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海上看東引,海蝕地景美不勝收 --閱讀人次 : 4134 昨天是單號,原本沒有海上看東引行程,但由於昨天是東引觀光季活動的最後一天,因此加開了一個航班。屬於龍福公司的小白船只能搭乘45人,昨天的乘客將近40人,由此可見海上看東引受到遊客喜愛的程度。
昨天的解說員是東引王牌解說員之一的邱奕誠,邱哥是東引女婿,長期定居東引,對於東引的了解不輸本地人,加上口才便給,全程一個多小時,解說內容絕無冷場。

邱哥領軍,大家穿生救生衣,出發囉!

小白船出港看到的第一個景點:西沙,原名是「蛇礁」,因為福州話音近「西沙」而得名。這裡是東引一級釣點,也是偶有「長浪」的危險釣點之一。

經過雙子礁時,發現燕鷗管制區有人違反規定登礁釣魚,海巡該管一管了。

老鼠沙石林左邊是垃圾場,希望綠化後,明年開始看不到垃圾。

從海上拍攝東湧燈塔,可惜背景的雲層不夠美。

鏡頭再拉近一點

燈塔下方有一頂「官帽」,釣友稱之為「獨角帽」。

著名的景點「面壁觀音」

家裡沒大人,福州籍漁船入侵東引海邊作業。

真正的國之北疆--北固礁,中華民國最北的領土。

西引羅漢坪的地景之一「石蜥蝪」,邱奕誠問大家:「為什麼蜥蜴吃不到前面的公雞?」,答案是:「因為它是石頭」。(冷~)

羅漢坪的礁石上畫了兩個白色圓圈,昔日是軍方火砲射擊的標靶。

從海上看「國之北疆」景點看台,上面的觀光客還真不少。

從海上看羅漢坪「三色岩」

當地人稱呼東引島「海現龍闕」為「門樓」,西引島的這座門樓稱「西門樓」,因此附近海域叫「西門流」。

西引三三據點看台

西引三三據點下方海蝕地景,垂直走向的花崗岩節理,十分少見。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和尚看經」

回程時,從海上看南澳聚落。

返港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港內有人在釣魚,東引民眾真幸福。

回到港區,發現色彩搶眼的光華號漁船,也很具人文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