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連江縣環境資源局接軌永續循環趨勢 推動污泥在地化處理 --閱讀人次 : 261 為接軌國際淨零排放趨勢,並配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自105年啟動下水污泥乾燥減量計畫,目標以「污泥多元再利用」為核心,有別於過往單一的掩埋或焚化模式,新興處理方式將朝向材料化、燃料化及肥料化等資源化再利用技術發展。由於連江縣特殊地理環境因素,以及人口分佈大多零散,故發展出各人口集中區零散建置一座污水處理廠,造成各廠的污水及污泥收集量不多的情況。
黑水虻進食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污泥處理手段,幼蟲具有強大的分解能力,能以廚餘、動物排泄物及動植物殘體等有機物為食。連江縣環境資源局(以下簡稱環資局)為有效降低縣內下水污泥處理成本以及精進處理能力。日前於本局鄰近之堆肥廠進行下水污泥生物處理試驗,透過飼養黑水虻昆蟲方式進行下水污泥處理研究,並輔以廚餘及酒糟為輔助飼料,加強黑水虻取食效果,不僅為污泥處理提供創新方案,亦同步開拓縣內廚餘與酒糟之資源化去化途徑。此外,環資局攜手臺灣大學數據團隊,針對黑水虻消化效能及後端處理模式進行科學化評估,期能建立具可靠性的應用基礎,為地方永續治理開創新局。
環資局表示,將積極配合國土署及中央政策,以《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為基礎,推動污泥多元再利用發展,銜接國際永續發展潮流,環資局將以在地化生物處理方式為主軸,符合循環經濟的精神,希冀改善縣內生活品質環境。

黑水虻飼養處理下水污泥模廠開工

黑水虻飼養處理下水污泥模廠開工

黑水虻飼養處理下水污泥模廠開工

黑水虻飼養處理下水污泥模廠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