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東莒大砲連弟兄請進 --閱讀人次 : 133534 小弟當兵到處為家,到東莒都已經是第五還第六個單位,查過攜帶回來的小本子(莒光簿),發現上頭根本沒有留下什麼電話,退伍後,因為重考有跟徐X政通過幾次電話外,大概有見過面的就我家小雄跟他同梯,因為他外婆住霧社,他們兩個從臺北去霧社順道過來看我,抱歉我太混,沒留什麼電話,我都記得我有打電話給幾個人過呀… 大概待過單位有通訊錄的就履保六八。







輔仔莊兄怎麼好像去當老師去了, 發現一個很像他的人
在某高中任教..... 突然還想到君豪兄, 那老兄不知道去那了.
話說過年前有幸跟高部長握手, 後來就想到君豪兄, 一樣是
高頭大馬... 記得他也是山東人吧.....






輔仔莊兄?
1715大轉服那位嗎?
我有點忘了
只知他很混
還記的第一任輔仔
眉清目秀,聽說是他那期第一名畢業的高材生
也忘了他的名子
出港時在馬港還遇到過
他對大砲連的傳統也無可奈何(拉單槓)






fensheng兄?
小雄電話?
剛退時有打電回連上
就是他接的
說張x億x亂搞
把新兵剃光頭
要退前差點抓去關
當初的趙連長不知為何?
喜歡送社會人士去受幹訓
還送不識字的
差點被退訓
還是教人去說的 !!







哇, 水兄好多八卦.... 可能我們在砲排自治相對是偏安, 為了顧及到
連部的戰力持續, 會不會是像大傻兄及章魚兄, 金龍兄等等 也都曾
上演過那樣激烈的劇情呢?
其實當士官的跟當兵的又不大一樣, 我記得為了裝檢缺失問題, 我很早
就開始與我徒弟間的共同作業, 但是每次我作業完就想回外點, 他總是
會有多待在外面一點, 有時候甚至在想, 每天三次的操練時間, 不管是
不是每次都是固定的量, 對他們來說還是都很有壓力的
就跟當初有葛砲在一旁翻根斗.... 我卻在一旁發抖一樣.
每每在砲陣地看著那彎掉的洗把桿也是很有壓力的






我的第一任輔是劉輔的同班同學,他應該算653C時期的最後一任輔仔
劉輔仔是一直要改變那些不合理的管教,(拉單槓,砲班裡的一些暴力)
後來就是之前提過的那件新兵告狀事件,他也被記過。其實對他而言還是有點難過,沒多久他就調南竿當幕僚。
有一次返台,我剛好遇到他。一起去買台華輪的票,一路聊回去。







當個職業軍人有時候官運好不好, 影響很大
在這十年來在退輔體系中打交道, 尤其感同深受.
這段日子大概就屬高部長是特例中的特例,
做過兩任的退輔會主委又回去當高部長.
這幾年來接觸的退伍軍官也多, 搞的我也像是還在當兵一樣
常常去接受一些老大哥的訓示, 不過也因此學到不少待人處事
的竅門, 可還真是一開始沒想到的呢.







老實說除了莒光作文簿外, 我都忘了我有寫日記的習慣, 除了那一段
被操的不像話的歲月裡, 後來了日子我每隔幾天就會寫點心得, 從那
本日裡, 我也慢慢得記起在那時候的日子...
點點滴滴... 充滿了回憶...







是呀, 就砲排指揮所外面....
指揮所掩體上方是 26 觀測所, 但是那時候上 26的路都已經是雜草
密佈, 我接收了砲牌服務台的債務.... 怎麼會欠錢呢....
後來靠砲排的電信業務及服務臺的服務費, 轉虧為盈...
那時候零散地拍了一些, 不過有些好像保存不好丟掉了, 還要找底片去
洗出來翻拍







打從踏上東島到下基地,小弟足足應該瘦了有近15公斤之多,
雖然比起那些冬天穿背心的傢伙差了點,但是整體來說都是體
能達到一個顛峰的時刻,五千也是約19分左右可以跑完,連
原本痛風的情形在東島上是幾乎沒什麼發作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