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離島城市大調查「哪些城市最能幫你抗老防衰弱?」連江縣奪得第一 --閱讀人次 : 897
轉載自: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8148
作者 : 陳俊辰、葉懿德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全球逐漸發現,一個宜居城市必須能協助居民抗衰弱。「衰弱」聽來陌生,卻是每個台灣人能不能健康一輩子、不失能、不失智的關鍵字。它是能自己打理生活和需要被人照顧之間的臨界點,全台四成65歲以上熟齡族已在衰弱前期而不自知。
《康健》2018年健康城市大調查,提出前瞻指標,檢視地方政府做了哪些事營造抗衰弱的良好居住環境,例如讓居民願意出門活動、好空氣和綠地、提供充足健康檢查等。
找個時間在住家或辦公室樓下街弄站一會兒,你會發現,許多尋常風景正形塑你的健康。有新鮮空氣吹拂、人行道寬闊平整、綠樹盎然的城市,更易出現作家舒國治筆下的歡快景象:「有時見人體態生得勻整,走起路來極富韻律,又好看,又提步輕鬆,委實心生羨慕。心道,若他走路,可走幾十里也不覺累,啊,真好。」
全球把居民身心安適擺在治理核心的多個城市如新加坡、多倫多、哥本哈根、香港早已開始行動,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密集、方便準時的公共交通,藝文展覽、社區活動、綠地陽光,誘惑居民出門運動和活化人際關係;提供健康檢查,協助民眾在小毛病時就治好。
前瞻的城市治理者利用公共建設和施政作為,營造活躍老化的環境,有助於擊退高齡浪潮下的健康危機:衰弱。
《康健》健康城市大調查邁入第19年,今年聚焦在「抗老防衰弱」,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多個典範城市的測量方式,訂出一系列指標。衰弱不是一種病,是身體功能逐步衰退的症候群,比如你愈來愈常找人幫忙扭開瓶罐上蓋,抱怨「手沒力」?走路愈來愈慢,甚或站一會兒就要找地方坐下?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其實正透露「衰弱症(Frailty)」的可疑訊息。
日本老年醫學權威、櫻美林大學老年學綜合研究所教授鈴木隆雄接受《康健》專訪強調,日本調查發現,一旦衰弱,將來需要靠人照顧的失能風險高出近5倍。
