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漁文化季│津沙拾光跡小旅行花絮 --閱讀人次 : 231 📍 114/09/30 津沙拾光跡小旅行
花絮影像
感謝今日參與 馬漁百老匯「津沙拾光跡小旅行」的朋友們!
我們跟隨建中大哥的腳步,穿梭在聚落的山與海之間,傾聽津沙的海洋故事,一起拾回屬於這片土地的記憶。
聚落地景
昔日的津沙因漁產豐饒而繁盛。居民除了捕魚,還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一度成為南竿第二大村,甚至設有津沙小學。
站在山腰涼亭遠望,聚落依地勢分為四區:澳中、溪底、東邊山及西邊山,其中:
澳中:人口最密集、商業最興盛,昔日雜貨店、理髮店、浴室林立,如今僅餘零星人家。
東邊山:居民多半捕魚兼務農,主要來自長樂、馬尾一帶。
西邊山:以邱姓、李姓為主,原籍連江曉澳,靠捕魚與農耕維生。
⛵ 動盪與軍民一家的年代
在過去「無政府狀態」的馬祖海域,海盜勢力活躍。其中最著名的是 林義和——有人稱他為海盜,也有人視其為義賊,曾出資修整廟宇。
津沙與鐵板因毗鄰,時常因漁網或資源而爆發械鬥。根據《津沙聚落保存及再發展計畫成果報告》,鐵板人常處於弱勢,甚至曾遠赴對岸找人開船襲擊津沙。雖最後多以協調收場,但仍可見當時局勢動盪不安。直至1930年代,日本勢力伸入福建沿海,才逐漸壓制此類衝突。
🍡 許願沉子
漁網要順利入海,必須依靠 浮子 與 沉子 才能成形。
本次活動以「沉子」為意象,邀請大家將對馬祖的心聲寫在 擴香石沉子 上,掛於展區魚網下,化作一面 許願網。
📅 展期資訊
* 展覽時間:10/4 起至 10/26
* 展區地點:津沙聽海咖啡民宿一樓戶外區
* 展出內容:舊時漁具,並不定期安排導覽時段
* 互動活動:現場提供水泥擴香石板,旅人可寫下對馬祖的祝福與心願,隨海風吹拂,讓思念與祝福長久留存於這片海洋。

٩(๑❛ᴗ❛๑)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