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武漢肺炎衝擊馬祖「擺暝」人潮!廟方:更要為社會祈福 --閱讀人次 : 962
轉載自: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58/4330363
2020-02-08 12:31聯合報 記者陳睿中/即時報導
馬祖北竿的地方年度盛事「擺暝」,近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坂里十三暝」,更是吸引地方鄉親與許多觀光客共襄盛舉。地方人士表示,儘管今年因為武漢肺炎因素,少了往年會來參與的數百名大陸旅客,也有許多馬祖鄉親無法返鄉。但也因此,更需要透過擺暝來為社會祈福、消災解厄。
沿自福建等地的「擺暝」,是村落廟宇祭祀神祇的傳統習俗,各廟社於農曆正月中擇日舉辦整夜的祭神、擺筵等活動。北竿當地的擺暝,多集中於元宵節前後。正月十三日在坂里所舉行的「坂里十三暝」,以白馬尊王作為主角,保留完整的習俗流程,因此成為北竿擺暝祭典中,最廣為人知的盛事。尤其在晚間的「燒馬糧」,集結數百人的神轎繞境遊行隊伍,場面盛大又壯觀,所到之處鞭炮聲震耳不絕。
從農曆正月13日(2月6日)上午開始,馬祖坂里就呈現一股節慶的熱絡氣氛。作為會場之一的「坂里大宅」與幾戶大戶人家內,擺滿了水果、糖果餅乾等貢品與大紅蠟燭,會持續擺放至隔日早上。而下午開始,來自北竿各個廟宇、約20座的神轎,也陸續至此地集合,傍晚恭請白馬尊王、白馬夫人起駕後,再步行約1.5公里,至白沙平水尊王廟,後又返回村內。
在傳說中,白馬尊王曾展現斬殺巨鱔、為民除害的功績,並且白馬夫人就是由巨鱔轉世,因此每次舉行坂里十三暝活動時代表巨鱔出水,必會下雨!今年也不例外,整場祭典活動陰雨不斷、忽大忽小,加上僅約10度的低溫,實在令人有點吃不消。但是信眾的熱情不減,仍然是全程冒雨參與盛事,隊伍綿延近百公尺,沿途亦有燦爛煙火相襯。
活動的高潮,就是當繞境隊伍在夜色中返回村落時,為了供養尊王的白馬座騎,因此會家家戶戶在門口搭建磚爐,焚燒芒草、五穀與元寶作為白馬食糧。整條街道處處皆是火光,而且當神轎經過時,還有一連串的鞭炮相迎。綿延不斷的硝煙、轟炸聲響、火光,交織出燒馬糧的熱情與盛大。最終在坂里大宅前,設有巨型的火爐來燒馬糧,今年更加入舉火把的儀式,讓各方旅客與居民,可以一起舉起百支火把,共同體驗燒馬糧的文化。
除了擺筵、擺燭、神乩拜年、繞境、燒馬草等等活動之外,入夜後,還有送喜、添花、平安粥等等眾多儀式。而在正月14日,則由橋仔十四暝、塘岐十四暝,還有15日的塘岐十五暝,以及後續的芹壁二十九暝等活動接力,讓整個馬祖北竿,都沉浸在擺暝的熱絡之中。
燒馬糧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焚燒芒草、五穀,藉此餵養白馬。記者陳睿中/攝影
燒馬糧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焚燒芒草、五穀,藉此餵養白馬。記者陳睿中/攝影
繞境隊伍以白沙平水尊王廟作為折返點。記者陳睿中/攝影
繞境隊伍以白沙平水尊王廟作為折返點。記者陳睿中/攝影
坂里大宅內,擺放有各家各戶的貢品與蠟燭。記者陳睿中/攝影
坂里大宅內,擺放有各家各戶的貢品與蠟燭。記者陳睿中/攝影
整場活動鞭炮聲響不絕、火光四映。記者陳睿中/攝影
整場活動鞭炮聲響不絕、火光四映。記者陳睿中/攝影
盛大的燒馬糧,乃是坂里十三暝的活動高潮。記者陳睿中/攝影
盛大的燒馬糧,乃是坂里十三暝的活動高潮。記者陳睿中/攝影
不畏陰雨、綿延約百公尺的繞境隊伍。記者陳睿中/攝影
不畏陰雨、綿延約百公尺的繞境隊伍。記者陳睿中/攝影
自下午開始,北竿各地的廟宇人員、神轎開始至坂里大宅集合。記者陳睿中/攝影
自下午開始,北竿各地的廟宇人員、神轎開始至坂里大宅集合。記者陳睿中/攝影
今年燒馬糧活動中,特別加入眾人舉火把的儀式。記者陳睿中/攝影
今年燒馬糧活動中,特別加入眾人舉火把的儀式。記者陳睿中/攝影
當繞境隊伍返回村內時,居民以燒馬草、鞭炮相迎。記者陳睿中/攝影
當繞境隊伍返回村內時,居民以燒馬草、鞭炮相迎。記者陳睿中/攝影
武漢肺炎元宵節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