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回應樓上摩羯客網友,依據東引鄉誌記載:
在遊燈隊伍中,最特別的是七爺、八爺身上掛滿一串串的「光餅 」,沿途讓人摘食。相傳小朋友吃了這些光餅,會變聰明,不流口水,所以到了遊燈半途,這些光餅便被搶食一空。






在同質性很高的各島遶境儀式中,神偶身上掛的繼光餅,就是東引跟其他鄉和村的差異點,也許就是特色之所在;在此希望站長與學行銷的東引才子阿標副站長,看看能不能從中想出好點子貢獻給家鄉,讓多一點的新元素能進入當地往後的元宵遶境。






【回應摩羯客】
先來說說童年記憶中,七爺與八爺身上的那幾串餅。
就如《東引鄉誌》的記載,相傳小朋友吃了這個餅,不會流口水,變得聰明。長輩曾說這是「平安餅」。
東引島一年之中最熱鬧的夜晚,就屬正月十八白馬尊王出巡遊燈這天了。整個南澳,鑼鼓喧天,香煙迷漫,鞭炮聲震耳欲聾。小朋友跟在綿延的隊伍裡,總是會靠近七爺、八爺,找機會搶一塊餅來吃,雖然大人們會「保護」這幾串餅,但小鬼難防,大王回到天后宮時,大概只剩下半串了。
這個餅就是一般的繼光餅,味道也一樣,可能是「搶來」的關係,所以咬起來特別有感覺,對我們這群小鬼來說,不像是平安餅,倒像是戰利品。
離鄉多年,許久未參與東引的元宵活動,只能透過網路影像,回想舊時光。
如果要我想些點子,個人建議,不妨請廟委會多準備一些平安餅(公部門贊助經費),在十八日夜晚遊燈沿途,大方的讓民眾、小朋友去搶拿,沒有了再掛上去,這樣可以增加趣味性,讓大家玩得開心,也帶有祝福平安健康、學業進步之意。
馬祖最近幾年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與社區協會的投入下,各鄉的元宵節活動都辦得有聲有色,對傳承宗教文化與凝聚鄉親情感,很有助益。新的一年,繼續努力!
註:謝謝摩羯客的讚美,但我實在不是什麼「才子」,我只是一個無聊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