣、日本,繁榮鄉里、利己利人。
上下圖為民國59年10月31日躍馬一號、二號遠洋拖網漁船下水典禮
赤手空拳的父親,憑藉其昔日貿遷往來的經驗與聲譽,從向人借貸一包麵粉開始,在白犬島青蕃村創業奮鬥的歷程,經馬祖日報於91年3月7日刊登專訪。
1987年大陸開放探親,年少離家的父親偕子女多次返鄉探親,依舊俗獨資重修長樂厚福曹氏宗祠,一償昔日望斷鄉關的宿願。(第二排右四起:父親曹典樟、三伯父曹典勵、大伯母、二伯母、母親陳福金)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父親與母親結褵五十六載,彼此相扶相持,恩愛愈恆。
感謝神,祂垂聽並紀念了祖母每晚跪在床前的懇切禱告,親手帶領父親並我們全家回到了伯特利-神的家。在父親歷經人生風浪的每一次試煉,與他同在,直到路終。
如今「那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父親存留。」
-------------------------------------------------------------
已有 27 位網友鼓勵
當我想回身對親身走過那個時代的人去叩門發問的時候,
門,已經無聲無息永遠地關上了。_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2000年5月我帶著新婚妻子,首次跟隨父親返回大陸老家福州長樂市潭頭鎮厚福,途經曹朱村的時候,父親指著路旁的牌坊,特別告訴我:那是典樟伯出錢蓋的厚福曹氏宗祠。對於故里宗親,我父親與典樟伯同樣的熱心回饋,典樟伯卻做的更多更精采。
兩代淵源,典樟伯與我父親是經商往來的朋友,典樟伯的長子曹正萍與我二哥同學,我又與他的女兒曹瑞珠同學,近年卻得到其長女曹瑞芳諸多的關懷照應。猶如昨日的場景,我返回馬祖服務後,每一次到西莒一定到三友行向典樟伯問候、請安,一樣的親切、熟悉的笑容,一樣的請我喝飲料,雖然只是一罐小小的飲料,卻連結著兩代自艱難環境奮發向上的情誼。
最後一次見到您,是在木柵動物園的不期而遇,記得那日陽光普照,雖然因為眼疾您已經看不到我的長相了,但還是記得我的聲音。在您夫人的攙扶下,望著漸漸離開視線的背影,鶼鰈情深的感動油然而生。
白犬島(莒光鄉)人才輩出,論經商能力典樟伯確為一時俊彥箇中翹楚。留給子孫及後輩的諸多典範中,絕少不了「克勤克儉」四個字。「花開富貴」(福州樓盤)的房子,您雖然住的時間不多,但您一生的奮鬥,確實花開富貴。
落幕沉沉,但薪火不滅。相信瑞芳大姐、正萍兄、瑞珠等人會秉持您的精神,讓愛散播在人間。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代PO: 祈願 曹典樟老先生榮歸天國
2月18日下午突聞曹典樟老先生仙逝、安息主懷,個人心痛不已,痛失了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
曹老先生身前克勤克儉且熱心公益,國軍進駐時(民國38年)莒光地區物資缺乏,全島數千民軍民的民生問題皆仰賴曹老先生睿智所創辦的三友行,名義上在商言利,實際上您為島上所有人的生活解決問題。
70年8月到72年12月本人服務於敬恆國中小,目睹您親自帶著家人與工人搬運碼頭貨物,不分寒暑、不計晝夜,為三友行打開信用、知名度。三友行成了地區金字招牌,您因勤儉致富、您不因富而傲人,目睹您平時的謙卑、親切微笑面對周邊的人。70年代莒光學校辦學非常艱苦,您本著取之於莒光也用之於莒光,尤其對地方教育更是不遺餘力樂助,擔任學校家長委員、協助學校改善教學設施、關心師生生活,時至今已三十年仍念念難忘,也見證了您兒女為您所說之一切。您一身「勤儉、謙卑、熱心公益」深植晚輩們心中,為後人樹立典範。
今是您出殯日,想專程送您一程,無奈2天來霧鎖馬祖!在此祈願您老人家安息吧!榮歸天國!並祝家人平安!
陳善茂 敬輓 3月20日上午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2頁)
前往頁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